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综合测试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g=10N/Kg。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是张亮同学进行”体质与健康测试”的部分记录结果,其中记录结果不科学的一项是( )
A、质量58千克 B、身高170厘米
C、握力40千克 D、50米短跑速度是8米∕秒21cnjy
2、留心周围的生活情景,你会时刻从中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无穷魅力。请判断如图所示四个情景中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如果没有摩擦,我们将不能握住手中的笔
B、拍桌子感到疼是因为手受到了桌子的作用力
C、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行驶中人的惯性
D、瀑布水流下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若空气阻力不计,从手中抛出去的手榴弹在空中受到 ( )
A.重力和手的推力 B.手的推力 C.重力和地球的吸引力 D.重力
4、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就运动,不受力就静止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力也越大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惯性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然受力
5、当物体的温度和位置发生变化时,下列各项中,保持不变的是( ) 21cnjy
A.运动状态 B.质量 C.受到的重力 D.体积
6、如右图所示,同一物体先后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不同的是甲水平面粗糙,乙水平面较光滑,则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
A.物体滑到甲斜面的底端速度小于滑到乙斜面底端的速度
B.物体在甲水平面上速度减小得快些
C.物体在乙水平面上速度减小得快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两种情况下速度改变的快慢相同
7、下面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在某段路程中运动的快慢程度
C、可以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
D、平均速度可以精确地反映物体在某位置运动的快慢
8、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B.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时,仍受球拍的作用力
C.球拍击球时,只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21cnjy
D.乒乓球惯性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
9、如图所示,在匀速行驶的车厢里有足够长的光滑桌面上,沿车的运动方向的同一直线上有两个物体,质量大小M>m,当车厢突然停止时,两个物体( )
A.一定相碰
B.不一定相碰
C.一定不相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道车厢原来的运动方向
10、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
11、下图四个选项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 B C D
A.用力将拉力器拉长 B.飞来的网球使网球拍的网变形
C.运动员将弓拉弯 D.运动员用头将飞来的足球顶飞21cnjy
12、下面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
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速度最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3、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6s,乙车离P点10m
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
14、在匀速直线行驶的敞篷车上,小明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小明和地面上的小东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分别是下图中的(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②
1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玩排球的一个场景,下列说正确的是( )
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排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排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不再受任何力
D.排球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6、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一半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1cnjy
A.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二倍 D.无法判断
17、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③ D.②或④
18、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9、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时间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与一木块左端相连,木块在弹簧测力计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纸面)向右运动时,就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中①和②是打点计时器先后打出的两条纸带,与其对应的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1、m2,木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已知m1>m2,那么( )
A.F1<F2,v1<v2 B.F1>F2,v1<v2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F1=F2,v1>v2 D.F1>F2,v1>v221cnjy
20、小明运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沿光滑斜面上滑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小车的质量m和小车的初速度v,测定小车滑至最高点的高度h,记录了如下表的数据:
分析上述数据,小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h,分别跟它的初速度v或质量m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18分)
21、如上左图,当电风扇工作时,空气会由静止流动起来,这说明力能______ _________ _;同时小车将向___ __运动,原因是__ __ _______;类似的装置可应用在某些交通工具上,试举一例___________。这类交通工具在月球上是无法工作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2、如图实验中以上面的三个棋子为研究对象,表明: 。
以被打击的棋子为研究对象表明: 。
23、在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开始以30米/秒的速度行驶9公里。以后速度降为25米/秒行驶15公里,休息10分钟,又以30米/秒的速度行驶6公里,到达目的地,则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
24、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 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_N.
25、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 。21cnjy
(2)右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6、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
27、作图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质量为5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点受到与水平面成30°角向右上方的拉力75牛,用力的图示法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拉力。21cnjy
(2)如图所示,作出斜面上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28、逆风骑自行车时,弯着身体,会省力些;雨天,撑伞逆风行走时,风速越大,行走越困难.这是因为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物体的 和 有关.为验证以上猜想,小明选用了如下器材:可调速电风扇(高、中、低三档)、弹簧测力计、面积不同的塑料挡板三块、光滑玻璃板、小车.
