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 课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 课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2 14:2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洋 务 运 动课堂练习
选择题
1.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目的是( )
A. 发展资本主义
B. 实现“自强”“求富”
C.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D. 实现中国近代化
2. 在洋务运动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选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
A. 湖北织布局 B. 福州船政局
C.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 京师同文馆
3. 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由此可知,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 游历西洋 B. 兴办洋务
C. 学习科技 D. 救国图强
4. “虽然这些人的思想和实践没有向政治改革继续前进,但他们确实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为社会进步的部分质变和量变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这些人”应包括(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章炳麟 D. 孙中山
5.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 创办民用企业
B. 创办军事工业
C.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D. 兴办新式学校
6. 李侃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洋务派在1865年以后创办的军事工业,都采用机器生产。尽管当时机械化的程度不高,在生产中仍然大量采用手工劳动,但毕竟开始有了近代工业大生产方式。这对于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变革。”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 实现了强兵富国的目标
C. 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D. 开启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7. 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  )
A. 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 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C. 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 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8.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提到,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将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地面就花去30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这反映出洋务派(  )
A. 创办军事工业缺乏经验 B. 对企业的管理封建落后
C. 办企业是为了中饱私囊 D. 办企业的资金严重匮
9.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A.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 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C. 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 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10. 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
A. 缺乏人才 B. 只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 资金匮乏 D. 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11、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1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13、以下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14、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军事和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他们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 )
A.开办民用工业 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筹建三支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
1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重要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6、“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近代政治派别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7、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18、“中国文武制度,事实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近代海军
D.新式学堂
19、李鸿章是中国近代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过农民起义,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表现在( )
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B、兴办新式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C、担任钦差大臣开展禁烟运动 
D、率兵收复被沙俄侵占的新疆
20.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 D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
C.自强 D.求富
21.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2、奏折是直接的文献史料,具有极高的文献研究价值。下列是李鸿章奏折的相关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奏折 时间 内容节选
《筹议天津机器局片》 同治九年(1870年) 十月二十六日 西洋军火日新月异,不惜工费,而精利独绝,故能横行于数万里之外。中国若不认真取法,终无由以自强。……洋枪洋炮皆非洋火药施放不能取准而及远,臣军每向西国购运,其价较中国土药微昂,究不若自制洋药之多且便……
《试办招商轮船折》 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南北合力,筹办华商轮船,可期就绪。目前,海运固不致竭蹶,若从此中国轮船畅行闽沪,各厂造成商船亦得随时租领,庶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其关系于国计民生者,实非浅鲜。
(1)根据《筹议天津机器局片》,归纳李鸿章筹议天津机器局的原因。
(2)根据《试办招商轮船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鸿章提出试办招商轮船的时代背景。
23、 大学士倭仁奏:“……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根据材料,概括倭仁反对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的理由
答案
1-5BADAB 6-10DBBAD 11-15BBDDA 16-21BDABDA
(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自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23、认为立国之道在礼义和人心;洋人未必真心传授知识;依靠技艺不能强国;中国自有技艺人才,无需向洋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