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下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师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8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南充中考17.) 下面的思维导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时整理的笔记,图中3空缺处最合适的选项是( C )
A. 推广大众教育 B. 注重垄断组织发展
C. 注重环境保护 D. 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
2.(2022泸州中考10.)下图是创作于1858年的漫画《泰晤士老爹的子女》。该没画反映了( C )
A. 工业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B.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 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D. 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飞速发展
3.(2022营口中考23.)两次工业革命后,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过很多新的痛苦。依据图示中的材料,请选出对两次工业革命评价最全面的一项( C )
A. 工业革命提高人口素质 B.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C. 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 工业革命加重战争伤亡
4.(2022连云港中考16.)19 世纪中后期,英国孩子们在城市的垃圾堆上玩耍,有钱人在污浊不堪的泰晤士河上乘坐汽船游览。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C )
A.殖民扩张的进程 B.光荣革命的发生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经济危机的爆发
5.(2022湘潭中考13.) 1823年,英国第一家劳动技术学校——伦敦技工所创办,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教育,此后各地纷纷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机构。这反映了英国( D )
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 B. 工人地位的提高
C.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 工业革命的需求
6.(2021雅安市14.)图2为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英国( D )
A.农村人口呈上升趋势 B.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
C.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D.城市化不断推进
7.(2021黔东南州13.)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农村,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村人口来城里工作和生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 三角贸易的巨大影响 B. 英国殖民扩张及其掠夺
C.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8.(2021荆门市14.)英国作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一座工业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 和高耸的的烟囱的市镇……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的水被气味难 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B )
A. 使用手工劳动 B. 环境污染严重 C. 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D.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9.(2021河池市15.)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反映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B )
A. 恐怖主义问题 B. 环境恶化问题 C. 贫富分化问题 D. 重大传染病问题
10.(2021重庆B卷12.)下表是1880~1900年欧洲部分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万)。下列属于形成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D )
伦敦 巴黎 柏林
1880年 90 60 17
1900年 470 360 270
A.贫富分化问题加剧 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11.(2021新疆13.) 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1860年,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这些数据表明英国( B )
A. 成为殖民霸主 B. 成为工业国家
C. 进人电气时代 D. 建成福利国家
12.(2021攀枝花16.)下表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工业产值变化表。对表中四国工业实力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 )
项目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3 4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8.1 4.6
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 4 1 2
A.美国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德国因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而发展迅速
C.英国的变化源于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国晚于美、德开展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13.(2021鄂州市9.)下图为1850~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D )
A. 殖民掠夺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4.(2021南充市.)“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下列说法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C )
A.工业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并使人逐渐变得野蛮
B.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并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C.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D.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并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15.(2021牡丹江 鸡西20.)近年来雾霾天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B )
A.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B.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C. 减少机器使用控制污染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2021乐山市25.)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C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17.(2021广安市15.)(2分)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解读,不准确的是( C )
A.工业革命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B.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近代科学与文化开始产生
D.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18.(2021陕西省9.)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的变化有( A )
①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②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③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④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19.(2021潍坊市23.)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一战期间,欧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员数量大增。法国增加了大约1/3,英国、芬兰更增长了7-13倍。这是因为( B )
A.城市化的需求B.推行义务教育C.妇女地位提高D.人口数量激增
20.(2021南京市19.)下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B )
A.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B.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C. 煤、铁产量的激增 D.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21.(2021苏州市17.)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B )
A.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贫富悬殊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22.(2021荆州市23.)19 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 %,资本总额却增加了300 % ,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 % ,它所雇佣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美国( D )
A.蒸汽动力大量应用 B.重化工业高度发展
