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 (36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件 (36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13 08: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倒立放大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温故知新
以上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镜,他们成的像为什么会不同呢?
学 习 目 标
掌握凸透镜成像实验的相关考点。
02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
03
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
虚实与物距的关系。(重难点)
01
模拟凸透镜成像
光屏
光具座
物距 u
像距 v
模拟凸透镜成像
活动1:安装调整光具座
在光具座上依次插上 F型光源、凸透镜和光屏,将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刻度线处,打开 F型光源,调整三者之间的距离,观察在光屏能否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
注意事项!
1、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调节F型光源、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同一高度
2、凸透镜、光屏所在面要与光具座垂直。
如何找“最清晰”的像?
将凸透镜固定在 50cm 刻度线处,同时固定 F型光源在某一位置后,移动光屏,直到使光源在光屏上成一个你认为的 最清晰 的像。
活动2:
初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光具座
物距 u
像距 v
活动3:成缩小的像时,比较物距 u 与像距 v ;
成放大的像时,比较物距 u 与像距 v 。
数据记录
凸透镜的焦距 f / cm 像的性质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10 倒立缩小的实像 ①

倒立放大的实像 ①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 /
提示:以“焦距 f 为单位”分析数据,寻找规律!
初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①思考: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吗?
②验证:成正立的像时,应如何观察?
这个像有什么特点?
活动4:
初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验证:成正立的像时,应如何观察?
活动5: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u > 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 < v< 2f
f < u < 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u < f 正立放大的虚像 /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考点
1、实验时应如何安装凸透镜、F型光源和光屏?
2、实验时应如何移动凸透镜、F型光源和光屏?
3、实验时要找到怎样的像?
4、应读取什么数据?
5、应研究几种成像情况?
思考:
设计实验
1、实验时应如何安装凸透镜、F型光源和光屏?
三心同高
设计实验
2、实验时应如何移动凸透镜、F型光源和光屏?
3、实验时要找到怎样的像?
——固定凸透镜后,先动光源,后动光屏
直到在光屏上找到最清晰的像为止;
光具座
物距 u
像距 v
建议:将凸透镜固定在 50cm 位置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
4、应读取什么数据?
设计实验
5、应研究几种成像情况?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F
2F
F
2F
① u > 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
2F
F
2F
② u = 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F
2F
F
2F
③ f < u < 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F
2F
F
2F
④ u = f
不成像
F
2F
F
2F
⑤ u < f
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u) 像距(v) 成像特点 应用
u > 2f f < v< 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摄像机
u = 2f v = 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测焦距
f < u < 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幻灯机
u < f /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u = f 不成像
★特别重要: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F
2F
F
2F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两个决定成像性质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处 —— 缩小像与放大像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处 —— 实(倒立)像与虚(正立)像的分界点
动态规律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成实像时,物体向靠近凸透镜方向运动,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
动态规律
成虚像时,物体向远离凸透镜方向运动,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简记! ① 一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分( )。
② 实像都是( ),虚像都是( )。
③ 成实像时:( ),
成虚像时:( )。
④ 像与物( )运动。
★特别重要: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虚实
大小
倒立的
正立的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远像变大
同方向
实验考点
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目的是 。
2.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光屏上所成的像 (填“完整”或“不完整”),此时像变 。
3.小王不小心把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
此时光屏上像的亮度变 . 
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中间
完整


4.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填“上”或“下”)方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他可以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节;
5.指出用烛焰作为发光物体存在的不足之处:
①  ;
②  .
实验考点


烛焰有风时会晃动,成像不稳定
蜡烛会越烧越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实验考点
6.某小组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
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 . 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 .
成像稳定,形状直观、现象更明显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测量凸透镜焦距 f 的三种方法
方法一:平行光聚焦法
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易错)
会聚
10.0
方法二:像距物距相等法
2.当光屏移至80cm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观测到等大倒立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测量凸透镜焦距 f 的三种方法
7.5
测量凸透镜焦距 f 的三种方法
方法三:v-u图像法
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
测量凸透镜焦距 f 的三种方法
5
0.05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把一个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 30 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A
学以致用
某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 处,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得不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30cm B. 15cm
C. 10cm D. 5cm
A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