(1)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用电风扇向小车及挡板吹风,模拟小车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根据 的知识,通过弹簧测力计即可测出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
(2)小明在探究风速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时,保持迎风面积一定,测得数据如下:
风速
低
中
高
小车受到的空气阻力/N
0.8
2.2
3.8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还想探究迎风面积对小车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请你帮他设计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4)你认为影响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的因素可能还有 (写出一个)
29、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砝码的重力来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压力的大小。他通过测量木块的重力、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以及砝码重力,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21cnjy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木块对木板压力 F压/N
1
2
3
4
5[
弹簧测力计读数 F1/N
0.4
0.8
1.2
1.6
2.0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2。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在右图中画出F2与F压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不变,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
30、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v0有关,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钩码若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实验中应控制???????????? 和??????????? 不变。
(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 同学的(填选项前的编号)。21cnjy
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钩码的质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
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
(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 。
31、观看了电视播放的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军事演习后,军事迷小兵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
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
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21cnjy
(1)让小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点自由滑下,经C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
(2)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B点自由滑下,经C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2点。此时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②,应控制小球离开C点时 的大小不变。小兵增加h的高度,仍让小球从A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3点,比较OP3和 (选填“OP1” 或“OP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 (选填“大”或“小”)。
四、分析计算题(6分)
32、先阅读漫画,再解决漫画提出的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题注: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静水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的速度=船静水航行的速度-水流速度;帽子漂流速度=水流速度。
渔夫在静水划船总是每小时5里,现在逆水行舟,水流速度是每小时3里;一阵风把他帽子吹落在水中,假如他没有发现,继续向前划行;等他发觉时人与帽子相距2.5里;于是他立即原地调头追赶帽子,原地调转船头用了6分钟.21cnjy
计算:
(1)从帽子丢失到发觉经过了多少时间?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从发觉帽子丢失到捡回帽子经过了多少时间?21cnjy
八上科学分节检测精编第1章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和思路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D
B
B
B
D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A
A
B
B
D
B
D
稍难题的思路解析:
15、击打排球时,手对球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手感到疼,该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排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其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运动状态也是改变的,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排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向下落,因此受力不为零,该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排球在地面上静止时,球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球的支持力都是作用在球上,属于相互作用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6、物体静止和匀速下滑,都是平衡状态,所受平衡力为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摩擦力不变.故选B.
(4)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杯子由于受到桌子的摩擦力,会随列车突然停止,而杯子中的水由于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左运动,所以此时水面会向左倾斜;故选B.
18、A、由图象可知,0~2秒,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为1N,故A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由v-t图象可知,2~4秒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v-t图象可知,在4s~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F-t图象可知在4s~6s可知拉力F=2N,由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f=F=2N,由v-t图象可知,物体在2~4秒做匀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故C错误;
D、由v-t图象可知,在4s~6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第4秒到第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19、由纸带上的点可知,相同时间内纸带运动的距离是相等的,速度是一定的,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时间内第二个纸带运动的距离长,速度大,用关系式表示为v1<v2;
和纸带连接的木块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摩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在不同的速度下,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摩擦力也就是相等的,拉力也就是相等的,用关系式表示为F1=F2.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0、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与质量无关,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D正确。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18分)
2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直升飞机 月球上没空气
22、物体具有惯性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3、17.6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4、0 12
26、5 4 7.5
27、如图: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6分)
28、迎风面积 风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二力平衡
(2)在迎风面积相同时,风速越大,阻力越大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四、分析计算题(6分)
32、解:(1)设从帽子丢失到发觉经过了t1小时,根据题意得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温馨提示:凡是在21世纪教育网购买的本编写组的正版资料,如有疑难问题,均可QQ(161736942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