C.西部地区得到开发 D.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23.(2021定西市12.)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B )
A. 自然灾害 B. 环境恶化 C. 地区冲突 D. 人口增长
24.(2021牡丹江、鸡西20.)近年来雾霾天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B )
A.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C.减少机器使用控制污染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5.(2021安徽中考12.)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 C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6.(2020遂宁中考6.)下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反映泰晤士河畔的一幅漫画, 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意图是( D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D.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27.(2020兰州19.)表1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 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 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
28.(2020海南17.).现代塑料工业自1869 年诞生以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这表明科学技术(D )
A. 引发工业革命 B. 造成环境污染 C. 是第一生产力 D. 是一把双刃剑
29.(2020青海省13.)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是( D )
A.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B.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和商业
C.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D.英国成长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0.(2020荆门7.)1750年以后,人口开始稳步的增长,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1.88亿,1850年达到2.66亿,几乎每半个世纪增加40%.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C )
A.城市化的发展 B.开放移民政策
C.工业革命的促进 D.贩卖黑人奴隶
31.(2020安徽11.)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l/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C )
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32.(2020聊城2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B )
A.石油污染严重 B.城市环境恶化 C.食物严重短缺 D.医疗技术落后
33.(2020自贡19.)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①加快城市化进程 ②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③带来环境的变化 ④使妇女社会角色改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4.(2020孝感19.)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右图体现的社会现象是( B )
A.大众教育推广
B.城市化加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贫富分化加剧
35.(2020河北18.)下图信息表明,英国( B )
英国1854—1856年间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品进出口贸易比重统计图
进口比重 出口比重
A.从事“三角贸易” B.成为工业国家
C.进入“电气时代” D.建成“福利国家”
36.(2020攀枝花14.)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来城里工作和生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启蒙运动的巨大影响 B.英国殖民张及其掠夺
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37.(2020贺州12.)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说明了,工业革命( B )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推动大众教育的发展
C.促使农村人口大增 D.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
38.(2019镇江17 .)观察下列图表,导致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 )
A.海外殖民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化及城市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
39.(2019自贡20 .)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D )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二.非选择题
1.(2022眉山中考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1-1911年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情况表(单位:万人)
1801年 1851年 1881年 1901年 1911年
英国 889 1793 2597 3253 3607
法国 2735 3578 3740 3845 3919
德国 2400 3341 4523 5637 6493
美国 530 2319 5016 7600 9197
1800年,伦敦有近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巴黎人口达到100万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达到42万。
——据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人口发展特点和影响
材料二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的部分情况简表
时间 人口数量 来源
1949年 4.75亿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3年 6.02亿 1954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
1957年 6.57亿 1960年《人民手册》P272
——据谢忠梁《中国历代人口略计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发展的认识。
【答案】(1)特点:人口迅速增长;人口朝城市集中;工业化发展程度不同引起人口增长不平衡。
影响: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外来移民;产生社会问题;收入发展不均衡等。
(2)原因:新中国建立,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当家做主;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国人传统生育观等。
(3)认识:适度人口增长有利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表现与结果;人口应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口增长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等。
2.(2022德阳中考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革命将数量庞大的劳动人口从英国农场中解放出来,足以为新机器配置充足人员。
——摘编自《世界大历史(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其他条件,并进行说明。
材料二 吾人所采用工业化之界说为:各种生产事业机械化及科学化,而其组织与管理亦科学化及合理化。在此概括的定义下,工业化当然不仅指工业发展之一端,而其内容包括下列各点:①工业本身机械化与科学化……③运输事业机械化与动力化;④各种生产事业以工业为中心而发展;⑤动力之普遍利用……⑧事业组织及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
——摘编自刘大均《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
(2)根据材料二对工业化的定义,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为其中一项内容寻找史实依据。
材料三
——摘编自《英国史》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材料三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答案】(1)条件:劳动力;其他条件:市场、资金
(2)根据材料内容选择一项进行说明。如⑤动力之普遍利用:瓦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蒸汽机,以之为动力发明火车、轮船,带动机器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飞机拖拉机发明提供动力。
(3)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阐述:1770—1861年英国煤和铁产量大幅度增加,是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工业革命产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收入出现不平衡,资产阶级收入总体呈现较快增长,工人收入缓慢增长,且资产阶级和工人收入差距拉大,导致阶级矛盾加剧,这是生产发展决定的。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英国政府通过《失业工人法》《养老金法》等来减轻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减少工人运动。
3.(2022赤峰中考21.) 近代以来,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至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完全是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
——F.H欣斯利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Ⅱ卷
