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
语文 学科 第 五 册第七 单元 主备人: 林兰香 审核人:
课题 25、矛与盾的集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 等16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文中关键词,读懂课文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预习提纲 1、会认6个字和会写14个字,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 习 过 程 教师活动
一、辅助导学1、(出示矛与盾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矛与盾)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矛与盾的知识。3、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矛与盾有关。(板书:的集合 补充完整课题)4、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5、学生质疑:矛与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样结合的呢?结果怎样?6、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1)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6个会认的字和14个会写的字,以及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我能弄懂“集合.招架.固然.自卫.善于.庞然大物.大显身手难以招架”等词语的意思。(3)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自学解读1、小组交流生字新词2、自学课文:小组自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展示提升1、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2、全班进行评比,识记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3、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四、小结拓展1、初步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下节课进一步探究。学生讨论提出,教师梳理归纳:(1)矛与盾为什么要结合呢?(2又是怎样结合的呢?结果怎样?(3)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含义的事例。2、作业 (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并思考上述不懂的问题。检 测 一、读一读,写一写。máo dùn jìn gōng zhāo jià tǎn kè ( ) ( ) ( ) ( ) jí hé wū guī dà xiǎn shén wēi( ) ( ) ( )二、辨一辨,填空。 驾 架一( )飞机 打( ) ( )驶 坦 但 担( )水 ( )是 ( )克
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
语文 学科 第 五 册第七 单元 主备人: 林兰香 审核人:
课题 25、矛与盾的集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2、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学习难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预习提纲 1、矛与盾为什么要结合呢?2、又是怎样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学 习 过 程 教师活动
一、辅助导学1、复习引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听写本课生词。3、幻灯片展示上节提出的问题:(1)矛与盾为什么要结合呢? (2)又是怎样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3)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段含义的事例。4、师生共同探究本节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我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明白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 .谁就是胜利者. 二、自学解读1、学生再读课文,针对上述问题自主进行学习,并用笔在文中进行批注。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体会。(1)我学会了什么?(2)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三、展示提升1、全班展示的内容。(1)各小组展示收获。(2)各小组质疑问题,分小组讨论。2、重点探究。(抓住重点词句)(1)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把矛和盾结合起来。(2)把盾做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炮),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安在履带上,让它会动。 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大仙神威。3、 正确朗读课文。四、总结全文。 检 测 一 、我会填一个适当的词来将句意表达得更完整。 1、小燕子还在听凤凰讲课。小燕子还在 听凤凰讲课。2、你再会摇尾巴,也是一只狼。你再会摇尾巴,也是一只 狼。二、给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意思。深:①从表面到底的距离 ②时间久 ③颜色重 1、海水有深有浅。 ( ) 2、他拿了一件深蓝色的衣服。 ( ) 3、夜深了,老师们在工作。 ( )
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
语文 学科 第 五 册第七 单元 主备人: 林兰香 审核人:
课题 26、科利亚的木匣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斧、锯、免、屋、抢、难、初、管、敌、阶、懂”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难过”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脉络。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文章的脉络。
预习提纲 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四年后——。从这件事中感悟到——在变化,———在变化——都在变化。
3、我找到了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我能按照“埋木匣——找木匣——得到启示”的思路把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段,第二部分()—()段,第三部分()段。
4.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妈妈埋的木匣———,科利亚埋的木匣———,妈妈埋木匣时走了———步,科利亚埋木匣时走了———步,四年后,第一次找木匣妈妈走了———步,挖出了木匣,科利亚走了———步,没有找到木匣,第二次科利亚走了———步,找到了木匣。
学 习 过 程 教师活动
知识链接:
这篇课文的作者左琴科,是苏联作家,他创作的题材多样,有左琴科的创作体裁多样,有幽默讽刺短篇、杂文、中篇小说、传记性小说、剧作和儿童故事等,其中以短篇见长。代表作有《蓝肚皮先生纳扎尔.伊里奇的故事》、《克伦斯基》、《澡堂》、《蓝书》等讽刺小说。
学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二.自学解读1、小组交流生字新词2、合作学习预习提纲的2、3、4题三、展示交流1、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指导2、全班进行评比四.达标检测
1、我能区分下列生字,还会组词
免( )难( )敌( )抢( )鞋( )
兔( )滩( )故( )创( )蛙(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仍然 果然 突然 居然
①我把一粒花种子丢进一个花盆里,没想到几天后它( )发芽了。
②有一天半夜,小狮子爱尔莎( )闯进了平时与它和睦相处的驴群里。
③刘老师生病了,可是他( )坚持给我们上课。
④小梅今天没有来上学,我想她一定是病了,下午我到她家去一看,她( )躺在床上,身边还放着药。
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
语文 学科 第 五 册第七 单元 主备人: 林兰香 审核人:
课题 26、科利亚的木匣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也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人也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学习难点: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预习提纲 1.通过读1—4自然段,我找到了描写木匣里面有什么的句子,这句话是———;我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把———,———,———等词重读了,从这些词我感悟到了科利亚是一个———的人。
2.默读5—12自然段时,我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这句话中的“仍然”表示的是————。
3. 合作学习第13自然段
⑴从这件事情中科利亚懂得了————道理?
⑵我能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情,社会上的事情来说说“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学 习 过 程 教师活动
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自学解读1.小组交流:描写木匣里面有什么的句子?从中感受到科里亚是怎样的一个人?2、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3、合作学习第13自然段
⑴从这件事情中科利亚懂得了————道理?
⑵我能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情,社会上的事情来说说“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三.展示提升各小组展示收获。分组汇报上面问题讨论结果。最后一段什么意思?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四、检测1、反义词
也许--- 仍然--- 随便----2、填表。 时间主要人物(科利亚)事情年龄数数步子差不多四年以后五岁 步子小 战争开始的时候能数到一百多 量五步挖匣子
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
语文 学科 第 五 册第七 单元 主备人: 林兰香 审核人:
课题 27、陶罐和铁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习目标 1. 我要认识“陶、懦、辩、恼、耻、逝、殿、掘、朴、素”10个生字。会写“陶、谦、虚、嘴、恼、怒、吵、感、荒、捧、朴、素、值、受”14个生字。我能理解“奚落、骄傲、谦虚、轻蔑、懦弱、”等词语的意思。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我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难点:理清文章思路。
预习提纲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和————之间为了——————的一件事情。
学 习 过 程 教师活动
知识链接:这篇课文的作者黄瑞云是湖南娄底人,一九三二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九八九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一九九一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有:.《说老子其人》、《论老子之道》、《芦荡里的迷路》、《杏花》等学习过程: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出示实物陶罐和铁罐,今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二.合作、探究1、小组交流预习的生字。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展示 1、小组代表展示小组最好的识字方法,组员给予补充。2、用我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和————之间为了——————的一件事情。进行交流。3、复述课文,比赛那个小组讲得好?如: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一个是—。——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若干年以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四、达标检测看拼音,写词语táo ɡuàn xī luò qiān xū nǎo nù huāng liáng( ) ( ) ( ) ( ) ( )pǔ s jià zhí péng qǐ chǎo nào zh zuǐ( ) ( ) ( ) ( ) ( )2.我会用找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奚落 耻辱 坚强 骄傲 轻视 华丽 朴素 谦虚 嘲笑 轻蔑 懦弱 羞耻近义词:( )—( )( )—( )( )—( )反义词:( )—( )( )—( )( )—( )3.我能区分下列形近字,并组词捧( ) 恼( ) 扑( ) 虚( )棒( ) 脑( ) 朴( ) 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