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2019) 美术鉴赏 高中美术 第2单元 第3课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2019) 美术鉴赏 高中美术 第2单元 第3课 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8-12 18:3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你认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油画是哪一幅?
蒙娜丽莎 油画 达·芬奇 (意大利) 1503-1506年
作品了文艺复兴盛期的审美方向,不仅出色地表现了一位美丽的女性,而且生动地体现了一个新时代的精神美。
现实与理想
---西方西方古典绘画
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来自哪里呢?
01
观众在阿尔塔米拉洞窟内参观壁画
阿尔塔米拉壁画
仪式巫术
三个音乐家(局部)壁画 公元前1390年
纳赫特之墓(埃及)
埃及的造型艺术普遍受到定型化的局限,雕像完全是正面或立或坐的,手势或屈或置于胸前。在壁画上,往往人物的上身是正面的,下身是侧面的,腰部以下朝左或朝右,脸是侧面的,可是脸上的眼睛又被画成正面的。这主要是由于最初侧面易画,但要显示宽阔的肩膀,又使之转成正面,至于画眼睛,为要强调杏眼圆睁的美观性,只得一律画成正面,尤其是画女性时,更觉有此必要。壁画的颜色一般只限于几种,勾线平涂。
观念程式
理想完美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 雕塑 古希腊
在类型化和个别化的形象之间取得了一种新的平衡——最完美的人体形式,即黄金比例,组成了理想美的模式。《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正是这种理想美的杰出代表。
古希腊人对形式规则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其中黄金分割率就是最基本的规则。黄金分割率规定,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比值以5∶8为最美。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都是按照这个比值设计的。在这件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是严格按照1:7的美学法则塑造的,但人物不是死板的模型,其肩和双腿的变化以及身体的扭动自然形成了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的关系,最终达到变化与统一。
从神性到人性,文艺复兴改变了什么?
02
复兴什么?为什么要复兴?
创世纪 壁画 油彩 米开朗基罗 1512年
草地上的圣母 油画 拉斐尔
(意大利) 1507年
这副画受到了广泛研究的是它的结构。画中的三个人物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而圣母的头部则构成了三角形的顶端。圣母深红色的上衣和圆形的领口体现出拉斐尔作品的特点。 两个孩子则是占据了画面的下部,稍稍偏左,圣母的左脚则侧向画面的右侧,弥补了前者造成的空间上的失衡。小圣约翰单膝跪地,手持十字仗,而小耶稣则是站着,右手拿着仗。 这副作品中的金字塔结构表现出作者深受达芬奇的风格影响,尤其是《圣母子与圣安妮》这副作品。其他一些带有达芬奇色彩的特征则表现为对圣母脸部的塑造,以及描绘小耶稣的背部,远方的风景,蓝色背景以及薄雾时使用的“晕涂法”。但是也有一些元素体现出这副画与达芬奇画作的差距,就比如说对人物的轮廓线
椅中圣母
西斯庭圣母
最后的晚餐
1494年~1498年
列奥纳多·达·芬奇
经典解读
《阿尔诺芬尼夫妇》
对称
均衡
庄重 仪式感
虔诚
扬凡艾克曾在此
忠诚
男主外女主内
生与死
复活
凸透镜的运用
上帝的眼睛
洞察一切
透视法
文艺复兴
14—16世纪,以重视人文主义的思想启蒙为价值核心。
01
主宰宇宙的不是“神”,而是“人”,人在世界中的意义和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02
引发艺术家自我意识的觉醒,绘画方面进行了突破性的探索,开创了西方艺术全新的时代。
03
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绘画呈现了哪些丰富多彩的面貌?
03
1、西方绘画在主题内容上呈现出哪些新变化?