材料二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3倍多,从445亿法郎增至1924亿法郎。……20世纪初出现多极化的新格局:1913年英国占世界贸易的15%,美国占11%,德国占13%,法国占8%,俄国占4%。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 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写出与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密切相关的世界历史大事。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概括这个大事产生的影响。
(3)通过以上材料和问题,我们能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
(2)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多极化的出现;城市化进程加快、贫富分化加剧。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4.(2022昆明中考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1770-1840年的70年间,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大约20倍。但是,资本家不断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廉价雇佣童工、女工等办法梓取广大工人的血汗,工人只能接受被奴役被压榨的命运:机器的广泛使用,导致工人进一步失去自由,加速了工人的“相对贫困化”,饱受苦难的工人阶级展开了激烈的反抗运动。
---据《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个国家?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国家早期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 面对经济大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新政”的重大举措之一是1935年8月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内容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及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教济。该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成为近半个世纪西方国家巩固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贫困现象仍然存在。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等
(2)材料二中,罗斯福在实施“新政”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企会后,我国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建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一大批惠民举措的实施,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据《改革开放简史》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并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材料四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父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侍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
---据《中国共产党简史》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认识。
【答案】(1)英国。问题: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恶化,展开了激烈的反抗运动。
(2)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影响:成为近半个世纪西方国家巩固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并有消除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贫困现象。
(3)改革开放。成就: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一大批惠民举措的实施,使广大人民群众遇到各类风险时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4)认识: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侍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
5.(2022邵阳中考27.) 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工业化的推进,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使得新的生物物种相互流传,特别是起源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不仅改变了各洲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加。与此同时,旧大陆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其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能提供的牧养量,地表植被因而被逐渐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摘自《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下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的场景。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①列举“机器时代”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成果(至少两例)。
②指出工业化为人类带来“欢欣”和“痛苦"。
材料三 全球治理环境问题情况
2000年以来,法国巴黎一个高科技的垃圾焚烧站,焚烧已经过分检的垃圾,用其发电输往国家电网。
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更新了《京都议定书》的内容,规定了更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
2015年,中国专门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合作基金,协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应对气候变化。
2018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3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8.3%。
…… ——摘编自《人民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答案】(1)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火车机车、汽船’、飞机、汽车等。欢欣: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妇女地位的提高;痛苦: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贫富分化加剧;等等。
(3)利用高科技对垃圾回收和利用;通过国际谈判和立法等手段治理环境问题;中国专门设立气候变化合作基金,协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等。
6.(2022衡阳中考29.) 城市化。
材料一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见下图)。
(1)观察材料一图表,说说图中反映的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城市人口的剧增给城市住房、交通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压力……1850年的巴黎道路狭窄、阴暗,建筑非常拥挤,到处都是贫民窟,公共卫生条件也很差,人口的死亡率很高。整个市区只有两个花园,公共交通设施也很少。
——吴玉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三 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作是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开始的……巴黎的改建工程推到了许多旧的建筑,特别是铲除了许多贫民窟。拓宽展直了街道,街道两旁种植了树木……城市的供水系统也进行了改建,巴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1870年开始,欧洲各城市纷纷效仿巴黎进行了改建。
——吴玉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四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就城市化利弊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规范)
【答案】(1)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或者答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观点:城市化的利与弊。
论述:工业革命和和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随着工业化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卫生、居住等状况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卫生条件开始得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城市化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是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7.(2022百色中考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头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电已成为只需按一下开关便可做许多事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
如果说霍乱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摘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摘自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科技强国》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各举两例)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并指出其根源。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什么战略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工业革命:蒸汽机、铁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飞机、柴油机、电、塑料
