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
曹操徐州退兵
却说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人报徐州有战书到。操拆而观之,乃刘备书也。
书略曰:“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嗣,sì,以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闿(kǎi)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遗孽(niè,灾祸),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书,大骂:“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且中间有讥讽之意!”命斩来使,一面竭力攻城。郭嘉谏(进谏,劝说)曰:“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怠懈)备心;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操从其言,款留来使,候发回书。正商议间,忽流星马飞报祸事。操问其故,报说吕布已袭破兖(yǎn)州,进据濮(pú)阳。原来吕布自遭李、郭之乱,逃出武关,去投袁术;术怪吕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纳。投袁绍,绍纳之,与布共破张燕于常山。布自以为得志,傲慢袁绍手下将士。绍欲杀之。布乃去投张杨,杨纳之。时庞舒在长安城中,私藏吕布妻小,送还吕布。李傕(jué)、郭汜(sì)知之,遂斩庞舒,写书与张杨,教杀吕布。布因弃张杨去投张邈(miǎo)。恰好张邈弟张超引陈宫来见张邈。宫说(shuì,劝说)邈曰:“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君以千里之众,而反受制于人,不亦鄙(被人轻视)乎!今曹操征东,兖州空虚;而吕布乃当世勇士,若与之共取兖州,霸业可图也。”张邈大喜,便令吕布袭破兖州,随据濮阳。止有鄄(juàn)城、东阿、范县三处,被荀彧(yù)、程昱(yù)设计死守得全,其余俱破。曹仁屡战,皆不能胜,特此告急。操闻报大惊曰:“兖州有失,使吾无家可归矣,不可不亟(jí,急)图之!”郭嘉曰:“主公正好卖个人情与刘备,退军去复兖州。”操然(同意)之,即时答书与刘备,拔寨退兵。
(《三国演义》明 罗贯中)
对刘备修书一封给曹操的意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朋友间的书信问候,表达对曹操的敬仰与思念之情。
B.回忆曹操之父被害一事,表达对曹操之父的怀念之情。
C.恳请曹操放下个人恩怨,承担家国重任,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
曹操阅罢书信后大骂刘备的根本原因是___。
A.曹操鄙视刘备,认为其书信问候乃虚情假意。
B.曹操痛恨刘备以救国难为由,劝其撤徐州之兵。
C.曹操认为刘备有讥讽他无能力替父报仇之意。
3.“正商议间,忽流星马飞报祸事”此祸事指的是___。
A.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
B.曹仁屡战,皆不能胜,特此告急。
C.吕布已袭破兖州,进据濮阳。
4.曹操起初拒绝后又同意退兵的真正原因是___。
A.曹操念及与刘备是故交,故撤徐州之兵卖个人情与刘备。
B.曹操与吕布有杀父之仇,故决定退兵以攻打究州。
C.曹操担忧失去兖州将无家可归,故决定退兵以攻打兖州。
5.选出最能概括节选部分主要内容的一项___。
A.简介刘备写信给曾操的缘由及曹操痛恨刘备的真正原因。
B.简介刘备写信给曹操的缘由及曹操退兵的真正原因。
C.简介刘备写信给曹操的缘由及刘备利用各种矛盾促使曹操退兵。
例2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zhù ,筷子 )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 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 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肏攮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
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趣,吃的又香甜,把自己的也端过来与他吃。又命一个老嬷嬷来,将各样的菜给板儿夹在碗上。
1.根据文段以及原著,选出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文段选自长篇小说 《红楼梦》,其作者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曹雪芹。
B.文段写的是贾母请刘姥姥吃饭的场面。
C.文段是写凤姐和鸳鸯有意拿刘姥姥取乐,目的是讨好贾母,让大家开心。
D.《香菱学诗》 也是出自 《红楼梦》,文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香菱的形象。
2.简要分析众人为什么“先还发证”,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都一并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段中的人物笑得各有特色,“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暖呦”
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说说你对这两种笑态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文字从哪些方面对刘姥姥进行了描写?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老人与海(节选)
海明威
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得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
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作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
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鳞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
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扑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地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
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
他回到船艄,发现舵把那锯齿形的断头还可以安在舵的狭槽里,让他用来掌舵。他把麻袋在肩头圈好,使小船顺着航线驶去。航行得很轻松,他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他此刻超脱了这一切,只顾尽可能出色而明智地把小船驶回他家乡的港口。夜里有些鲨鱼来咬这死鱼的残骸,就像人从饭桌上捡面包屑吃一样。老人不去理睬它们,除了掌舵以外他什么都不理睬。他只留意到船舷边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小船这时驶来多么轻松,多么出色。
船还是好好的,他想。它是完好的,没受一点损伤,除了那个舵把。那是容易更换的。
他感觉到已经在湾流中行驶,看得见沿岸那些海滨住宅区的灯光了。他知道此刻到了什么地方,回家是不在话下了。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老人在与鲨鱼战斗时面临着哪些困难?请简单地归纳出来。(至少三点)
2. 作者把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短文花大量笔墨描写鲨鱼的作用是( )。
A.以鲨鱼之名表现老人的坚定,以鲨鱼之凶猛突出老人的坚韧和无畏。
B. 表现了鲨鱼的数量之多以及鲨鱼的凶猛。
C.表现了老人与鲨鱼搏斗得筋疲力尽,即将油尽灯枯。
4.老人虽然杀死了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的鲨鱼,但最終,拴在船头的猎物 (大马林鱼)被吃光了,只剩下一副鱼骨头。对于这个结局,你是否认为老人很倒霉,很不幸?为什么?
