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2022—2018年中考真题按课汇编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试卷(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2022—2018年中考真题按课汇编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试卷(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7 11:34:5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生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8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中考16.)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
A. 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B. 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
C.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D. 结束后确立新的国际秩序
2.(2022温州中考7.)如表数据可用于研究(  )
表:四国建造新军舰的费用(单位:万英镑)
英国 法国 俄国 德国
1909 1108 452 176 1018
1914 1888 1177 1310 1032
A. 新航路开辟动机 B. 一战爆发的背景
C. 法西斯势力崛起 D. 冷战格局的形成
3.(2022重庆中考B卷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 )
A. 战争的动机 B. 战争的规模 C. 战争的胜负 D. 战争的后果
4.(2022南充中考18.) 俄乌冲突已持续3个多月,国际局势仍然错综复杂。某班学习小组受此启发,对“一战”进行合作探究,整理了以下内容,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
1.四年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削弱了欧洲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
3.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4.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破坏,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5.对战败国的宰割,滋生了德国人民的复仇情绪。
A. “一战”的背景 B. “一战”的性质 C. “一战”的经过 D. “一战”的影响
5.(2022泰安中考1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持续时间 4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
死伤人数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A. 引发了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B. 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 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 D.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6.(2022赤峰中考16.)《欧洲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里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 B. 欧洲因一战完全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
C. 美国、苏联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 D. 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
7.(2022连云港中考17.)下图信息反映了一战的(  )
A.残酷性 B.正义性 C.偶然性 D.复杂性
8.(2022怀化中考17.)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这段话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A. 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 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D. 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9.(2022绥化中考2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 三国同盟形成 B. 三国协约建立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凡尔登战役
10.(2022大庆中考36.)“历时约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和‘屠场'之称。”材料旨在强调( )
A. 战争的规模 B. 战争的性质 C. 战争的残酷 D. 战争的结果
11.(2022河北中考9.)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
A. 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 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12.(2021铜仁市11.)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萨拉热窝事件
③美国对德宣战 ④凡尔登战役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
13.(2021盐城市15.)某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百万入,故有“绞肉机”“屠场”之称,这场战役发生在( )
A.萨拉热窝 B.凡尔登 C.斯大林格勒 D.珍珠港
14.(2021温州市19.)19世纪未20世纪初,德国在全境“拼尽全力铺设铁路,为的只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动员更大规模的士兵奔赴战场”。战争爆发后,技术的进步却让“几千名士兵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被机枪扫射殆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科学革命迎来技术发明的高潮 B.一战波及到亚、非、欧和太平洋地区
C.工业革命加剧了战争残酷程度 D.战争粉碎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野心
15.(2021赤峰市17.)德国普鲁士邦的内政大臣贝特曼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英国首相在上院宣称:“我们必须把任何国家在波斯湾建立海军基地或设防港口的行为看做对英国利益的一种十分严重的威胁,而我们必须毫无疑问地使用我们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抵抗它。”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过程 B.规模 C.性质 D.影响
16.(2021乐山市24.)右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后半期“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它生动的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根源 B.进程
C.结果 D.导火线
17.(2021攀枝花19.)1914年9月,协约国的生铁、钢、煤等重要军需品产量均落后于同盟国,到1917年却都大幅超过同盟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意大利背弃同盟国集团 B.协约国突破工业技术
C.十月革命爆发俄国退战 D.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18.(2021临沂市22.) 下图是某一战役的部分信息,该战役的作战双方是( )
A. 法国军队与德国军队 B. 德国军队与俄国军队
C. 英法联军与德国军队 D. 英法联军与德奥联军
19.(2021大连市25.)历史课上,某小组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展开讨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20.(2021怀化市15.)1914年之前,整个欧洲都弥漫着一股不安全感,许多人都预感到战争难以避免。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1.(2021宜昌市19.)历史图片记录了历史瞬间的镜头,并且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下列图片中,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 )
A. “遭到轰炸珍珠港美军机场” B.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C.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D. “诺曼底登陆”
22.(2021广东28.)如题28表可知( )
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表 (单位:千万英镑)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极不平衡 B.军备竞赛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C.争夺世界霸权引发列强军备竞赛 D.两大军事集团国防预算相差无几
23.(2021北京17.) 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学者蒙格指出,英国与俄国缔约的主要动机“是改变欧洲的力量对比,尤其要加上一个对付德国的砥码”。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24.(2021福建27.)下列对下表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 B.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
C.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
25.(2020贵港中考14.)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持续时间 参加国家 死伤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30多个国家 3000多万人 3400多亿美元
A.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D.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6.(2020天水12.)19 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的上空密布着战争的乌云。这两大集团的核心国家是( )
A.意大利和法国 B.日本和美国 C.奥匈帝国和依国 D.德国和英国
27.(2020东营2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国间力量重新组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属于协约国的是(  )
A.英、美、法 B.英、法、俄 C.德、意、奥 D.德、意、日
28.(2020泰安13.)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同学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9.(2020深圳24.)下表反映出,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美国加入战争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国战败
30.(2020北京25.)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
C.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 D.战争造成了 大的人员伤亡
31.(2020甘孜州30.)辨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退出了一战 B.一战中先后参战的国家达到30多个
C.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一战中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32.(2020龙东19.)一战前夕,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根据自身的利益,结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其中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 )
A.奥匈帝国 B.意大利 C.法国 D.德国
