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06 12:4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 1876年的一天,中国上海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一种新奇的事物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沿途的农民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它看。拄着拐杖的老妇人惊异地张大嘴巴,青年人两眼发愣,看得出神,小孩子则吓得依偎在大人的身上。原来,这就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情景。
像火车一样,轮船、照相、电影这些新奇的东西刚从外国传进来的时候,人们无不充满了好奇,也正是这些新奇的东西的传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早期火车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 在我国古代,水、陆交通中出现
过哪些交通工具? 1、近代交通工具在中国的出现 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早期火车 在我国古代,我们的先民们采用过哪些方式传递信息?古代驿站鸡鸣驿烽火台2、近代通信工具在中国的出现早期电报机1880年贝尔电话1、照相、电影传入中国2、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二、文化生活的变迁3、文化出版机构的出现 末代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合影1、照相、电影传入中国日本偷袭珍珠港日本偷袭珍珠港我国第一部
无声电影
《定军山》(1905年)今天的报纸 《申报》自1872年创办到1949年停办,历时78年,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是其他报纸难以企及的。因为《申报》见证、记录了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上海2、中国近代报刊的出现早期报纸——《申报》维新变法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每周评论》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科学想一想:举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报纸名称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3、文化出版机构的出现被日军炸后的商务印书馆二、文化生活的变迁1、装束的变化与废止缠足2、社交礼节的变化3、称谓的的变化清朝梳辫图1、装束的变化溥仪剪辫装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清朝官服孙中山和中山装清末民女民国少女废止缠足2、社交礼节的变化跪拜梅兰芳与卓别林3、称谓的的变化 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黄鹄”号轮船淞沪铁路《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申报》商务印书馆练一练:课堂小结火车、 轮船、
有线电报、电话照相、电影、报刊、出版机构剪辫、易服、
废止缠足、
改礼节、改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