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单元第12课《寓言二则》(教材第57~59页)
课时安排:2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做错了事能及时改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学情分析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
三、学习目标
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通过朗读,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句子加上“赶紧”后的好处。
4.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句子加上“赶紧”后的好处。
学习准备
师:PPT、字卡
生:预习、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 目标 学生活动设计 效果评价 教 师 导 学 时间安排 媒体资源使用情况
一、激趣导入, 引出课文。 以图片引入的方式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1回忆并举手回答。 2聆听 3齐读课题。 4识记“寓”和“则”:读准字音:“寓”读yù,是整体认读音节;“则”读zé,是平舌音。交流识记方法。 5读课题《亡羊补牢》,识记生字“亡”和“牢”。 6交流识记方法。 减一减法:忙-忄=亡。 字源字法:出示“牢”的字理图。 7.齐读课题。 1.出示《狐假虎威》《坐井观天》《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图片,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图片出自什么故事吗? 2.过渡:《狐假虎威》《坐井观天》《掩耳盗铃》《画蛇添足》这些故事简短有趣,又含有深刻的道理,我们称之为“寓言故事”。 (板书:寓言)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板书:二则) 4.指导识记“寓”和“则”两个生字。(一则新闻 提醒“寓”里面是两笔。) 5.出示第一则寓言的题目:《亡羊补牢》,指生读故事的题目。 介绍《战国策》 过渡语: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亡羊补牢这些寓言故事都是出自《战国策》,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6指导学习生字“亡、牢”。过渡语:“亡、牢”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它们吗? 在随堂本上抄写“亡羊补牢” 7过渡:“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到底讲了什么道理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4分钟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引导学生读通课文,通过自读、同桌互读、多种形式检查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情况。 读初读要求,进行初读。 小老师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开火车读词语。 分段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初读要求。(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记自然段序号。)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寓言 二则 亡羊补牢 钻进去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羊圈)(1)“圈”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uàn,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3朗读课文,梳理内容。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相机纠正读音。 4指导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起因 经过 结果) 7分钟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将养羊人第二次丢羊后的所想所为与第一次丢羊后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引导学生抓住养羊人的语言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在对比朗读中体会养羊人两次丢羊后心理和态度的变化,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成语的意思。 朗读课文,完成学习卡 2.小组交流,完善学习活动卡。 3.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4生汇报。 5识记“圈”“钻”“叼”,齐读句子。 6交流:“街坊”指的是什么?(邻居)识记“坊”(加一加法:土+方=坊。换一换法:房——坊。) 7预设: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真是多此一举。不就是一只羊吗?没什么大不了的。 8.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9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10读第4自然段,并进行朗读评价。 齐读第4自然段 11学生抓住“后悔”“现在修还不晚”来体会养羊的人认识到自己错了。 识记“悔”,根据上下文理解“后悔”。 相机学习“此”。熟字比较法:比——此。“减一减”法:些-二=此。 读一读,说说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预设:第二个句子中的“赶紧”一词说明事情紧迫,养羊的人行动很迅速;“堵上、结结实实”说明养羊的人很认真,把羊圈修得很好。 齐读第5自然段。 出示学习卡,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用小组交流完成学习卡。 过渡语:小朋友们刚才都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发言,而且能够回到课文去进行思考,都非常棒,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羊为什么会丢呢?你从那个词语找到原因的? 课件出示: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过渡语:这句当中藏着3个生字宝宝,怎么记住他们? 识字指导 (1)学习生字“钻、叼”。熟字加偏旁法:钅+占=钻。形声字记忆法:“叼”左边的口字旁表示用口来叼,右边的“刁”表示生字的读音。 (3)指导齐读句子 过渡语:这个时候,一个人路过,是谁呢? 课件出示: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1.理解“街坊”就是“邻居”。 2.识字指导 “坊”是本课的生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指导朗读 过渡语:街坊劝告时应该是怎样的语气?请你试着来劝一劝这位养羊的人吧! ①点拨:街坊是用劝告的语气说的,朗读时要表现出邻居对养羊人的关心。“赶紧”强调事情的紧迫,“修一修、堵上”是告诉养羊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因此这几个词语要加重语气。“吧”是语气词,应读出劝告的语气。 ②加上不同的提示语引读,如,街坊(着急地、担心地、关心地)劝他说:“……” ③启发思考: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交流:街坊劝告他,他听从了吗?(没听从)他是怎么说的?(“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怎样能读好这句话? 点拨:养羊人用反问的语气拒绝别人的好意,朗读时,要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干什么”应读重一些,语调上扬。) (2)指名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过渡语:好心的街坊来劝说,养羊的人却不听劝告,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课件出示: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①指名读第4自然段,师生评价。(要突出两个“又”字。) ②这两个“又”字说明了什么?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两个“又”字更能体现养羊的人不修羊圈带来的后果,而且能突出丢羊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过渡:两次丢羊后,养羊的人是怎么想的?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又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 课件出示: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①你能体会养羊的人现在的心情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后悔”“现在修还不晚”来体会养羊的人认识到自己错了。) ②学习生字“悔”。 “换一换”法:海——悔。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后悔”。 过渡语:他很后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那他做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①读一读,说说养羊的人是怎么做的。 过渡语: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1.指导朗读句子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1)指导学生重点读好“赶紧、堵上、结结实实”。“赶紧”说明养羊的人行动很迅速,“堵上、结结实实”,说明养羊的人很认真,把羊圈修得很好,这几个词语应强调。 (2)小结:养羊的人终于听取了街坊的劝告,修补了羊圈,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4)指导朗读,体会成语的意思。 15分钟
四、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抓住时机进行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意。同时,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 同桌合作表演。 思考: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羊丢了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进行小结。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先和同桌小声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分享。 活动1合作表演,训练语言 1.语言训练:当养羊的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这时街坊会怎么说,养羊的人会怎么回答。 2.指导同桌合作表演,教师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思考: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深入学习了课文内容后,你能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羊丢了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5.小结:由此可见,像养羊的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________,就________。(出示课件) 活动2 拓展延伸,内化积淀 1.引学:“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四个字——“为时未晚”。 2.导学: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大家交流一下。先和同桌小声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分享。 10分钟
五、比较字形,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牢、丢” 掌握笔画;分析字形结构,调动书写主动性 分析字形,说一说易错笔画、笔顺(牢) ·分析结构,自主写字(丢) 激发主动分析字形以及书写的动力 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