33.(2020扬州18.)“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列宁的这段话评价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4.(2020攀枝花16.)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的排名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在世界的排名 1 4 2 5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D.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
35.(2020怀化16.)为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某历史领域的头条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料包,由此判断该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题是( )
资源 名称
论文 《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视频 《凡尔登绞肉机》
图片 英国坦克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6.(2019北京 24.)右侧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 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37.(2019日照 20.)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标志联合国建立
D.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8.(2019株洲 14.)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15亿 3000多万 3300多亿美元
上表有关一战的统计数据说明,一战( )
A.壮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C.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9.(2019常德 17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882年,由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D.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40.(2019滨州 22.)以下是徐杰同学搜集到的四幅欧洲历史地图,请你帮他辨认一下,哪一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图?( )
A B
C D
41.(2019呼伦贝尔 兴安盟12 .)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
A.三国协议 B. 三国同盟 C. 法西斯同盟 D. 北约
42.(2019重庆A卷 14 .)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如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 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43.(2019苏州 2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44. (2019重庆B卷15 .)历史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下列事件或现象之间因果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唐太宗简法轻刑--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
B. 林则徐虎门销烟--沙俄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45.(2019河池13 .)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 )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
C.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D.种族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46.(2019雅安13 .)战争中新式武器装备的出现使战争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强。下列武器最早出现在( )
化学武器(毒气)、坦克、飞机、潜艇
A.拿破仑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伊拉克战争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47.(2019怀化16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不属于协约国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48.(2019潍坊22 .)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 )
A.扼杀巴黎公社 B.争夺世界霸权 C.解放黑人奴隶 D.推动欧洲联合
49.(2018北京26.)2018年9月,右图中的纪念碑将在伦敦落成,以纪念十几万中国劳工,他们在100年前支援协约国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是( )
A.英国内战 B.拉丁美洲独立战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50.(2018莱芜20.)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51.(2018临沂21.)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死伤3000多万,它对人类造成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害。在该战争过程中,退出图7中所示军事集团而加入对方军事集团的国家是( )
A.德国 B.奥匈帝国 C.法国 D.意大利
52.(2018南充13.)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53.(2018沈阳13.) 无尽的轰炸使法国大量农田变得寸草不生,近百万只羊,无数头牛和约50万匹马被消耗;近100万栋建筑物及难以计数的铁路和公路、许多桥梁、大部分工厂等被破坏。上述材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的影响是( )
A. 国际政治地位大幅度下降 B. 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C. 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 D. 经济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54.(2018广西贵港市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
A. 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C. 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 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二.非选择题
1.(2022凉山中考16.) 一战和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和众多国家卷入其中,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对战后世界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一战中有“绞肉机”“地狱” “屠场”之称的是哪次重要战役?
(2)二战中不同制度、不同种族的国家面对法西斯威胁逐渐走向联合,签署了《联合国家宣 言》,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联合国是在二战中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2. (2022营口中考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苦难思和平,构建和谐社会、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一 凡尔登是法国的军事要塞,防御工事复杂坚固。它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中枢。1916年,德军进攻凡尔登,用炮弹不断轰击法军阵地,还使用了毒气弹。这场战役异常惨烈,死亡人数太多,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法国与德国的较量发生在哪次战争中?材料一中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年代尺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诺曼底登陆成功在战争中有什么作用?二战中,中国成为牵制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国战场在战争中的地位如何?结合年代的分析反法西斯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自2017年1月习近平在日内瓦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二战后为“免于战争、缔造和平”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建立这一组织的作用。
(4)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梦想,请结合上述材料淡谈你的感受。
3.(2022娄底中考28.)世界格局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 现代卷》
(1)根据材料,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指出为确定战后欧洲的秩序,战胜国召开国际会议的名称。
材料二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美]沙希利 浦洛基《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的原因。写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的国际安全组织的名称。
材料三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与合作……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
——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并分析冷战开始的原因。
材料四 关于国际秩序演变的原因,当前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首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新老强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大规模战争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除此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关系
——摘编自武岑《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综述》
(4)根据材料,概括影响国际秩序变化的因素。
4.(2022恩施州中考15.)材料分析题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战争影响国际格局,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 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 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变化的基本形态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冷战,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
(2)材料二中“转折点开始出现”源于哪场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而结束,你认为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地位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任选一幅图片,简述该组织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
5.(2022龙东中考27.)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局部地区冲突不断。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法国的军事要塞,防御工事复杂坚固。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此展开了一场惨烈的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此次战役有“绞肉机”之称。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美国海军基地,沉浸在周末安谧的气氛中,睡梦中的美军没有觉察到战争正在逼近。7时55分,日军的炸弹像暴雨般倾泻到美国海军基地……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领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战役?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个事件?
