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讲述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想出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的故 事。表现了曹冲善于观察,爱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主要内容】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大象的外形, 形象地写出了大象的体积庞大,暗示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第二部分写了官 员们和曹冲分别提出的两种称象的办法。“直摇头”表现出曹操对官员们的办法很不满 意。课文用“再、然后”这两个表示顺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得清楚明白。第三部 分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果然”表示事情果真如 曹冲所料,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表达特色】
【学情分析】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好奇心 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 流,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 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认识“曹、称、秤”等14个生字,会写“称、秤”等生字。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到底”在句子中的意思
借助图片理清曹冲称象的步骤,借助承接性关键词说清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到底”在句子中的意思
借助排序理清曹冲称象的步骤,借助承接性关键词说清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 意见或建议
一、谈话导入,识记书写“称、秤” 同学们,到市场买菜,要知道这个菜的重量,需要怎么做?出示 “称”字形演变,“称” 一只手提起一条鱼的动作,用手拎一拎,感受物 体的重量,本义就是称重量。 用什么工具来称?出示“秤”图片,介绍秤杆、秤碇、秤盘 区分“称”和“秤”一一利用歌谣:一杆秤,要公平,谁来称?你来 称。指名读,齐读
出示课题:曹冲—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教师小结:“秤”表示一种物品,“称”表示一个动作。 指导书写“秤”和“称” 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字,发现了什么?(比宽窄、比高低、看压 线、看穿插)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基本同高。压线:“平”字的第二道长横 压横中线。 穿插:“称”右边“尔”的撇要穿插到左边禾木旁中,“平”的长横穿 插到禾木旁点的上方。 生练写(提醒写字姿势) ④投影反馈,再改写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圈画人物 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课文当中提到了哪些人物?圈画出来(重复的 人物不用圈画) 课文的故事里有一一曹冲,曹是他的姓,再读。曹冲的父亲是一一曹 操。除了曹操、曹冲,课文中还有谁?官员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借助提示,你能用这三个人物名字把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 课文主要讲了曹操想知道 ,官员们 ,不能称 出大象的重量,最后曹冲 o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谁做了什么”这 样的形式概括
三、精读课文,感知“称重难” 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再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到了几次“称”字?用 “——”划出相应的句子 出示带“称”的三个句子谁,强调读好停顿、疑问语气,指名读、齐 读 质疑:曹冲为什么不直接称大象,而要称石头呢?朗读课文2-3自然 段,找找原因。 (1)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理解不直接称大象,是因为大象体型太大。 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2) 朗读指导:借助停顿,指名读、齐读 出示大象图片,借助图片,你能读出大象又高又大的样子吗?男女
生读,齐读 4.看到这么高大的大象,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1) 出示: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指名读,齐读 如果是你看到一头“这么大的象”,你们想说些什么?生交流 像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同一个问题都在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叫 “议论”。议论要说话,所以“议论”两个字都是言字旁。 (2) 在场的官员都有同一个问题,出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齐读。 这句话中“到底”这个词能不能去掉? 出示: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象有多重呢? 到底去掉,指导学生对比读,哪句疑问语气更强烈?官员们是怎 样的心情? 好奇、疑惑、迫切 总结:到底,在这里强调官员们特别好奇(迫切),想知道大 象的重量。 你能读出这种(好奇)迫切的心情吗?指名读,齐读
四、图文对照,学习曹冲称象过程 我们知道曹冲想出称象的办法,哪个自然段讲的是曹冲称象? 曹冲是怎么称象的?这段文字曹冲说出了称象的过程,请同学们 朗读,想一想:曹冲的办法需要几个步骤?出示四幅图片,结合课文内 容讲解: (1) 这幅图对应课文中的哪句话?出示: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板贴一一赶象上船 (2) 出示第二幅图,这幅图对应课文中的哪句话?出示:看船身下 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你能像老师这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曹冲称象第二步吗?生交 流板贴:船舷画线 (3) 出示: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 的地方为止。(长句子按照停顿,再读) 板贴:赶象上岸,船上装 石 (4) 出示: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 重。板贴:石头称重
了解了曹冲称象的过程,谁来扮演曹冲?借助图片和“先、再、 然后、最后”顺序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下面老师把这几个步骤打乱顺序,哪个同学们给他们重新排一排 序?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看出曹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善于思考 爱动脑筋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像曹冲一样多动脑筋、多思考
五、作业布置: 1 .对照课本第30页第二题提示语讲讲曹冲称象的过程 2.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想一想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赶象上船 船舷画线 赶象上岸船上装石 石头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