2、绘画作品在网风格和美术表现上又有哪些新特征?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油画 委拉斯凯兹 西班牙
该图描绘了一个栩栩如生、丝毫不加美化的教皇形象。画家既表现了他凶狠,狡猾的一面,又表现了他精神虚弱的一面,这幅画红色的调子表现出宗教所特有的庄严气氛,白色的法衣和红色的披肩形成了色调的对比,显示了画家的技巧,同时构图和人物姿态安排,既紧紧扣住了人物精神的传达又充分照顾人物的地位。
《倒牛奶的女仆》
油画 维米尔 荷兰
荷兰小画派是17世纪流行于荷兰地区的一个美术流派,代表画家有约翰内斯·维米尔、朱蒂斯·特·伯赫、杰拉德·特·伯赫、彼得·德·霍赫等。其绘画摆脱了贵族和教会的控制,主要服务于市民阶层,以描绘静物、风景和风俗为主,由于其作品完成后通常都会被普通市民买去悬挂于家居室内,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或者办公场所,所以作品的尺幅一般来说都不大。
《34岁的自画像》
油画 伦勃朗 荷兰
伦勃朗·梵·莱茵,英文名: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俗称伦勃朗,出生于1606年7月15日,死于1669年10月4日。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台湾把伦勃朗翻译为林布兰。伦勃朗早年跟从荷兰历史画家皮尔特·拉斯特曼学习绘画,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伦勃朗作品题材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以及100多幅自画像。
《苏姗娜·芙尔曼肖像》
油画 鲁本斯 佛兰德斯
鲁本斯于1609年和一位安特卫普律师的18岁的女儿伊莎贝拉结婚。因怀念意大利,他们住在意大利式的邸宅里,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时他画了一些很好的肖像画,其中一幅即是《画家与妻子》,1609-1610年作),哪知16年后,妻子病逝。过了4年,鲁本斯又和一绸缎商的女儿,年仅16岁的海伦·芙尔曼结婚。鲁本斯非常喜爱这第二个妻子。他晚年的许多重要作品都以她为模特儿。不仅如此,他还画了妻子的姐姐苏姗娜·芙尔曼许多肖像,这幅《苏姗娜·芙尔曼肖像》算是他最成功的一幅(作于1631-1632年;一说作于1625年左右)。
巴洛克风格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洛可可的总体特征为轻快、华丽、精致、细腻、繁琐、纤弱、柔和,追求轻盈纤细的秀雅美,纤弱娇媚,纷繁琐细,精致典雅,甜腻温柔,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其工艺、结构和线条具有婉转、柔和的特点,其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以回旋曲折的贝壳形曲线和精细纤巧的雕刻为主,造型的基调是凸曲线,常用S形弯角形式。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明快,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洛可可艺术形成过程中受到东亚艺术的影响,有人认为洛可可风格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颓废和瓦解的阶段。相较于前期的巴洛克与后期的新古典主义,洛可可反映出当时社会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风气,此外,此派画家受到当时外来文化的启发,在创作中添加不少富有异国风情的元素。
《舟发西苔岛》华多
洛可可艺术建筑
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绘画呈现了哪些丰富多彩的面貌?
03
1、绘画题材、内容的变化
2、现实人物的肖像画
3、反应日常生活的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
这些画家擅长通过描绘平凡、朴素的事物,揭示现实生活
的世俗之美。
现实与浪漫的碰撞,绘画该怎样呈现?
04
1、下列作品分别表现出怎样的艺术风格?
2、美术作品除了带给人美的享受外,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马拉之死》 法国
油画 雅克·路易·大卫
1793年7月13日夜晚,法国大革命激进派的代表人物——保尔·马拉遇刺身亡。7月14日,法国召开国民大会,谴责保皇党的反革命阴谋。一位名叫希罗的代表发言,呼吁画家雅克·路易·大卫拿起画笔为马拉报仇,要让敌人看到马拉被刺的情景发抖。大卫是法国绘画中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国民大会议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他接受了这一任务后,立即赶到事件现场,了解情况,为死去的马拉画了头像,下石膏面模作为形象参考。他还把刺客留下的匕首和马拉死去的浴盆搬回画室,作为创作的依据。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繁琐的装饰的厌恶,罗马庞贝遗址的发掘,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新古典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名称,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中叶欧洲的建筑装饰设计界,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家具设计界。
从法国开始,革新派的设计师们开始对传统的作品进行改良简化,运用了许多新的材料和工艺,但也保留了古典主义作品典雅端庄的高贵气质。这一风格很快取得了成功,欧洲各地纷纷效仿,新古典主义自此成为欧洲家居文化流派中特色鲜明的重要一支,至今长盛不衰。
《莫第西埃夫人》
油画 安格尔
18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逐渐取代了洛可可风格和后期的巴洛克风格,它建立在对古代艺术研究的基础上,模仿古代艺术又不盲目抄袭。艺术家们渴望重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简朴、追求普遍和永恒的视觉艺术原则,传达严肃的观念,代表画家有大卫、安格尔。