(3)材料三的文件签署有何意义?列举美英盟军相互支援,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战争认识。
6.(2021张家界27.)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一些城市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对全球的统治最终确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曙光初现】
材料一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具体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它有何重大意义?
【道路开辟】
材料二17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它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美、法也先后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在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美、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方式分别指什么?上述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统治确立】
材料三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1/10。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中瓜分中国的主要方式。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了导致一战爆发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重大影响?
7.(2021无锡市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并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2分)
(2)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什么?(1分)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雅尔塔会议决定在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1分)战后“同盟国分裂”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1分)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金质《冷战史》
(4)“冷战”结束后,美国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分)
材料四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道共同体。……我们要乘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奥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习近平2021年1月2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国应有怎样的担当 (2分)
8.(2021绥化市3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 图二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图一这次会议是在____(填写战争名称)结束后召开的。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____。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__”。
(2)图二这次会议是在____(填写战争名称)期问召开的,这次战争的转折点是________,1945年5月8日____(国名)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战后为了构建世界和平与安全建立的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
9.(2021达州市38.)(7分)“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持之以强,企业持之以赢,人民赖之以好。”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世全球的辉煌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摘编自冯绍奎《科技革命与世界》
(1)材料一中英国率先完成了“生产的革命”,为开辟海外市场,从而引发了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爆发?英国除蒸汽机外,还取得了哪些“技冠群雄“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是谁?(3分)
材料二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时,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到全面学习西方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的层次和阶段。
——雷顿《取静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这一时期在“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方面的一个实例。与此同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其中什么发明促进了现代塑料工业的诞生?(2分)
(3)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从而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浩劫,这次“浩劫”指的是什么?请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2分)
10.(2019包头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当时的世界,煤炭和钢铁是最重要的工业材料,而法德边境富绕的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
材料二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获得发展,而西欧联合的关键是法德两个国家实现和解。1950年,法国外交都长舒曼提出“煤钢联营计划”,将法德两国重工业发展的经济利益绑定一处,这个计划得到了德国的支持。
(1)根据材料一,说明法德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德两国在一战前后对立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德和解的方式并分析对欧洲发展的促进作用。(5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师版)
中考真题凝聚全国各地历史精英智慧,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紧跟时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专辑精选2022—2018年本课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助力同步教学,欢迎下载。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中考16.)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C )
A. 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B. 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
C.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D. 结束后确立新的国际秩序
2.(2022温州中考7.)如表数据可用于研究( B )
表:四国建造新军舰的费用(单位:万英镑)
英国 法国 俄国 德国
1909 1108 452 176 1018
1914 1888 1177 1310 1032
A. 新航路开辟动机 B. 一战爆发的背景
C. 法西斯势力崛起 D. 冷战格局的形成
3.(2022重庆中考B卷1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 A )
A. 战争的动机 B. 战争的规模 C. 战争的胜负 D. 战争的后果
4.(2022南充中考18.) 俄乌冲突已持续3个多月,国际局势仍然错综复杂。某班学习小组受此启发,对“一战”进行合作探究,整理了以下内容,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D )
1.四年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削弱了欧洲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
3.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4.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破坏,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5.对战败国的宰割,滋生了德国人民的复仇情绪。
A. “一战”的背景 B. “一战”的性质 C. “一战”的经过 D. “一战”的影响
5.(2022泰安中考11.)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C )
持续时间 4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
死伤人数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A. 引发了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B. 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 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 D.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6.(2022赤峰中考16.)《欧洲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D )
A. 这里的“时代”是资本主义时代 B. 欧洲因一战完全失去国际政治话语权
C. 美国、苏联因参加一战实力大增 D. 一战使传统的国际格局发生改变
7.(2022连云港中考17.)下图信息反映了一战的( A )
A.残酷性 B.正义性 C.偶然性 D.复杂性
8.(2022怀化中考17.)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先后参战的国家共计30多个,约15亿人卷入战争,超过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超过3000万。这段话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A )