(2)问题:环境污染;疾病流行。
根源:工业革命。 (3)战略:科技强国或科教兴国战略。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我国应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8.(2021襄阳市14.)【科技创新社会进步】
材料 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材和木头:铁路、汽车、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大量合成纤维织物与传统的棉布、毛纺织品和亚麻织物竞争;电取代了蜡烛,并成为只需按一下开关便可做许多事的动力之源。这一切变化都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福音。
(1)指出材料中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各举一例。
第一次:
第二次:
(2)以下结论最符合材料主题的是( )(填序号)。
①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③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④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3)材料体现了作者对工业革命的赞赏。如果让你完善对工业革命的评价,你会补充什么内容?请写出你要补充的内容。(补充的内容要有史实有结论)
【答案】(1)第一次: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
(2)①。
(3)内容: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
9.(2021北部湾经济区17.)(9分)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工业革命开始的1750年前后到1950年的两个世纪里,人类通过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实现工业化的半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而且目前其人均碳排放水平也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
——李俊峰、沈海滨《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再认识》
材料二 国际社会治理环境问题情况简表
时间 内容
20世纪50年代 英国颁布的《清洁空气法案》,不仅对工业废气排放进行管控,更对家庭排放的废气进行严格的限制
2000年以来 法国巴黎一个高科技的垃圾焚烧站,焚烧已经过分检的垃圾,并发电输往国家电网
2009年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更新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更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
材料三 “十三五”以来,广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累计投入约2290.2亿元,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6年的93.5%提升到2020年的97.7%,PM2.5浓度从2016年的37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26微克/立方米。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
——摘编自《南国早报》(2021年6月4日)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方面的环境问题?(1分)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哪些关于这一问题的有效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际社会治理环境问题的手段。(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广西环境治理的成效。(2分)
(4)中共中央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分)
【答案】(1)大气污染。
(2)国家立法;利用高科技对垃圾回收和利用;通过国际谈判和立法等手段治理环境问题。
(3)城市空气质量日益优良。
(4)认真遵守国家对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相关规定,比如禁止将手机和手电筒电池随意乱扔,将垃圾按照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来分类整理才扔;在生活中,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碗、杯子、快餐盒等用品,去超市可以自带环保袋,这样可以避免白色垃圾的产生,也可以减少很多的生活垃圾的产生;在购买饮料的时候尽量选择可回收的塑料瓶饮料等等。
10.(2021郴州市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英国城市与农村人口变化图 图二 新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材料二
图三 19世纪中期的欧洲城市
材料三 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坚持“高点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
在规划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
在城市风貌方面,避免千城一面,做好建筑风貌指引,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城市空间格局突出礼序乐和,秩序规整而灵动自然。建筑设计坚持古今融合,展示多元包容、传承文化、面向未来的创新风尚。
——摘编自杨保军《雄安规划是一次规划本源的回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英国和中国的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各自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城市的交通和照明进行改造。
(3)借鉴材料三,请你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答案】(1)趋势: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大幅增长;英国原因:工业革命;中国原因:改革开放;
(2)大量发展公共汽车、电车等公共交通设施;拓宽街道,大量修建柏油路;街道装上路灯等公共设施等(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改造即可)
(3)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制度推动优秀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将楼宇建造规范与老大楼保护利用结合起来;进一步用好用活国有资本,提升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坚定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环境等等。(有理即可)
11.(2021黄石市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还有人口发生变化,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年龄结构改变了,在一段时间中,年轻人变得特别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能养活更多的人。但是到了后来,老年人慢慢增加了,人口出现老龄化。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1932年3月,一种烈性传染病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年,霍乱在英国再次兴起……
——摘编自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环境问题?(1分)这些问题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1分)
材料三 英国人查德成克通过调查,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并在1842年发表了一(份)经过3年调查写成的报告,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1855年伦敦开始了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到1875年全部完工。在(19世纪)40年代,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到了(19世纪)60年代,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已经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随着社会总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人们的健康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材料四 20世纪末,很多国家责任的传统领域——无论是与人口政策、健康有关还是环境问题——都需要由政府间的合作解决。……2009年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更新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面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和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分)
【答案】(1)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年龄结构从工业革命时的年轻化到后来出现老龄化现象;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因为需要大量劳动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而且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延长了人的寿命,造成人口迅速增长。
(2)环境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3)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12.(2021河南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的前40年,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灶炉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管道等,后来又成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的哪些问题进行了治理?(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现上述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2分)
(3)综上所述,英国城市环境治理呈现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2分)
【答案】(1)大气污染;水污染;公共卫生问题;等等。
