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诗歌鉴赏之知人论世
走
进
杜
甫
一位乱世之中命途多舛的圣人
年份 诗人 题材 体裁
2015 宋 李清照 闺怨 宋词
2016 唐 李频 送别 七律
2017 唐 杨巨源 送别 七绝
2018 唐 杜甫 怀友 五律
2019 唐 韦应物 送别 五律
长
沙
五
年
诗
歌
考
频
考
点
分
析
学校 诗人 题材 体裁
明德华兴 唐 刘禹锡 送别 五律
中雅培粹 唐 张继 聚友 七律
广益 唐 杜甫 羁旅行役 七律
长郡双语 唐 王禹偁 思乡 七律
长郡芙蓉 唐 岑参 军旅 七绝
长
沙
初三五校入学考分析
天末怀李白①
[唐]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长沙中考题
赏析诗歌颈联表达的情感?
子 衿
贰
学习杜诗写作风格
壹
了解杜甫的生平
课程目标
叁
思考练习
诗仙vs诗圣
李白
杜甫
英国BBC电视台在评选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时,将杜甫评选为与莎翁、但丁并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人诗人。
对中国人来说,杜甫不仅仅是诗人,几代人以来,他一直是国家道德良心的守护者。
——迈克尔·伍德
提到杜甫你能想到什么?
好惨一男的
如果能重来
我要选李白
忧国忧民
老婆的颜值忽高忽低?
杜甫是“蜀帮”人?
杜甫草堂
子美
填一填
基本生平
杜甫,字 ,号 。
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被世人称为 ,诗歌称为 。
唐代伟大的 与李白合称 。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诗人,
“李杜”
要作品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如《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
诗圣
“诗史”
关于直男杜甫的
三封情书
第一封情书
我和白白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目录
诗词
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初夏,
李白被赐金放还,杜甫正满怀期待赶向长安。
二人终相遇,杜甫开始了漫漫的一生追星路。
目录
诗词
杜甫的一千多首诗歌中,写给偶像 的就有15首之多。
目录
诗词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抒发了作者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
卿卿我我
目录
诗词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赞颂了李白的高洁志向
2、表达了对污浊尘世的愤恨之情,字里行间充盈着诗人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操。
打情骂俏
讨论
思考①:为何性格毫不相同的二人能成为同塌而眠的挚友?
1、时机上:李白出世,杜甫入仕
2、本质上:惺惺相惜,恃才放旷
3、理想上:
杜甫 李白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讨论
思考②:为何两人命运不尽相同?
选择不同:李白看透朝廷黑暗,杜甫执着于成为名臣
性格不同:李白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杜甫刻板拘泥
第二封情书
谁还说我是直男
目录
诗词
一生一世一双人
伉俪情深 共经风雨
子衿
杜甫的妻子杨氏,曾是堂堂千金小姐。
为何甘愿受颠沛流离、食不果腹之苦,也对杜甫不离不弃?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
直男杜甫的“情书”
杜甫os:我老长得真美,如同仙女下凡。
与老婆分别的第49天,想她,想她……
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
……
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
——《北征》
直男杜甫的“情书”
杜甫os:
别家小宝贝有的,我的小宝贝也要有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江村》
直男杜甫的“情书”
杜甫os: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怏怏大唐,有过太多灿如夏花的繁盛岁月,也有过无数惊涛骇浪的残破时刻,但像而今这样今夕何夕、能在战乱中平淡相守的时刻弥足珍贵……
第三封情书
乱世之中的人文情怀
壹
贰
叁
肆
生平经历
生平
公元712-736年
漫游时期
公元736-746年
困守长安十年
公元746-759年
贼陷与逃荒
公元759-770年
西南漂泊
杜预
历史上第一个文武双全的名将。
魏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杜甫的十三世祖。
代表作品:《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
杜审言
初唐的大诗人,官修文馆直学士。
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出身官宦世家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壮游》
臣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
——《进雕赋表》
谁还不是个富二代
出身官宦世家
家族对于杜甫的影响:
1、诗歌创作上:文辞严谨,力拔头筹
2、政治抱负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3、物质上:为之后的漫游打下物质基础。
712年·故乡洛阳
早年漫游生活
731年·第一次漫游(山东)
732年·漫游吴越一带
736年·回故乡
进士落榜
科举失败·第二次漫游
青年杜甫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青年杜甫
青少年时期杜甫诗歌的情感主旨:
勇攀高峰、追求理想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
第三章
从势马轻狂到忧国忧民,杜甫经历了什么……
两次转折
玄宗时期,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
再次落榜,杜甫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
终于,在天宝九载,他给玄宗献上的三篇礼赋,受到皇帝青睐,本想平步青云……
林相,你负责帮朕把天下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都给我找来!
