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论语》十二章
重点:
《论语》言简义丰,要能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
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积累文中的成语。
考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感受古代典籍的魅力。
目标:
1.解读每章语录并进行分类。
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3.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
自学指导: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2.结合课下注释,圈划出有关《论语》和孔子的介绍,并大声读背几遍。
3.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词类活用现象。逐章疏通文义,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除障碍。
4.典籍《论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仍有指导意义,请思考一下,说说你的看法。
把自学中的收获、疑惑和同学说一说,相信你们会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1.小组成员之间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并能熟练背诵。
2.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介绍有关孔子和《论语》的相关知识。
3.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你所找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词类活用现象。成员合作完成课文的翻译。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是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加上《诗经》、《礼记》、《尚书》、《周易》、《春秋》,总称为“四书五经”。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读读写写
愠
吾
省
传
逾
罔
殆
箪
瓢
好
肱
夫
笃
yùn
wú
xǐng
chuán
yú
wǎng
dài
dān
piáo
hào
gōng
fú
dǔ
我来翻译句子: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 四十岁时能够不为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就可以顺从意愿而不超越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以它为爱好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优点去学习,看到缺点就对照自己去改正。”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分别译为“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3.古今异义
(1)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泛指所有的水)
(2)三人行(古义:泛指多次,表示概数;今义:表示确数)
《论语》各章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1.学习态度:第7、9、10章
2.学习方法:第1、2、4、5、12章
3.个人修养:第1、2、3、6、8、9、11、12章
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第二章“三省吾身”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第三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讲循序渐进,进德修业。
第四章“温故知新”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第五章“学而不思则”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贤哉,回也”讲修身要安贫乐道。
第七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饭疏食,饮水”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
第九章“三人行”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逝者如斯夫”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第十一章“三军可夺帅也”强调坚守志向。
第十二章“博学而笃志”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
1.第二章中“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三个问句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这三个问句不能互换位置。因为这三个句子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及己的关系,表现了曾子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
2.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什么关系
两者是辩证关系,“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其一,缺一不可。
3.第6章如何塑造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的
运用对比手法,将人们不堪其忧和颜回不改其乐进行对比,突出颜回安贫乐道的品质。
4.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请你联系实际,说说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有何指导意义。
面对利益时,做到宁愿贫贱也要坚守“义”。以“义”为先,不义之财虽贫不取。
5.结合第9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保持谦虚,取长补短,这样才更有利自己的成长。
6.第四章中的“温故”和“知新”是并列关系吗?强调了什么?
“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关系,孔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7.《论语》是两千年前的带典籍,我们今天学它有着怎样的意义?
《论语》里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并对我们的成长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
成语:
1.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 现常用作补语,表示达到极点。
2.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自立于社会。指人开始走向成熟。
3.从心所欲:顺从意愿。现指任凭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4.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指应随时随地学习别人的长处。
6.箪食瓢饮:一箪饭,一瓢水。指清贫的生活。
7.富贵浮云: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8.不舍昼夜:不分白天和黑夜,夜以继日。
9.逝者如斯:时光如同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
10.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基础题:
1.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 B.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D.三十而立(立:站立。)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通“悦”,愉快,高兴)
B.不耻下问(可耻)
C.为人谋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
4.理解性默写。
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D
B
B
拓展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链接题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受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课文上的相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