(2)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发展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3)制定法律;成立机构;常抓不懈;等等。
13.(2019德阳 3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材料二 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材料三 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等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4分)
(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据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这一现象。(5分)
(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对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3分)
(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地区人口迅速增长。说明了当时生产力得到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4分)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地区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也迅速增长,出现了城市化现象。评价: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不合理的规划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等。(5分)
(3)材料三反映了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分化严重。对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3分)
(4)共同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2分)
14.(2018百色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村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
一一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村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枝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请回答:
(1)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命合”和“运输的革命的成就各一例。(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1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2分)
(3)“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请分别以工业革命和材料二反映的那次科技革命为例加以说明。(2分)并就“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谈谈你的认识(2分)
【答案】(1)动力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1分)
运输革命: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富尔顿发明的轮船。(1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影响: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1分)
(2)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特点:大大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负面影响:工业革命生产过程中排入出大量的废气、废渣、废水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沉溺游戏,荒废学业;高科技犯罪;色情传播等。(2分,各答出其中1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 情给分,每项不超过1分)
认识:开放性答题,涉及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网络文明安全等。(每点1分,共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下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学生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8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南充中考17.) 下面的思维导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时整理的笔记,图中3空缺处最合适的选项是( )
A. 推广大众教育 B. 注重垄断组织发展
C. 注重环境保护 D. 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
2.(2022泸州中考10.)下图是创作于1858年的漫画《泰晤士老爹的子女》。该没画反映了( )
A. 工业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B.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 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D. 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飞速发展
3.(2022营口中考23.)两次工业革命后,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过很多新的痛苦。依据图示中的材料,请选出对两次工业革命评价最全面的一项( )
A. 工业革命提高人口素质 B.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C. 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 工业革命加重战争伤亡
4.(2022连云港中考16.)19 世纪中后期,英国孩子们在城市的垃圾堆上玩耍,有钱人在污浊不堪的泰晤士河上乘坐汽船游览。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殖民扩张的进程 B.光荣革命的发生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经济危机的爆发
5.(2022湘潭中考13.) 1823年,英国第一家劳动技术学校——伦敦技工所创办,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教育,此后各地纷纷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机构。这反映了英国( )
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 B. 工人地位的提高
C.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D. 工业革命的需求
6.(2021雅安市14.)图2为英国1750—1870年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英国( )
A.农村人口呈上升趋势 B.城市人口居世界首位
C.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D.城市化不断推进
7.(2021黔东南州13.)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农村,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村人口来城里工作和生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三角贸易的巨大影响 B. 英国殖民扩张及其掠夺
C.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 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8.(2021荆门市14.)英国作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一座工业城镇:“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 和高耸的的烟囱的市镇……镇上有一条黑色的水渠,还有一条河,这里的水被气味难 闻的染料冲成深紫色。”据此可知当时英国( )
A. 使用手工劳动 B. 环境污染严重 C. 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D.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9.(2021河池市15.)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反映了人类在发展中面临着( )
A. 恐怖主义问题 B. 环境恶化问题 C. 贫富分化问题 D. 重大传染病问题
10.(2021重庆B卷12.)下表是1880~1900年欧洲部分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万)。下列属于形成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
伦敦 巴黎 柏林
1880年 90 60 17
1900年 470 360 270
A.贫富分化问题加剧 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11.(2021新疆13.) 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世界金属制品、棉织品和铁产量的一半,煤产量的2/3。1860年,生产了世界工业产品的40%~50%,欧洲工业品的55%~60%。这些数据表明英国( )
A. 成为殖民霸主 B. 成为工业国家
C. 进人电气时代 D. 建成福利国家
12.(2021攀枝花16.)下表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工业产值变化表。对表中四国工业实力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项目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3 4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8.1 4.6
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 4 1 2
A.美国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德国因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而发展迅速
C.英国的变化源于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D.法国晚于美、德开展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13.(2021鄂州市9.)下图为1850~1900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殖民掠夺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D.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4.(2021南充市.)“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下列说法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
