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4 10:2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5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情感基调
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感受亲情的宝贵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他的早期创作富有想象力、精致绵密,中后期创作偏重于精神探索。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本文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年仅四十九岁的母亲因肝病早逝。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从某种意义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背景链接
瘫痪( ) 暴怒( ) 砸碎( )
侍弄( ) 捶打( ) 翻来覆去( )
憔悴( ) 絮絮叨叨( )( )
仿膳( ) 豌豆( ) 诀别( )
字音识记
tānhuàn
bào

shì
chuí

qiáocuì

dāo
shàn
wān
jué
与“决定”的“决”区别开。
初读文章,你读到了什么?
史铁生的母亲很爱自己的儿子
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
史铁生当初不理解母亲,现在感受悔恨
史铁生生活态度变化,消极悲观变为积极乐观
……
文章中多次出现“好好儿活”,你觉得史铁生有没有 “好好活”?
要求:明确观点,从文中找到支持你观点的语句
史铁生一开始没有好好活,后来才好好活!
没有好好活的表现:
“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狠命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我可活什么劲儿”
此时的他,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很痛恨,完全是自暴自弃的
朗读:请读出“我”的“暴怒无常”
此时他的母亲是怎样的,哪些词反映出来?
“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母亲扑过来抓我的手、忍住哭声”
你读出了什么?
母亲对儿子的爱、母亲的隐忍和克制。
找出母亲和儿子对话,分角色朗读
要求:读出情感变化
其它同学注意听,并且点评
母亲: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儿子:不,我不去!(狠命捶打两条腿) 我可活什么劲儿!
母亲:(忍住哭声 )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
本文的情感基调:深沉、含蓄
史铁生是不幸的,年纪轻轻就双腿瘫痪,生活给他的猛击让他措手不及,他愤怒、痛苦,甚至喊出了“我可活什么劲儿”的绝望。对啊,当时的他确实没有做到“好好儿活"、后来才做到了“好好活儿”。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好好儿活"呢 文中有个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好好儿活”的内涵,她就是史铁生的母亲。
对比史铁生一开始的“没有好好活”,母亲又是怎样“好好儿活”的呢?
分析第一段和第三段,找出母亲为让史铁生“好好活”做出的努力,圈出语句!
第一段“悄悄地”、“偷偷地”,可以看出母亲为了不打扰内心无比痛苦的儿子而一直小心翼翼默默关注儿子,照顾他暴怒无常的情绪。
第一段“总是”,表明母亲一有机会就试着帮助儿子走出困境,想推着儿子散心,看看北海的话
第三段“挡在窗前”,为了不让“我”看到飘落的树叶而伤感
第三段“北海的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此处话语平和温暖,推动作者走出房间走出困境,母亲的爱宽和坚韧,一点点敲开“我”紧闭的心房
第三段,“喜出望外”,两个“一会儿”,表现出母亲高兴的手足无措
第三段,“忽然”,母亲意识到自己的用词可能触及瘫痪儿子的敏感神经,马上不说。母亲时刻照顾儿子情绪
两次推儿子去看花,语气一样吗?
第一次语气平缓,结尾有语气词“吧”,表现母亲小心翼翼的询问,语境上是母亲担心儿子看见窗前落叶,提议去北海看花
第二次是母亲对自我禁锢的“我”进行内心的小小探索,是母亲的央求,词语节奏上可以稍稍拉长,这也是平凡母爱的体现。
为了唤醒儿子“好好儿活”,母亲百般努力,精心陪伴,史铁生终于打破自我禁锢,走向与世界握手言和之路!
品味母亲的“好好活”
母亲的艰难无处不在,请挑选一处,体会其内心世界,并用母亲的口吻来说。
1.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母亲的内心世界:
2. 她正艰难的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母亲的内心世界:
3.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吐着鲜血。
母亲的内心世界:
文章中有三次看花,背景结果都不相同,三次看花我有哪些变化?
第一次:“我”暴怒无常,无心看花、厌世
第二次:“我”在母亲的哀求下答应看花,感知到母亲的良苦用心,试着接受现实
第三次:“我”真正明白了母亲的苦心,敢于在逆境中直面人生,苦中作乐
齐读最后一段,想想这些花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者为何这样写?
提示:作者着重写了花的什么?
作者着重写了花的颜色与品性,还写了花的姿态。黄色,白色,紫红色,这些都是非常明亮的色彩,带给人一种活泼与明朗的感觉。作者写花“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我觉得是在写母亲的淡雅高洁,写母亲对“我”的爱热烈而深沉,写母亲对哪怕是再艰难的生活,都心怀热爱与感恩,都爱得热烈而深沉。
文章主旨:
本文叙述了“我”双腿残疾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及母亲默默承受并耐心安抚“我”心灵创伤的故事,表现了母亲深沉无私的爱以及“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
资料拓展一: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 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一史铁生《病隙碎笔》
资料拓展二: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通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做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无论顺逆,笑对人生,懂得珍惜和感恩,直面人生!
拓展延伸
1. 假设史铁生站在母亲的墓旁, 你觉得史铁生会跟母亲说些什么 请用第一人称来写,字数100字左右。
2.如果史铁生能收到你的来信,你会给史铁生写些什么呢 请写一写,字数50字左右。
以上话题选择其一,准备时间5分钟,选择典型的片段进行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