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上)科学期末自主测试
班级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细菌、霉、及病毒等要借助 才可以看清楚,通常把它们称做 。
2.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 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 的!
3.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叫 。
4.地壳的岩层相互挤压,发生褶皱、断裂,使大地发生剧烈震动并释放出巨大能量,这种自然现象叫 。
5.有人在喜马拉雅山地区采集到了鱼龙化石,在山体的岩石中还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在很久很久以前是 。
6.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 、 、 、 、 和峡谷等。
7.地表岩石在长期的风吹日嗮、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逐渐破碎,这个过程叫 。
8.像白醋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 ;像碱水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 ;像蒸馏水这样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物质叫做 。
9.目前已知的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 、 、 、 、 、
、 、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做酸奶时,需要的一种细菌是( )
A.酵母菌B.青霉菌C.大肠杆菌D.乳酸菌
2.下列属于微生物的是( )
A.蜂鸟B.砂粒C.病毒D.树叶
3.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虎克把它命名为( )
A.细菌B.病毒C.轮虫D.细胞
4.物体在( )环境下容易发霉。
A.温暖干燥B.温暖潮湿C.寒冷潮湿D.寒冷干燥
5.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 )
A.15 倍;B.25倍;C.150倍;D.10倍
6.地球内部按构造的不同分成三个圈层,由内向外分别是( )
A.内核、外核、地幔B.地核、地壳、地幔C.地核、地幔、地壳D.地壳、地幔、地核
7.世界上第一次乘坐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的宇航员是( )
A.杨利伟B.加加林C.阿姆斯特朗D.聂海胜
8.下列物质中,( )是酸性物质。
A.小苏打B.芹菜C.橙子D.洗衣粉
9.关于月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月球上,两个人互相讲话却听不见
B.在月球上,种下的植物不能成活
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D.月球上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近270℃
10.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当太阳的直射点斜向太阳的半球上时,另一半球处于(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1.通过模拟和计算,我们认为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 )
A.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无关
B.随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增大而变长
C.随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增大而变短
12.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C.人类的活动D.地壳的运动
13.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需要(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 )。
A.一天B.一周C.一月D.一年
14.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上亮晶晶的小星星其实都是炽热、巨大的发光气体球,也就是恒星。
B.星座是人为地把星空里的恒星划分区域,并发挥想象,为其命名。
C.北斗七星组成了小熊星座,北极星在大熊座的勺柄上。
D.银河,又称“天河”,它由许许多多的恒星构成,太阳就是其中的一颗,在太空俯视银河,它就像个漩涡。
15.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 )。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开采矿石 D.种植庄稼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3分)
1.喝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
2.鸡蛋中的蛋黄就是一个细胞。( )
3.深圳市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 )
4.所有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5.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 )
6.中国台湾是地震的频发地区。( )
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
8.有些微生物是有生命的,有些微生物是无生命的。( )
9.制造出世界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的是中国人沈括。( )
10.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它能产生比较冷的环境,食物不容易发霉。( )
11.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温度无关。( )
12.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 )
13.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
四、连线题(每题1分,共7分)
下列现象中,哪些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哪些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请对应连接起来。
生鸡蛋煎成熟鸡蛋
钢水变成钢锭
树叶变了颜色
水结成了冰
面粉蒸成了馒头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所有细菌都是有害的吗?请举例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3.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列举出至少两种方法。
4.列举出你所知道的两种航天器。
六、画图题(每题6分,共12分)
画出月球与地球的位置关系以及月球运动的轨道和方向。
利用北斗七星找北极星,在图中标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