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历史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堂训练
选择题
1、甲午战争一般指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告终。《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是( )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2.近代中国风起云涌新陈代谢,英雄人物辈出,他们探索追求的时代主题是( )
林则徐 关天培 左宗棠 邓世昌
A.实现民族振兴 B.发展资本主义 C.致力近代教育 D.抵抗外来侵略
3、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中19世纪90年代与19世纪4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扩大 B. 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 索取中国赔款的数额加大 D. 列强获得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4.“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材料表明( )
A.清政府统治全面走向瓦解 B.中国封建社会完全崩溃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降低 D.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
5、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6.下列不平等条约包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内容的是( )
①《南京条约》 ②《瑷珲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辛丑条约》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欧美各国进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B.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观察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长江内陆
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9、“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爱国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道出了赤子对母亲的眷恋,对回归祖国的呼唤。诗中“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 )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B.葡萄牙的殖民统治
C.日本的殖民统治 D.法国的殖民统治
10.下图历史人物是谁?在哪次战争中英勇牺牲?( )
丁汝昌 黄海海战 B.邓世昌 黄海海战
C.关天培 平壤战役 D.叶志超 平壤战役
11、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引文中的“亡国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2.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
A.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B.促进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13、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不利的是( )
A.割让台澎地区
B.允许开办工厂
C.赔偿巨额军费
D.增开四口通商
15、晚清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16、《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时代经济侵略的特点的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增开四个通商口岸
C.开辟内河航线 D.允许日在通商口岸设厂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后来,它见各国“势力范围”划定,便于1899年提出……的照会。
(1)为争夺中国市场,美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2)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3)这一政策说明了什么?
18、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和向中国扩张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清政府被迫派代表与日本签订了《___________条约》,它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摘编自刘宗绪著《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中国虽然开展了洋务运动,但没有触及社会制度,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还加强军队建设,建立了新式陆海军,而中国除了北洋海军较为现代,陆军仍旧是湘淮军,没有建立起新式陆军。
日本发动这场战争,做了几代人的准备,包括政治准备、经济准备、军事准备、社会动员和外交准备,设计了多种实施方案。
战争一开,清政府各大臣意见相左,主战、主和争论不休。帝党、后党围绕主战、主和相互攻讦。朝廷难以形成对日作战的领导核心。李鸿章以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身份处在应战的指导地位,但应对谋略、调兵遣将,事事需要奏请,难以迅速形成决策。清政府把国家安全寄托在列强调停上,没有做战争准备,没有坚定的战斗意志,历史事实证明,在战争的每一步进展上,李鸿章都把战争的前景寄希望于列强调停。调停没有把中国带进和局,而是把中国导向失败。
(摘编自网络文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横线上应该填写什么 简述它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什么严重恶果
(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19、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举行“六旬万寿庆典”是在哪一年。就在国内歌舞升平的时候,哪一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
(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3)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对比两则材料,你能得出清政府在此战争中失败的主观原因吗?
答案
1-5BDDCC 6-10BCCCB 11-16CBCBCD
17、(1)“门户开放”政策。
(2)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3)“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18.(1)马关;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使中国遭受沉重的战争负担,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政治制度落后;军事制度落后;没有形成对日作战领导核心;寄希望于调停,战争准备不充分;等等。
19、(1)1894年 日本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了民族危机。
(4)清政府的腐败;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