老板你信我,现在天下所有人才都在咱们公司!
您就是这么牛!
呵呵
林相!这个叫杜甫的小伙子文笔不错!待会你面试他。
我录用你,岂不是打我自己脸?
真是好气气
困守长安十年
理想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从此走上忧国忧民的创作道路。
于是,杜甫再一次明珠蒙尘,待制集贤苑,最终只得了个从八品下的官职“京兆府兵曹参军”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极写动荡爆发之下,贵族仍然痴心于奢靡的生活
百姓与豪门之间的对比,更令人心寒
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戌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此时杜甫的儿子被活活饿死,诗人承受极大的苦痛
却仍然心系黎民苍生,忧国之情不可自抑
困守长安十年
理想的落空﹑生活的潦倒却玉成了杜甫,使他对朝廷的腐朽﹑民生的苦难﹑世俗的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
此时其诗歌主要是抨击上层统治阶级的黑暗。
真正让他走向一个诗圣之路的是躲避战乱的悲惨经历。
安史之乱爆发
安顿妻小,心怀朝廷无奈身陷敌军,奋力逃脱,任“左拾遗”
直言进谏被贬,被放“长假”,回长安再被贬。
加上饥荒发生,最终辞官。
《春望》
目录
诗词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目录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国都,指长安
草木深:人烟稀少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目录
思考:
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
1、触景生情: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
2、以物言志:不是鸟惊,而是自己如同惊弓之鸟
目录
思考: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乱平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三吏三别
三吏: 《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吏三别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新婚夫妇告别
战场归来的士兵发现家已经没了,又被征召
老夫妇的告别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对民众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恶,官吏的残暴,动荡下普通百姓的家国大义
青年杜甫
中年时期杜甫诗歌的情感主旨:
忧国忧民、壮志难酬、记挂家人
漂泊西南
流离困顿
死因
漂泊无依
圣心不改
(长郡梅溪湖中学八年级第一次限时训练)
孤雁①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②,鸣噪自纷纷。
【注释】①过首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眷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②无意绪:完全不理解。
孤雁
思乡、孤独
8、下列对于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孤雁离群失伴,追寻想念,寄寓诗人渴望与亲人朋友团聚的心情。
B.首联中“不饮啄”写出了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不饮啄”体现出孤雁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
C.颔联中“谁怜”二字间接抒情。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D.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似”“如”两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E.古诗中往往借助“雁”这一意象来表达思念之情,此诗也传达出浓浓的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愫。
C D
9、诗句中野鸭可能代表什么呢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结合尾联,分析诗人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6分)
野鸭代表着与诗人性格不同的一些俗客庸夫。 (1分)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用了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1 分)野鸦们是全然不懂孤雁念群之情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2分)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如此困顿之下,依然由小见大,由己及人
一位流浪汉,捐赠1000元助学金。
“爆米花奶奶”捐2.5万给抗疫一线
讨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杜甫究竟凭什么被称为诗圣?
思考1
1、秦观首次在《韩愈论》将杜甫和孔子相提并论
2、明朝王稚登说到“余敢言诗,问诸言诗者有云,
供奉之诗仙,拾遗之诗圣”
杜甫究竟凭什么被称为诗圣?
思考1
1、杜甫忠君爱国、矢志不渝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2、关注国事,洞察时事
3、推己爱人,心忧天下
4、关爱妻儿,不离不弃
为什么说杜诗风格为沉郁顿挫
思考2
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意境的苍凉
顿挫:音律上的停顿与押韵,对仗
思考2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通过意象分析意境,推断情感
2.抓住关键词(情感词)
苍凉、幽远
时光飞逝
《登高》
作者为何不用落叶,而用落木
更凸显出落叶凋敝之快,掉落速度之急,更表达诗人对时光飞逝,自身已经年老,却仍然没有达成理想的悲慨。
《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时令之萧条
常年客居
年老多病
无亲无朋
一句暗含四重含义,表达上含蓄,悲凉却油然而生。
《登高》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所有的一生的苦与恨,尽在酒中,抒情戛然而止
停顿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先自读,并找同学朗读
音节上223,43交替,音律上避免单调、抑扬顿挫。
对仗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找出对仗的词句
句句对仗:三四句对仗
字字对仗:风急对天高、萧萧下对滚滚来
感谢欣赏
gan
xie
xin
shang
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你的内容到此。请替换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