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秋)科学 四年级上册 1.1物体的运动 说课稿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秋)科学 四年级上册 1.1物体的运动 说课稿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2 22:1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物体的运动》说课稿
大象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运动》的起始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物体的运动》是大象版最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本课教学内容其实有两大部分,一是认识物体的运动,二是判断物体运动的形式。课文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展开,阐述“位置”的内涵,认识“位置的变化”与“物体的运动”的关系,从观察入手,充分比较、有效描述,突出“什么是运动”这一重点,再结合学生的画、说、做呈现运动的轨迹,突出运动的方式。
《物体的运动》是大象版最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展开,阐述“位置”的内涵,认识“位置的变化”与“物体的运动”的关系,从观察入手,充分比较、有效描述,突出“什么是运动”这一重点,再结合学生的画、说、做呈现运动的轨迹,突出运动的方式。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好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有一定的热情程度,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且能很好的进行小组合作。生活中物体的运动随处可见,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年富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了运动、力、能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对物体的运动具备初步的分类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
1.会科学、准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并结合位置是否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2.通过观察,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符号、图示记录和整理信息,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
3.知道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区别。
4.学生乐于尝试用多种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了解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会科学、准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教学重点
会科学、准确地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并结合位置是否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事物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在老师引导下能自行完成探究活动,教师可以进行大胆的放手。
认识物体的运动的这个概念教学是本课的难点,学生理解和表述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使用实指定义,借助大量的实例,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并且反复指认,强调在不同情景中的变式重复,最后达到辨识物体是否运动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
出示图片∶
观察运动会现场活动图片,图片上有认识的同学吗
他们各自在哪个位置?
(跑道上、沙坑上、观众席上......)
教师提示:
具体描述他们所在的位置,需要说出在什么物体的、什么方向、大约多少距离。这也是我们科学和数学中常用的描述位置的方法。
比如:在(什么物体)的(什么方向),大约(多少距离)
板块二、说一说,认识位置
(教师缓慢走动)
谁在来说说老师的位置?
能具体描述一下老师的位置吗?
……为什么不好说?
学生:老师在不停地走,位置也在变化。
教师提示:看来描述位置就像拍照片,是某一时刻那一瞬间的位置情况。就像运动会上的究究他们,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一张小小的照片,隐藏着很多的信息呢。一点点说,一点点想,这也是我们科学学习的一种方法。
板块二、比一比:认识运动
老师又拍到了一张照片,比一比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可以判断出谁运动了吗?你怎么判断的?
生:你看,这位同学运动了,因为他跑了一段距离。
师:你怎么知道他跑了一段距离?
生:他原来在……现在……
你观察到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的确,在一定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还有其他要补充的吗?
师:你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想一想,老师在过去的一分钟里有没有运动?为什么?
生:老师的位置变化了,运动了。
教师小结:
请大家说说生活中物体在运动的实例吗?
板块三、画一画:运动方式
这些运动会上的同学都在运动,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远,他们的运
动轨迹,也就是运动时划过的线路有什么不一样?
小组讨论,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录你们的想法。
学生汇报
有的小组用绘画的方法,有的小组用语言表达的方法,也有的小组是用手比划出来的,这叫肢体语言,表达的都不错。我们观察讨论的信息,可以用多种方式记录下来、表达出来,科学学习需要随时记录和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发现其中一个同学参加的 100 米赛跑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为直线运动;而另外一个同学的跳远,他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这样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
提问: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运动是直线运动,哪些是曲线运动?
通过刚才的思考、讨论,我们知道了运动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我们刚才说的跳远是曲线运动,我们再来想一想,跳远除了曲线运动,你还想到了什么?
(学生:跳起来之前的助跑是直线运动。)
生活中很多物体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谁来找个例子?
例如:400 米跑的时候……
板块四、找一找:生活中的运动
找一找,这些图片中的物体是做什么运动?
(出示教材第 6 页)
板块五、课堂总结
学习完本课的内容,大家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运动吗?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运动?
是在做什么运动?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本课是科学概念教学课,在认识“物体运动”的概念时,有概念的获得和概念的运用两个层次,教学中要从教材中的实例出发,归纳出“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从而形成关于“运动”的概念。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