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短歌行》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短歌行》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2 16:2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你眼中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裴松之: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许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陈寿《三国志》:“抑可谓非常之人,超
世之杰矣。”
《三国演义》:奸臣
戏曲舞台:白脸奸臣
关于曹操
曹操
(155-220)
最得意的政治策略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最成功的军事行动是官渡之战,
最失误后悔的事件的是放走刘备,
最惨痛的失败是在赤壁之战,
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
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
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
最无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凌 彬
短歌行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用典艺术手法。
2.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理解诗中的情感内涵。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字: 小字: 谥号: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生活年代) 杰出的
三国 政权的奠基人
作品:
诗歌风格:
武王(魏武帝)
阿瞒
东汉末年
孟德
关于曹操
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曹魏
慷慨悲凉、刚健有力
曹操
(155-220)
关于“歌行”——乐府的别称:
歌:《垓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陇上歌》
行:《兵车行》《丽人行》《东门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秋风曲》《渭城曲》
此外还有:谣、辞等别称。
“短歌行”与“长歌行”的区别:指歌词音节长短而言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wèi
yōu

duō



诵读:正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结合课下注解,哪些诗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结合课下注解,哪些诗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促的感慨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比喻
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借代
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
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好比晨露转瞬即逝,苦于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间。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分析典故,你读出了诗中抒发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 子衿 郑风》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渴求贤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
贤才若来,嘉礼以待
表达作者对贤才的渴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用典
是指在诗,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
前人的成句、故事。唐以前使诗典雅
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
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
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因此能成就它的高;大海不嫌弃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大;开明的君主不嫌恶臣民,所以使他成为众人的君主;读书人不嫌恶学习,所以他能成就为圣人。
表示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人才,多多益善。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表达自己对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他的诗句在表达作者的什么情感呢?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访。久别重逢,欢饮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比喻
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
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渴
望贤才来归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想象
“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
象贤才归己时的欢快场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访。久别重逢,欢饮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抒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比喻
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关切和呼唤。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渴求贤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思(求贤若渴)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迎(仰慕贤才)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功业未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统天下
四、总结归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
时代背景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渴求贤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功业未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①光阴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②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
③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情调是怎样的?
朗读:开头低沉,后来扬昂。
—— 慷慨悲壮
思考: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消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英雄的慷慨悲歌
政治
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较为进步的政策恢复经济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
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
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短歌行》。
关于曹操
(一)曹操的名篇赏析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予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文化
在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建安诗人大都经历了汉末的离乱,所作诗歌主要是因事而发,悲壮慷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建安文学在悲壮慷慨的基调中,感伤离乱、悲悯人民和慨叹人生相联系,从而激起及时建功立业的政治豪情,显得“志深笔长”、“慷慨多气”,是沉着的品格的典型代表。这一独特的风格使得它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于“建安风骨”
(二)曹操与“建安风骨”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 《诗品》
“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刘勰· 《文心雕龙》
“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
曹操的诗: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味深远。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蒿里行》曹操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箜篌引》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曹植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其二 刘桢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饮马长城窟行》陈琳
《短歌行》中,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的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一统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高度上的忧。是烈士的一种悲心,是壮士的一种隐忧。
课后作业
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一个奸诈、阴险、嫉妒的人。京剧中的曹操就是一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
你有什么看法?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真情告白,字数100字左右,写得要有激情。
曹公,我想对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