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这样考--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试这样考--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2 21:2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考试这样考
类型一 简单的有机物
角度1:有机物的判断
1.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CO B.H2CO3 C.C2H2 D.H2O2
角度2:考查甲烷
2.下列关于甲烷(CH4)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燃烧可能会生成C、CO、CO2、H2O B.甲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C.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3:1 D.甲烷难溶于水
角度3: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
3.[2018·湖州] 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
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1)甲烷是①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500 ℃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
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
(2)请仿照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
程式:      。
角度4:燃烧法确定有机物中的组成元素
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
CO2和5.4gH2O,则该有机物中(  )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只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角度5:常见有机物的用途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烷是一种热量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B.乙烯(C2H4)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D.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类型二 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角度1:生物体中基本有机物的作用
6.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
C.羊毛、头发、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D.脂肪主要起贮存能量的作用
角度2:灼烧法检验蛋白质
7.如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 B.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C.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D.羊毛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类型三 有机合成材料
角度1:有机合成材料的判断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合成纤维 B.合成橡胶 C.纯棉线 D.塑料
角度2:考查有机合成材料属于有机物
9.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垃圾袋
角度3:考查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10.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带来的“白色污染”
严重影响环境。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
C.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D.回收利用各种废弃塑料
类型四 学科综合
11.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燃烧是物理变化 B.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棉花里的纤维素是有机物 D.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会出现乳化现象
类型五 拓展创新
12.茶树的叶肉细胞内含有一种叫茶多酚的植物碱,茶多酚中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C22H18O11,
茶多酚可以在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氧化的茶多酚使茶叶变红。根据这一原
理,人们制作出绿茶、红茶等不同品种的茶叶。径山茶制作工艺之一“茶青锅”﹐开始
锅温为90~100℃,后降到70~80℃,可以此工艺制作出西湖龙井。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
温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茶多酚最可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
B.经过这一道工艺制作出的绿茶,是因为茶
多酚氧化酶在7O℃以上活性较弱,茶叶中
的茶多酚能被充分氧化
C.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40℃时活性最强
D.茶多酚中的主要物质属于有机物
能力提升训练
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
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属于无机化合物 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C.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2.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
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毛线和腈纶毛线 B.用酚酞鉴别烧碱和纯碱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用火碱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4.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
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B.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上看:1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5.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燃料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少 B.燃料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减少燃料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D.增大燃料进入量或减少空气进入量
6.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
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经农场智能系统检测后,自动为农
场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尿素属于_______(填“有机物”或
“无机物”),为大白菜施加了_______肥,同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 为光合作
用提供原料。
7.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由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的新技术。
(1)若该技术广泛应用,可把排放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则能缓解   (填字母)。
A.酸雨    B.温室效应   C.白色污染
(2)甲醇可被氧气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O22X+2H2O,则X的化学
式为   。类比乙醇的燃烧,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若44 g CO2全部转化为CH3OH,且反应中其他物质均不含碳元素,可生成CH3OH的质
量为   g。
8.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下图是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
(1)根据上图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生成物甲醇属于有机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
(2)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如果仅用合成气
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尿素[CO(NH2)2] B.葡萄糖(C6H12O6) C.甲醛(CH2O)
9.蜡烛(主要含C、H、O元素)在密闭容器中绝灭的原因是什么?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小
敏认为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并对燃烧产物提出猜想:
①燃烧的产物可能有CO2 ; ②燃烧的产物可能有H2O。
你的猜想:燃烧的产物可能有_______。
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mL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人到试管
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一步是
(选填字母)。
A.直接得到燃烧产物中没有CO2的结论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石灰水中
C.增加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
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量,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相对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蜡烛点燃前 48.4% 18.7% 0.058% 0
蜡烛熄灭后 71.6% 15.6% 3.643% 0.0182%
(1)由实验及结果分析,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2)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是 。
10.Q是只含碳、氢元素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72;某学生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使该Q
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
(2)A中产生32g氧气的体积相当于______升空气的含氧量(氧气密度按1.43g/L计算).
(3)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试样质量为43.2g,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64.8g,
仪器E增重132.0g,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为______g,则Q的化学式为______。装置D与装置E如果颠倒的后果是使Q中______
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
参考答案
考试这样考
1.C 2.B 3.①② C3H8+5O24H2O+3CO2 4.B 5.B 6.C 7.D 8.C 9.C 10.B 11.A 12.B
能力提升训练
1.C 2.D 3.A 4.B 5.C
6.有机物 氮 二氧化碳
7.(1)B (2)CH2O 2CH3OH+3O22CO2+4H2O (3)32 8.A A
9.CO;实验一:BC;实验二、氧气的量不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0.(1)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2)111.9;(3)7.2;36;C5H12;碳元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