A.工业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并使人逐渐变得野蛮
B.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并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C.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D.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并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15.(2021牡丹江 鸡西20.)近年来雾霾天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
A.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B.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C. 减少机器使用控制污染 D.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2021乐山市25.)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17.(2021广安市15.)(2分)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解读,不准确的是( )
A.工业革命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B.工业革命的发展,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近代科学与文化开始产生
D.计算机网络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18.(2021陕西省9.)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的变化有( )
①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②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③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 ④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19.(2021潍坊市23.)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一战期间,欧洲一些国家的小学教员数量大增。法国增加了大约1/3,英国、芬兰更增长了7-13倍。这是因为( )
A.城市化的需求B.推行义务教育C.妇女地位提高D.人口数量激增
20.(2021南京市19.)下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 B.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C. 煤、铁产量的激增 D.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21.(2021苏州市17.)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B.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贫富悬殊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22.(2021荆州市23.)19 世纪70~90年代,美国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40 %,资本总额却增加了300 % ,从21亿美元上升到65亿美元;20世纪初,美国大公司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6 % ,它所雇佣的工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75%以上,产值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0%。材料表明美国( )
A.蒸汽动力大量应用 B.重化工业高度发展
C.西部地区得到开发 D.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23.(2021定西市12.)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是( )
A. 自然灾害 B. 环境恶化 C. 地区冲突 D. 人口增长
24.(2021牡丹江、鸡西20.)近年来雾霾天主要是人们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使用机器排放迅速增加而造成的结果,这种现象告诉我们( )
A.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C.减少机器使用控制污染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5.(2021安徽中考12.)1900年以后,机器导致的力量革命使男人相对于女人在生产领域的力量优势变得无足轻重,“女性与男性第一次平等地站在机器面前”。这可以说明( )
A.科学研究引领技术突破 B.男女平等基本实现
C.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变化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6.(2020遂宁中考6.)下图是1858年英国著名的幽默杂志,《笨拙周刊》反映泰晤士河畔的一幅漫画, 题为“沉默的强盗”。画面为象征死亡的骷髅在泰晤士河上游荡,该图的意图是( )
A.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力对外扩张,成为海上强盗
B.社会秩序混乱,泰晤士河上强盗频繁出没
C.泰晤士河的航运业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D.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们生存,希望引起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27.(2020兰州19.)表1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 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
28.(2020海南17.).现代塑料工业自1869 年诞生以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这表明科学技术( )
A. 引发工业革命 B. 造成环境污染 C. 是第一生产力 D. 是一把双刃剑
29.(2020青海省13.)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是( )
A.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B.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和商业
C.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D.英国成长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0.(2020荆门7.)1750年以后,人口开始稳步的增长,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1.88亿,1850年达到2.66亿,几乎每半个世纪增加40%.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城市化的发展 B.开放移民政策
C.工业革命的促进 D.贩卖黑人奴隶
31.(2020安徽11.)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l/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32.(2020聊城2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英国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污染严重 B.城市环境恶化 C.食物严重短缺 D.医疗技术落后
33.(2020自贡19.)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对工业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加快城市化进程 ②导致人民文化水平下降
③带来环境的变化 ④使妇女社会角色改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4.(2020孝感19.)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右图体现的社会现象是( )
A.大众教育推广
B.城市化加快
C.环境污染严重
D.贫富分化加剧
35.(2020河北18.)下图信息表明,英国( )
英国1854—1856年间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品进出口贸易比重统计图
进口比重 出口比重
A.从事“三角贸易” B.成为工业国家
C.进入“电气时代” D.建成“福利国家”
36.(2020攀枝花14.)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来城里工作和生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启蒙运动的巨大影响 B.英国殖民张及其掠夺
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D.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
37.(2020贺州12.)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说明了,工业革命( )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推动大众教育的发展
C.促使农村人口大增 D.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
38.(2019镇江17 .)观察下列图表,导致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外殖民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化及城市化 D.第一次世界大战
39.(2019自贡20 .)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二.非选择题
1.(2022眉山中考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1-1911年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情况表(单位:万人)
1801年 1851年 1881年 1901年 1911年
英国 889 1793 2597 3253 3607
法国 2735 3578 3740 3845 3919
德国 2400 3341 4523 5637 6493
美国 530 2319 5016 7600 9197
1800年,伦敦有近100万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1801年,巴黎有将近55万人,1851年,巴黎人口达到100万以上。1800年,维也纳人口约为25万,柏林人口约为17万;到1850年,维也纳人口已超过44万,柏林人口达到42万。
——据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人口发展特点和影响
