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
森林中的光线,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吗?
夜晚城市中光怪陆离的霓虹灯,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及分类。掌握胶体的特性及其应用。
2.了解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
3.会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3.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初步建立电离过程的认知模型,并用电离方程式进行符号表征。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从宏观现象认识胶体的性质,从物质分类角度判断胶体,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通过胶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仔细观察,说说这三份物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思考交流】
三份物质均是混合物,但分别是乳浊液、悬浊液和溶液
一、常见的分散系
2.组成:
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的混合体系。
3.分类:
分散剂
分散质
气
气
分散质 分散剂
液
液
固
固
①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对分散系分类
②按照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1nm
100nm
溶液
浊液
胶体
1.定义:
分散质 分散剂 实 例
气 气
液 气
固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液
气 固
液 固
固 固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汽水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泥水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4.常见的一些分散系
1.下列哪些属于溶液、浊液或胶体?
泥浆水、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牛奶、 海水、豆浆
【思考交流】
【提示】泥浆水和Ca(OH)2悬浊液属于浊液。澄清石灰水和海水属于溶液,牛奶和豆浆属于胶体。
2.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胶体吗?
【提示】PM2.5是指直径小于2.5pm的颗粒,1pm=1000纳米,而胶体的范围在1到100纳米之间。所以一般来说不是胶体,而是浊液。
如何正确的理解胶体这个概念呢?
定义: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 nm ~100 nm
(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注意:胶体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几乎任何物质都可
能形成的一种分散状态。例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
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则可形成胶体。
Fe(OH)3胶体的制备和三种分散系的区别
5.Fe(OH)3胶体的制备
(1)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
(2)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 +3HCl
红褐色
(1)方程式中HCl不用标↑。
(2)方程式中Fe(OH)3不用加↓,但必须注明“胶体”。
△
特别提示:
用下列方法制备胶体:①0.5 mol·L-1的BaCl2溶液和等体积2 mol·L-1的硫酸混合振荡;②把2 mL 1 mol·L-1的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 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 mol·L-1 NaOH溶液滴加到1 mol·L-1 FeCl3溶液中,可行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 D.①②③
【练一练】
C
【思考与交流】
2.三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各不相同,物理性质上有哪些不同?请你结合刚才的视频以及生活常识,填写下面的表格。
1.鸡蛋壳表面有很小的孔,可以透过空气和水蒸气,使鸡蛋呼吸。为什么鸡蛋里的蛋清和蛋黄等不能流出蛋壳外呢?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外观
分散质微粒组成
微粒直径
能否透过滤纸
均一、稳
定、透明
均一、较稳定、透明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分子、离子
大分子、离
子的集合体
固体颗粒、
液体小液滴
<1 nm
1~100 nm
>100 nm
能
能
不能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1)丁达尔效应: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6.胶体的性质
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丁达尔效应?
②主要应用: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①形成原因: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光亮的“通路”。
【想一想】
胶体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属于介稳体系,你知道它的原因吗?
【提示】胶体粒子由于做布朗运动(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小颗粒做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的现象)而使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这是胶体相对稳定的因素之一。
其实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它们之间相互排斥阻碍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沉。
如何实现胶体和溶液的分离?
(半透膜:只能允许某些分子或离子通过的薄膜)
一定时间之后,
烧杯中能够检测出的是:
检测不出的是:
氯化钠
淀粉
盛有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的半透膜浸在蒸馏水中
【思考交流】
①豆浆里加盐卤或石膏(CaSO4·2H2O)溶液使之凝聚成豆腐。
③ 用明矾可以净水。
⑤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
【思考交流】
④不同种类的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你知道下列现象的本质原因吗?
②在江河与海的交汇处形成沙洲。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出现红褐色沉淀
【练一练】
D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三、电解质溶液
1、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管是否导电,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本身不导电,导电条件是溶于水或受热熔融。
③电解质必须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发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单质
电解质
乙醇、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是化合物,但不能导电
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对电解质的理解
酸、碱、盐、水、
活泼金属氧化物
【思考讨论】
非电
解质
(3)能导电的物质有 。
(2)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
(1)属于电解质的有 。
电解质: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
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非酸氢化物
2、物质范围
【想一想】Cu、NaCl固体、CO2、 氢氧化钠、蔗糖、NaCl溶液、酒精、稀硫酸 、熔融KNO3固体、液态氯化氢。
NaCl固体、 氢氧化钠、熔融KNO3固体、液态氯化氢
CO2 、蔗糖、酒精
Cu、NaCl溶液、稀硫酸、熔融KNO3固体
CO2属于化合物,溶于水也能导电,那么CO2属于电解质吗?
【提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自
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溶于水导电是因为生成H2CO3,H2CO3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应该理解为H2CO3是电解质,CO2不属于电解质。另外,SO2、NH3也都不属于电解质。
【思考与交流】
3.酸、碱、盐的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1)电离:
(2)电离方程式:
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是一个 变化。
物理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来表示物质电离的式子。
②电荷守恒
①质量守恒
检查:
电离方程式:
阳离子
阴离子
注意:电离过程,原子团不能拆
Na2SO4 ==== 2Na+ + SO42-
在长距离或长时间运动中,身体大量出汗,随水分的丧失,也失去很多盐分,体内的电解质因此而失去平衡,因此运动后要喝电解质饮料,又称矿物质饮料或运动饮料,最普通的是盐开水。饮料中除了水外还包括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
电解质饮料、电解质与细胞活动
身边的化学
一、常见的分散系
1.基本概念
2.分类
1.概念
2.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3.三类分散系的比较
4.胶体的性质
电离方程式
电离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水溶液
熔融
化合物
二、胶体
三、电解质溶液
D
1.下列区分Fe(OH)3悬浊液和Fe(OH)3胶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静置片刻出现分层现象的是Fe(OH)3胶体
B.用放大镜观察,颗粒大小为1~100 nm的是Fe(OH)3胶体
C.用光束照射,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Fe(OH)3胶体
D.看颜色,有色的是Fe(OH)3胶体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淀粉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B.光线通过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光的散射 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可以通过滤纸孔隙,所以可以通过过滤操作分离溶液和胶体 D.胶体属于介稳体系
C
3.下列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河流入海口处形成沙洲
B.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
C.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
C
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A.铜片 B.硫酸溶液
C.熔融的氯化钠 D.固体氯化钾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B.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C.氢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D.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D
【提示】A项,电解质也可以是难溶物,如硫酸钡难溶于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是零,但硫酸钡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故为电解质。
6.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Na+ + CO32- B.Ca(NO3)2====Ca2+ + NO32- C.KAl(SO4)2====K+ + Al3+ + 2SO42- D.H2SO4====2H+ + S6+ +4O2-
C
7.下列物质:
⑴Na ⑵ Br2 ⑶Na2O ⑷NO2 ⑸CO2 ⑹ SO3 ⑺NH3 ⑻H2S ⑼HCl ⑽ H2SO4 ⑾Ba(OH)2 ⑿NaCl ⒀蔗糖 ⒁NaCl溶液。
属于电解质的是 ,
能导电的是 。
(3)(8)(9)(10)(11)(12)
(1)(14)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