19《父爱之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9《父爱之舟》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2 17:2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父爱之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2、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说场景—悟细节—想画面”的方法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主题谈话,导入新课
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父爱之舟》,去看看他的笔下又流淌着一份怎样的舐犊之情。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梳理场景
通过交流预习发现课文首尾写法,引出场景并交流展示。
卖茧子买枇杷 住客栈换房间 逛庙会买热豆腐脑,糊万花筒
背“我”上学 凑学费铺床被 送报考摇橹做饭 送入学缝补棉被
师:说出了父亲的主要行为,概括得很准确、简洁,看来你们预习得很充分,很认真!掌声送给这个孩子,也送给你们自己。
我们这样说说场景,一下子就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初步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
(三)品味场景,学习方法
师:刚才这个孩子印象最深的场景是逛庙会,大家是不是也对这个场景感兴趣呢?我们就走进“逛庙会”的场景。
孩子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庙会应当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师:课文里是怎样描写庙会的热闹的呢
师:用了一个词说明庙会的热闹,哪个词?
师:对呀,各色食物应有尽有。还有什么是我们小朋友感兴趣的
师:哪个句子在写庙会上好玩的玩意儿多?对呀,各种好玩的玩意儿琳琅满目,那么多好吃的,那么多好玩的,可是文章里的“我”在那个时候有没有得到这些好吃的、好玩的呢 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庙会上这些都得不到,你会怎么想
师:所以,文章紧接着就写到了这样一句话一一(PPT: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
师:父亲觉得“我”很委屈,就在这段话里,看看哪里让父亲觉得“我”受委屈了。
师:是哪个词让你体会到的?
师:为什么你从“偏僻”感到父亲让儿子受了委屈
师:这偏僻就和前文庙会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凉粽子”也可以看出儿子受了委屈
师:庙会越热闹,越衬托出父子的清贫。从“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生:)是呀,父爱就是一份理解。
一个“偏僻”,一个“凉粽子”,一个“委屈”,让我们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亲情,所以读书就要这样去读读细节,感悟细节。读懂这场景、这细节背后的意蕴。
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一定要买一碗热豆腐脑,这碗热豆腐脑饱含着怎样的深情?我关注到上文这样的句子(课件出示:他平时节省……),现在你们能想象父亲买豆腐脑之前是怎么想的吗?
这热豆腐脑不仅暖了儿子的肚子,还暖了他的心。
师:父爱就是这么无微不至,带着这种感觉,谁来读读这段话。请你——(生读)有自己的体会。老师也想读(音乐起,师范读:我和父亲都饿了……)
师:不仅买了热豆腐脑,为了弥补儿子,父亲还做了一样东西,是什么 (万花筒)
师:(PPT)这是一个怎样的万花筒
师:这个启迪者不仅仅是万花筒,还是——
(PPT)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万花筒里的图案,这是吴冠中的抽象画,正是这个小小的万花筒,启迪了吴冠中童年的梦想,他创作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抽象画,成为了中国现代最伟大的绘画大师之一。所以他这样深情地说——(PPT生齐读最后一句)
小结:虽然贫困的家境限制了父亲给儿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但他给孩子的爱却丝毫没有减少。
(四)运用方法,感悟提升
1、师:接下来,运用说场景、悟细节的方法,(PPT)默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找一找,哪里有场景描写,哪里有细节描写,批注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然后我们来分享阅读感受。
2、学生分享交流。
3、师:孩子们,你们知道粜稻是什么意思吗?(生:卖稻谷)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打动人心,哪个字?(PPT凑)你能想象父亲凑钱的场景吗?
师:如果变卖东西还凑不够,父亲还会怎么做呢?
师:孩子们,你们展开想象,说得很有画面感!我们边读边想象画面,就能读出父亲倾尽所有,东拼西凑,供我读书的不易。就能体会这简单叙述背后饱含着深情。
此时此刻,作者拿着这东拼西凑凑来的钱,心里是什么滋味?(心酸、感动、心疼、感激、愧疚……)这就是课文中的“新滋味”。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这种新滋味
生:(PPT)“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师:我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就能理解作者这五味杂陈的内心活动了。孩子们,面对父母,你是否也有过心酸的经历?回忆一下你与父母相处的那一幕幕场景吧,谁来跟我们分享。
生交流,师总结。
(五)体悟情感,留下余味
师:接下来默读其他场景,找出一处最让你感动的句子,跟同桌交流,然后抓住一些关键词给我们做一下分享。
师:(PPT)哦,从缝补棉被这里感受到父亲身兼多职,厉害啊!老师这里还有一则资料:(PPT)关于父亲,吴冠中在他的回忆中这样说过:(抽生读)“我的母亲长年卧病,不断服汤药。因为母亲的病,父亲便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不再去无锡…也深刻地感受到父亲的不容易。”听完这些资料,你又有什么感受呢
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缝补的不是母亲,而是父亲,但我想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那细密的针脚,那娴熟的动作,更能拨动我们的心弦,也深深的印在作者吴冠中的心里。
(六)升华情感,点明主题
师:孩子们,像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这一幕幕场景,一个个细节让我们体会到了父亲那深沉的爱,
可是作者却遗憾地说——生齐读:(PPT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师:那满载着父爱的小舟能画出来吗
师:所以作者动情地说——
师:这个小船上,不仅有父爱,不仅有思念,还有什么呢  父亲摇着这样的小船送他上学,送他考试,送他入学,在这个小船里,还寄托了什么呢
师:这是人生之舟、爱之舟、希望之舟,所以他深情地说——
  (PPT音乐+画)许多年以后,吴冠中成了一位著名的画家,在他的作品中,江南是永恒的主题,小舟是不可缺少的一抹灵动。吴冠中先生说——(PPT生:齐读“我是个画幸福的画家。”)幸福是吴冠中对自己人生的定义,如果我现在问你,吴冠中的幸福是什么 你能告诉我吗?
师:一个伟大的父亲就能在风雨中为孩子撑起一方晴空,父慈子孝、父子情深,只要以爱为底色,贫穷的生活也会散发出幸福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