材料二 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的部分情况简表
时间 人口数量 来源
1949年 4.75亿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53年 6.02亿 1954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结果的公报》
1957年 6.57亿 1960年《人民手册》P272
——据谢忠梁《中国历代人口略计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发展的认识。
2.(2022德阳中考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受到一系列偶然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农业革命将数量庞大的劳动人口从英国农场中解放出来,足以为新机器配置充足人员。
——摘编自《世界大历史(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促使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其他条件,并进行说明。
材料二 吾人所采用工业化之界说为:各种生产事业机械化及科学化,而其组织与管理亦科学化及合理化。在此概括的定义下,工业化当然不仅指工业发展之一端,而其内容包括下列各点:①工业本身机械化与科学化……③运输事业机械化与动力化;④各种生产事业以工业为中心而发展;⑤动力之普遍利用……⑧事业组织及管理科学化与合理化……
——摘编自刘大均《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建设》
(2)根据材料二对工业化的定义,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为其中一项内容寻找史实依据。
材料三
——摘编自《英国史》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材料三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3.(2022赤峰中考21.) 近代以来,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至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自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完全是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
——F.H欣斯利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Ⅱ卷
材料二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3倍多,从445亿法郎增至1924亿法郎。……20世纪初出现多极化的新格局:1913年英国占世界贸易的15%,美国占11%,德国占13%,法国占8%,俄国占4%。 ——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三 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1)写出与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密切相关的世界历史大事。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概括这个大事产生的影响。
(3)通过以上材料和问题,我们能得出哪些认识?
4.(2022昆明中考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1770-1840年的70年间,工人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大约20倍。但是,资本家不断增强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廉价雇佣童工、女工等办法梓取广大工人的血汗,工人只能接受被奴役被压榨的命运:机器的广泛使用,导致工人进一步失去自由,加速了工人的“相对贫困化”,饱受苦难的工人阶级展开了激烈的反抗运动。
---据《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个国家?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国家早期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 面对经济大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新政”的重大举措之一是1935年8月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险法》,内容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及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教济。该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成为近半个世纪西方国家巩固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贫困现象仍然存在。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等
(2)材料二中,罗斯福在实施“新政”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手段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企会后,我国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建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一大批惠民举措的实施,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据《改革开放简史》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历史性决策是什么?并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材料四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父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侍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
---据《中国共产党简史》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能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认识。
5.(2022邵阳中考27.) 随着全球联系的加强,工业化的推进,生态问题日益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使得新的生物物种相互流传,特别是起源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不仅改变了各洲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加。与此同时,旧大陆食草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其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能提供的牧养量,地表植被因而被逐渐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摘自《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既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下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的场景。汽船在河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摘编自部编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①列举“机器时代”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成果(至少两例)。
②指出工业化为人类带来“欢欣”和“痛苦"。
材料三 全球治理环境问题情况
2000年以来,法国巴黎一个高科技的垃圾焚烧站,焚烧已经过分检的垃圾,用其发电输往国家电网。
2009年,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更新了《京都议定书》的内容,规定了更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
2015年,中国专门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合作基金,协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应对气候变化。
2018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3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8.3%。
…… ——摘编自《人民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6.(2022衡阳中考29.) 城市化。
材料一 英国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的变化(见下图)。
(1)观察材料一图表,说说图中反映的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城市人口的剧增给城市住房、交通等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压力……1850年的巴黎道路狭窄、阴暗,建筑非常拥挤,到处都是贫民窟,公共卫生条件也很差,人口的死亡率很高。整个市区只有两个花园,公共交通设施也很少。
——吴玉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三 大规模的城市改建工作是19世纪50年代在巴黎开始的……巴黎的改建工程推到了许多旧的建筑,特别是铲除了许多贫民窟。拓宽展直了街道,街道两旁种植了树木……城市的供水系统也进行了改建,巴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1870年开始,欧洲各城市纷纷效仿巴黎进行了改建。
——吴玉座、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四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
——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
(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就城市化利弊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达规范)
7.(2022百色中考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头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电已成为只需按一下开关便可做许多事的动力之源。
——摘编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