A. 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 导致中国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D. 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9.(2022绥化中考29.)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C )
A. 三国同盟形成 B. 三国协约建立 C. 萨拉热窝事件 D. 凡尔登战役
10.(2022大庆中考36.)“历时约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和‘屠场'之称。”材料旨在强调( C )
A. 战争的规模 B. 战争的性质 C. 战争的残酷 D. 战争的结果
11.(2022河北中考9.)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C )
A. 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 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12.(2021铜仁市11.)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
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萨拉热窝事件
③美国对德宣战 ④凡尔登战役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
13.(2021盐城市15.)某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百万入,故有“绞肉机”“屠场”之称,这场战役发生在( B )
A.萨拉热窝 B.凡尔登 C.斯大林格勒 D.珍珠港
14.(2021温州市19.)19世纪未20世纪初,德国在全境“拼尽全力铺设铁路,为的只是能够在更短时间内动员更大规模的士兵奔赴战场”。战争爆发后,技术的进步却让“几千名士兵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被机枪扫射殆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C )
A.科学革命迎来技术发明的高潮 B.一战波及到亚、非、欧和太平洋地区
C.工业革命加剧了战争残酷程度 D.战争粉碎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野心
15.(2021赤峰市17.)德国普鲁士邦的内政大臣贝特曼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英国首相在上院宣称:“我们必须把任何国家在波斯湾建立海军基地或设防港口的行为看做对英国利益的一种十分严重的威胁,而我们必须毫无疑问地使用我们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抵抗它。”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C )
A.过程 B.规模 C.性质 D.影响
16.(2021乐山市24.)右图所示漫画反映的是19世纪后半期“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它生动的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 )
A.根源 B.进程
C.结果 D.导火线
17.(2021攀枝花19.)1914年9月,协约国的生铁、钢、煤等重要军需品产量均落后于同盟国,到1917年却都大幅超过同盟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意大利背弃同盟国集团 B.协约国突破工业技术
C.十月革命爆发俄国退战 D.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18.(2021临沂市22.) 下图是某一战役的部分信息,该战役的作战双方是( A )
A. 法国军队与德国军队 B. 德国军队与俄国军队
C. 英法联军与德国军队 D. 英法联军与德奥联军
19.(2021大连市25.)历史课上,某小组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展开讨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 B C D
20.(2021怀化市15.)1914年之前,整个欧洲都弥漫着一股不安全感,许多人都预感到战争难以避免。这场不可避免的战争是( A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1.(2021宜昌市19.)历史图片记录了历史瞬间的镜头,并且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下列图片中,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B )
A. “遭到轰炸珍珠港美军机场” B.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C.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D. “诺曼底登陆”
22.(2021广东28.)如题28表可知( C )
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表 (单位:千万英镑)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英国 法国 俄国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极不平衡 B.军备竞赛促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C.争夺世界霸权引发列强军备竞赛 D.两大军事集团国防预算相差无几
23.(2021北京17.) 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学者蒙格指出,英国与俄国缔约的主要动机“是改变欧洲的力量对比,尤其要加上一个对付德国的砥码”。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24.(2021福建27.)下列对下表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C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 B.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
C.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欧洲各国开展军备竞赛
25.(2020贵港中考14.)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A  )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持续时间 参加国家 死伤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30多个国家 3000多万人 3400多亿美元
A.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D.一场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6.(2020天水12.)19 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的上空密布着战争的乌云。这两大集团的核心国家是( D )
A.意大利和法国 B.日本和美国 C.奥匈帝国和依国 D.德国和英国
27.(2020东营23.)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大国间力量重新组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属于协约国的是( B )
A.英、美、法 B.英、法、俄 C.德、意、奥 D.德、意、日
28.(2020泰安13.)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是同学们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C.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D.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9.(2020深圳24.)下表反映出,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 )
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美国加入战争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国战败
30.(2020北京25.)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应由欧洲列强分摊责任,德国不是战争的唯一发动者。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B )
A.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德国迅速发展 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扩军备战
C.交战国使用了许多新式武器 D.战争造成了 大的人员伤亡
31.(2020甘孜州30.)辨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C )
A.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退出了一战 B.一战中先后参战的国家达到30多个
C.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一战中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32.(2020龙东19.)一战前夕,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根据自身的利益,结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其中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 D )
A.奥匈帝国 B.意大利 C.法国 D.德国
33.(2020扬州18.)“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列宁的这段话评价的是( C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34.(2020攀枝花16.)下表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A )
项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的排名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在世界的排名 1 4 2 5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D.德国分裂为“东德”“西德”
35.(2020怀化16.)为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某历史领域的头条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料包,由此判断该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题是( A )
资源 名称
论文 《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视频 《凡尔登绞肉机》
图片 英国坦克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6.(2019北京 24.)右侧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A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 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37.(2019日照 20.)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A )
