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纪念白求恩》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4 20:5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纪念白求恩
预习生字词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书就要———
圈 点 批 注
什么是圈点?
阅读时利用一套自己能够理解的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文章的字、词、句段上在书页上划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等。
常用圈点符号
“批”,即批语,也指品评,如在文章旁边写上段落、层次大意,修辞、叙述、说明、议论的方式,或对思想内容、观点见解、表达方法、作者思路、遣词炼句加以评论,或提出质疑,或进行鉴赏,也可写出自己最独特的感受。
“注”,就是注释,如对难字生词,文章背景,作者材料,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等加以解释或提示。
“批注”,就是把批语和注释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什么是批注?
默读全文,思考:白求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方法:1.默读全文,争取做到心到、眼到、手到。
2.勾画能体现白求恩精神品质的关键词句。
一、整体感知
白求恩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人。
任务一:理清写作思路
1.归纳各段内容要点,填写下表。
2.思考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结构。
二、研读品析
关键句 要点
白求恩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4)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格的理解,最后作总结,号召大家学习。
(1)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白求恩最突出的特质,所以放在第一点重点说;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他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的体现,所以紧接着说;
(3)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具体业务的追求,放在后边说,也体现先政治,后业务的认识原则。
3.将第4段划分为两个层次,并说说两个层次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二、研读品析
第4段——
(1)先回忆同白求恩的交往,按时间顺序,先后说了会面和通信,语言非常朴实,感情非常真挚。
(2)从“我”的心情扩大到大家的心情,思路十分顺当。
(3)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是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这是对上文的总结。
(4)进一步阐明学习的意义,同时也是对白求恩同志高风亮节的崇高评价。
任务二:分析对比手法
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课本P68表格,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方法:
(1)写白求恩的语句用(_____)勾画,并批注;
(2)写不少人的语句用【_____】勾画,并批注;
(3)对比表达效果:
1)显出差异,突出事物特征(特点);
2)使褒贬、好恶之情表达得更为鲜明(情感)。
二、研读品析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
白求恩 “极端的负责任” “极端的热忱”“满腔热忱” “对技术精益求精”
不少人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手法鉴赏
1.明确手法;
2.结合句子具体分析如何用了该手法;
3.说明该手法的作用:(1)特征(2)情感
这篇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X1和X2进行对比,突出了XX的_________特征,表达了作者对XX_________情感。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白求恩对同志/人民的态度做对比,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赞扬与肯定和对某些同志的批判,号召党内人士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
白求恩 “极端的负责任” “极端的热忱”“满腔热忱” “对技术精益求精”
不少人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第2、3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明确手法),将不少人和白求恩在对工作的态度、对同志人民的态度和对工作的要求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结合句子分析),突出了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和人民极端热忱、对工作技术精益求精的高贵品质(作用-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赞美,对不少人的批评,也更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作用-情感)。
任务三:赏析语言
二、研读品析
1.(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4.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1.此处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表达更强烈的肯定语气】
2.充分发挥“大有利于人民”这个意思,具体精微地分析阐述为五个方面,用5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一组排比句,议论热情洋溢,语气非常流畅,收束非常有力。
3.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强调了重点——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4.解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运用两个“极端”,这个副词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在批评一些人时,运用了“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成语,言简意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些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白求恩的两个“极端”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表达了中心意思。
任务:
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这篇文章对你的启示。
三、拓展应用
在当今时代片面追求金钱、人心浮躁的大背景下,白求恩大夫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同志们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着矫正时弊的价值。
四、布置作业
仿照第2、3段进行片段写作:
1.内容要求:写某人的两个精神品质;
2.写法要求:
(1)运用总分的段落结构;
(2)采用对比的手法。
ps.记叙: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进行议论,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抒情:表达情思,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