如果说霍乱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摘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摘自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科技强国》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各举两例)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并指出其根源。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什么战略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8.(2021襄阳市14.)【科技创新社会进步】
材料 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材和木头:铁路、汽车、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柴油机和原子动力代替风力和人力驱动船只:大量合成纤维织物与传统的棉布、毛纺织品和亚麻织物竞争;电取代了蜡烛,并成为只需按一下开关便可做许多事的动力之源。这一切变化都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福音。
(1)指出材料中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各举一例。
第一次:
第二次:
(2)以下结论最符合材料主题的是( )(填序号)。
①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③工业革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④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3)材料体现了作者对工业革命的赞赏。如果让你完善对工业革命的评价,你会补充什么内容?请写出你要补充的内容。(补充的内容要有史实有结论)
9.(2021北部湾经济区17.)(9分)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工业革命开始的1750年前后到1950年的两个世纪里,人类通过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实现工业化的半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而且目前其人均碳排放水平也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
——李俊峰、沈海滨《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再认识》
材料二 国际社会治理环境问题情况简表
时间 内容
20世纪50年代 英国颁布的《清洁空气法案》,不仅对工业废气排放进行管控,更对家庭排放的废气进行严格的限制
2000年以来 法国巴黎一个高科技的垃圾焚烧站,焚烧已经过分检的垃圾,并发电输往国家电网
2009年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更新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更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
材料三 “十三五”以来,广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累计投入约2290.2亿元,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2016年的93.5%提升到2020年的97.7%,PM2.5浓度从2016年的37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0年的26微克/立方米。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
——摘编自《南国早报》(2021年6月4日)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方面的环境问题?(1分)从材料中可以提取哪些关于这一问题的有效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国际社会治理环境问题的手段。(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广西环境治理的成效。(2分)
(4)中共中央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分)
10.(2021郴州市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英国城市与农村人口变化图 图二 新中国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材料二
图三 19世纪中期的欧洲城市
材料三 设立雄安新区,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坚持“高点定位”,坚持新发展理念。
在规划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着力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
在城市风貌方面,避免千城一面,做好建筑风貌指引,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城市空间格局突出礼序乐和,秩序规整而灵动自然。建筑设计坚持古今融合,展示多元包容、传承文化、面向未来的创新风尚。
——摘编自杨保军《雄安规划是一次规划本源的回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英国和中国的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各自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城市的交通和照明进行改造。
(3)借鉴材料三,请你为推动郴州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11.(2021黄石市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
材料一 还有人口发生变化,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年龄结构改变了,在一段时间中,年轻人变得特别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因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能养活更多的人。但是到了后来,老年人慢慢增加了,人口出现老龄化。
——摘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人口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分)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1932年3月,一种烈性传染病霍乱遍及英国:1848~1849年,霍乱在英国再次兴起……
——摘编自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环境问题?(1分)这些问题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1分)
材料三 英国人查德成克通过调查,认为疾病同不卫生有密切的联系,并在1842年发表了一(份)经过3年调查写成的报告,提出建立干净的自来水系统,保证个人和公共用水卫生,建立地下排污系统,清扫街道等建议……1855年伦敦开始了下水道现代化工程,到1875年全部完工。在(19世纪)40年代,公共卫生运动在美、法、德等国获得支持;到了(19世纪)60年代,自来水和地下排污系统已经在欧洲各城市初步形成。随着社会总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人们的健康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材料四 20世纪末,很多国家责任的传统领域——无论是与人口政策、健康有关还是环境问题——都需要由政府间的合作解决。……2009年来自193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丹麦的哥本哈根,更新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面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和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2分)
12.(2021河南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的前40年,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灶炉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管道等,后来又成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的哪些问题进行了治理?(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现上述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2分)
(3)综上所述,英国城市环境治理呈现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2分)
13.(2019德阳 3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材料二 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材料三 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等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4分)
(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据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这一现象。(5分)
(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对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对策?(3分)
(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14.(2018百色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村料一 动力的革命解放了人的手,运输的革命又使人类远距离的生产与销售成为可能,这便是在英国兴起的广泛而深刻的工业革命,“正是这场工业革命使英国由农业——乡村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工业
一一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即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
村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VCD、DV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是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枝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请回答:
(1)列举工业革命中“动力的命合”和“运输的革命的成就各一例。(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1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特点。(2分)
(3)“科技的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请分别以工业革命和材料二反映的那次科技革命为例加以说明。(2分)并就“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谈谈你的认识(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