5.文章中最有哲理,可以作为座右铭的一句话是哪句?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例4
主题:童年生活
凡卡(节选)
契诃夫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叶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童年(节选)
高尔基
姥爷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姥姥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姥爷分家。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切了。他们怕母亲向姥爷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结婚而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这里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唰的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指着桌子对面的姥爷狂吼,____________。姥爷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________________:“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姥姥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姥爷个头小,声音却出奇的高,震耳欲聋的。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_________________,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挺着大肚子的娜塔莉娅舅妈拼命地喊着、劝着,我母亲把她给拖走了,永远乐呵呵的麻子脸保姆叶夫根尼娅把孩子们赶出了厨房。
战争一开始,我就跳到了炕上,又好奇又害怕,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姥姥用铜盆里的水给雅可夫舅舅洗脸上的血迹,他哭着,气得直跺脚。姥姥痛心地说:“野种们,该清醒清醒了。”姥爷把撕破的衬衫拉到肩膀上,对着姥姥大喊:“老太婆,看看你生的这群畜生!”姥姥躲在角落里,号啕大哭:“圣母啊,请你让我的孩子们懂点人性吧!”
我一翻身把熨斗碰掉了,稀里哗啦地掉进脏水盆里。姥爷一个箭步扑过来,把我拎起来,死盯住我的脸,好像第一次见到我似的:“谁让你在这儿的?是你妈妈吗?”“我自己。”“胡说。”“不是胡说,是我自己上去的。”他指了一下我的额头,把我扔在了地上:“活像你爹!快滚!”我飞快地逃出厨房。不知道为什么,姥爷那双尖利的绿眼珠儿老是盯着我不放,我非常怕他。
1.《凡卡》的作者契诃夫与法国的____________、美国的______________并称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欧 享利B. 高尔基C.莫泊菜D. 马克 吐温
2.节选的小说写的是两个不同的少年,却有着相似的童年。请你细细阅读选段,用阅读思维图,概括他们苦难童年的生活细节,完成内容的梳理。
不一样的少年,一样苦难的童年
凡卡流落在城市鞋铺的遭遇 “我” 寄住外祖父家的境遇
(1) 父亲死后寄人篱下,母亲忍气吞声
(2)被伙计捉弄 (2)
(3) (3)
(4) (4)
3. 细读两个小说片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
(1) 《凡卡》中的“我”,是作者虚构的人物;《童年》 是自传体小说,小说里的“我”其实就是高尔基。( )
(2)两个片段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不同是:凡卡用书信形式自述悲惨的生活遭遇,
而《童年》却多以旁观者叙述的口吻,通过细腻的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刻画出外祖父一家充满仇恨的家庭生活现状。( )
(3)《凡卡》一文中的鞋铺老板和 《童年》 中的外祖父非常相似,都一样残暴,不近人情。( )
(4)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朗读这句话时,要读出凡卡内心的千般委屈万般痛苦,语速可以快一点,语调可以激昂一点。( )
(5)《凡卡》节选的这段话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直接引用。( )
4. 阅读《童年》一文的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段文字中少了四处人物神情举止的细节刻画,你能根据文意,将下列句子准确地放回到文中吗?请按顺序在文中横线上填写正确句子的序号。
A. 背冲着大家B. 公鸡打鸣一样地叫
C.狗咬般地龇出了牙D. 俯身向前
(2)这段文字中如果没有这些细节描写,故事情节也是完整的,作者加上这些描写,有什么好处呢?请至少写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