《1808年5月3日的枪杀》
油画 戈雅 西班牙
戈雅是1808年5月2日西班牙人民起义的目击者,并站在人民起义一边,戈雅用自己的画笔热情歌颂了西班牙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反抗的爱国主义精神。1808年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后,他于1814年创作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又称《1808年5月3日》,是一幅描绘法军镇压起义者暴行的悲剧性作品,一幅英雄主义悲壮激昂的画面。画家戈雅将要被杀害的起义战士置于画面上方的视觉中心,突出三个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右边是一位僧侣,在就义前,正作最后的祈祷;中间是位农民,看上去有着一副饱经风霜的面孔,神情坚定地望着夜空,无惧无畏;画家戈雅着意描绘一位愤怒之极、高举双手的市民,义正词严痛斥敌人暴行,这是人类英雄的伟大形象。画家戈雅以马德里的夜景作为画面刑场的背景,意在表现黑暗笼罩着西班牙。画面聚光于起义者形象,而将法军置于暗部,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又在地面置一灯笼,使一部分光由下向上放射,造成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
《自由引导人民》取材于1830年七月革命事件,该画又名“1830年7月27日”,是纪念1830年7月27日巴黎市民为推翻波旁王朝的一次起义。
画面的主体为一个戴着弗里吉亚无边便帽(Phrygian cap)的年轻女性,她的右手高高举起,手中握着的是一面红色、白色、蓝色三色相间的三色旗。她即是克拉拉·莱辛,又象征着自由女神,穿着一件黄色的连衣裙,腰部系着一条腰带,连衣裙滑到了乳房的下边,袒露出双乳。在她的左手里拿着的是一把带刺刀步兵枪(1816式)。两名巴黎街头顽童自发的参加了战斗:左边的顽童手中紧握着圆石,戴着一顶轻便的步兵帽;年轻女性右边的顽童戴着一顶法国学生常戴的黑色天鹅绒贝雷帽,在他的肩膀上挂着一个大尺寸的弹药盒,他的右脚向前,一只手举在空中挥舞着骑兵手枪,急速向前奔跑,表现了为了自由全民参战的的情景,他象征少年英雄阿莱尔。
左翼人物中最左侧的战士戴着一顶配有白色勋章和红色自由丝带的贝雷帽,手中握着一把步兵配剑(1816式)或者火石打火机,他穿着工厂工人的工作裙和水手裤,腰间用一条绍莱(Cholet)手帕固定着手枪。在他的傍边是一位戴着大礼帽的资产阶级或者时尚的都市人,他穿着宽松的裤子和工匠的红色法兰绒带,手中握着一把双管猎枪。
《自由引导人民》法国
油画 德拉克洛瓦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前半,特别是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不只风靡法国,也风靡全欧洲。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
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浪漫主义画派以肯定、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为思想原则。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构图变化丰富,色彩对比强烈,笔触奔放流畅,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
它与新古典主义同样都是理想型,是周遭事物的重组,而且都是经过选择,而非日常生活的翻版。浪漫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不同处是,浪漫主义首要根据自己的感受,追求新的、美的世界,主张艺术即使面对相同对象,也因人而有千差万别,所以浪漫主义与其说是重视理性的普遍性,毋宁说是重视感受的特殊性。他们认为一般人所谓的丑、恐怖,如果能够诉诸自己的感受性,这种艺术就是美,因此理想美所不被允许的怪异性、奇怪幻想、死亡现象等在浪漫派世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古典主义则首要以万人共通的理想美为目标,理想美具有普遍性,正如科学的真理对任何人而言都是真理一般。
现实与浪漫的碰撞,绘画该怎样呈现?
04
1、所谓“新古典主义”,首先是遵循唯理主义观点,排斥艺术家主观思想感情,艺术形象的创造崇尚古希腊的理想美,。“新古典主义”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服务,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2、浪漫主义的精神意义是存在于感受上。随着浪漫主义的登场,各式各样的个性美代替唯一绝对的理想美,于是艺术家的题材是否具有独创性最受重视,但强调自己的个性,使艺术家常常倾向于反抗一般社会,这种反社会态度一方面形成逃避现实的历史品味及异国品味;一方面则显现为革命热情,试图改变现实社会。
总结
sum up
古典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它的美学原则是用古代的艺术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以典型的历史事件表现当代的思想主题,也就是借古喻今。
古典主义绘画以此精神为内涵,提倡典雅崇高的题材,庄重单纯的形式,强调理性而轻视情感,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色彩与笔触的表现,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努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
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妙的明暗色调,并注重使形象造型呈现出雕塑般的简练和概括,追求一种宏大的构图方式和庄重的的风格、气魄。
欣赏这些艺术画作带给我们一种古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