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精优习题 (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精优习题 (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12 19:5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精优习题附答案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大面积开垦草场,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近年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粉尘
2、空气中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3、下列各图中 “ ” 和 “●”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B、 C、 D、
4、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酿酒 C.红磷燃烧 D.铁生锈
6、关于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少
C.二氧化锰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D.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
8、某无毒气体密度远比空气小,而且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可以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都可以
9、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高锰酸钾
B.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C.先盖好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D.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
1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 ——切割玻璃
B、不锈钢耐腐蚀 ——制造医疗器械
C、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 ——生产铅笔芯
12、下列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的是( )
A.镁条 B.木炭 C.铁丝 D.硫粉
13、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14、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 O 2 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 O 2 含量的是( )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 1 处
1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要垫少量细砂或水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二、填空题。
16、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氖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名称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且可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
(3) 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4)电工笔通电时会发出红色的光,当中是充了________。
(5)开封后的薯片放置一段时间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17、在下列变化中,①动植物呼吸;②木炭燃烧; ③醋的酿造;④酒精的燃烧。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属于剧烈氧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18、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
19、下列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性质检验的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一瓶O2,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小写字母),检验本实验中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通过图D的实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20、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试推断:
A____ ____、B____ ____、C____ ____。
21、现有以下物质:①氮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氧;④汽水;⑤二氧化碳;⑥新鲜的空气;⑦雨水;⑧澄清石灰水;⑨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以后的剩余固体。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22、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问题:
(1)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
(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23、下列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 ;② ;
③ ;④ 。
(2)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4、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双氧水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是否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①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前后水泥块的________是否改变。
设计如下:a.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b.完成实验二;c.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________;d.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②小明认为还应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你认为他的设计方案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类题。
25、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20%。请计算:
(1)空气中氧气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采用“四舍五入”,保留至0.1%)
(2)某同学在实验室收集氧气时,他先往集气瓶中装入2/X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当他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尽时,测得集气瓶内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2%(氧气中含有的少量水份忽略不计),则X=_____。
2022—2023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精优习题附答案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选择题。
1、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大面积开垦草场,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近年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 )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粉尘
【答案】D
2、空气中能够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A
3、下列各图中 “ ” 和 “●”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4、空气能供动物呼吸,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大量的(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酿酒 C.红磷燃烧 D.铁生锈
【答案】C
6、关于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少
C.二氧化锰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D.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答案】B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完毕后,拆卸仪器的正确顺序是(  )。
①撤去酒精灯;②从水槽里拿出导管;③从铁架台上拆下试管。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
【答案】C 
8、某无毒气体密度远比空气小,而且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用的方法可以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都可以
【答案】C 
9、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中,先后顺序不规范的是(  )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高锰酸钾
B.先在铁架台上固定发生装置,再放置酒精灯
C.先盖好玻璃片,再从水中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D.先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B 
1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二氧化碳 C.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
【答案】B
11、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 ——切割玻璃
B、不锈钢耐腐蚀 ——制造医疗器械
C、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用作保护气
D、石墨有导电性 ——生产铅笔芯
【答案】D
12、下列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的是( )
A.镁条 B.木炭 C.铁丝 D.硫粉
【答案】D
13、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答案】A 
14、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 O 2 的含量。下列现象能表明 O 2 含量的是( )
A、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 B、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C、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 1 处
【答案】D
1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要垫少量细砂或水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答案】C
二、填空题。
16、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氖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名称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且可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
(3) 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4)电工笔通电时会发出红色的光,当中是充了________。
(5)开封后的薯片放置一段时间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答案】(1)氧气 (2)氧气 (3)二氧化碳
(4)氖气 (5)水蒸气
17、在下列变化中,①动植物呼吸;②木炭燃烧; ③醋的酿造;④酒精的燃烧。其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属于剧烈氧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③;②④。
18、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高锰酸钾粉末装入试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
【答案】 (1)铁架台
(2)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4)将试管倾斜,把盛有高锰酸钾粉末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或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使水变红)
19、下列是实验室气体制取和性质检验的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一瓶O2,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小写字母),检验本实验中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通过图D的实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答案】烧杯 集气瓶 c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b出口处,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0、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试推断:
A____ ____、B____ ____、C____ ____。
【答案】硫 氧气 二氧化硫
21、现有以下物质:①氮气;②人体呼出的气体;③液氧;④汽水;⑤二氧化碳;⑥新鲜的空气;⑦雨水;⑧澄清石灰水;⑨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以后的剩余固体。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②④⑥⑦⑧⑨ ①③⑤
22、现有①木炭②硫磺③红磷④细铁丝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问题:
(1)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
(3)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________.
【答案】 (1). ②; (2). ③; (3). ①; (4). ④.
三、实验题。
23、下列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 ;② ;
③ ;④ 。
(2)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都与氧气反应,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2)
24、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双氧水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是否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①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反应前后水泥块的________是否改变。
设计如下:a.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b.完成实验二;c.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________;d.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②小明认为还应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你认为他的设计方案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5)①质量 称量
②完成实验二,在实验二充分反应后的试管里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四、计算类题。
25、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g/L,氧气的密度为1.43g/L。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20%。请计算:
(1)空气中氧气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采用“四舍五入”,保留至0.1%)
(2)某同学在实验室收集氧气时,他先往集气瓶中装入2/X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当他将集气瓶中的水排尽时,测得集气瓶内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52%(氧气中含有的少量水份忽略不计),则X=_____。
【答案】22.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