A.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标志联合国建立
D.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8.(2019株洲 14.)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年多 15亿 3000多万 3300多亿美元
上表有关一战的统计数据说明,一战( C )
A.壮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C.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9.(2019常德 17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C )
A.1882年,由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B.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D.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40.(2019滨州 22.)以下是徐杰同学搜集到的四幅欧洲历史地图,请你帮他辨认一下,哪一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形势图?( A )
A B
C D
41.(2019呼伦贝尔 兴安盟12 .)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匈两国应全力援助,如果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B )
A.三国协议 B. 三国同盟 C. 法西斯同盟 D. 北约
42.(2019重庆A卷 14 .)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如图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A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 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43.(2019苏州 2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C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44. (2019重庆B卷15 .)历史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下列事件或现象之间因果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C )
A. 唐太宗简法轻刑--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
B. 林则徐虎门销烟--沙俄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45.(2019河池13 .)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 A )
A.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
C.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D.种族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46.(2019雅安13 .)战争中新式武器装备的出现使战争规模更大、破坏力更强。下列武器最早出现在( B )
化学武器(毒气)、坦克、飞机、潜艇
A.拿破仑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伊拉克战争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47.(2019怀化16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不属于协约国的国家是( C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48.(2019潍坊22 .)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B )
A.扼杀巴黎公社 B.争夺世界霸权 C.解放黑人奴隶 D.推动欧洲联合
49.(2018北京26.)2018年9月,右图中的纪念碑将在伦敦落成,以纪念十几万中国劳工,他们在100年前支援协约国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是( D )
A.英国内战 B.拉丁美洲独立战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50.(2018莱芜20.)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 D )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51.(2018临沂21.)这场战争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死伤3000多万,它对人类造成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损害。在该战争过程中,退出图7中所示军事集团而加入对方军事集团的国家是( D )
A.德国 B.奥匈帝国 C.法国 D.意大利
52.(2018南充13.)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C  )
A.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53.(2018沈阳13.) 无尽的轰炸使法国大量农田变得寸草不生,近百万只羊,无数头牛和约50万匹马被消耗;近100万栋建筑物及难以计数的铁路和公路、许多桥梁、大部分工厂等被破坏。上述材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的影响是( D )
A. 国际政治地位大幅度下降 B. 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C. 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变化 D. 经济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54.(2018广西贵港市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说明了( B  )
A. 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 B.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
C. 战争将会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D. 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二.非选择题
1.(2022凉山中考16.) 一战和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和众多国家卷入其中,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对战后世界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一战中有“绞肉机”“地狱” “屠场”之称的是哪次重要战役?
(2)二战中不同制度、不同种族的国家面对法西斯威胁逐渐走向联合,签署了《联合国家宣 言》,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联合国是在二战中哪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答案】(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凡尔登战役。
(2)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雅尔塔会议。
2. (2022营口中考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争苦难思和平,构建和谐社会、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一 凡尔登是法国的军事要塞,防御工事复杂坚固。它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战线的中枢。1916年,德军进攻凡尔登,用炮弹不断轰击法军阵地,还使用了毒气弹。这场战役异常惨烈,死亡人数太多,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摘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法国与德国的较量发生在哪次战争中?材料一中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年代尺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诺曼底登陆成功在战争中有什么作用?二战中,中国成为牵制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国战场在战争中的地位如何?结合年代的分析反法西斯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摘自2017年1月习近平在日内瓦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二战后为“免于战争、缔造和平”而建立的国际组织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建立这一组织的作用。
(4)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梦想,请结合上述材料淡谈你的感受。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性;战役异常惨烈;战役死伤惨重。(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2)《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发表/颁布/发布;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答出一点即可得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世界人民的团结合作;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3)联合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珍爱和平,反对战争;铸剑为犁,守卫和平;加强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安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树立大国典范;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理念,积极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维护世界秩序,为维护世界和平注入强大活力。
3.(2022娄底中考28.)世界格局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 现代卷》
(1)根据材料,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指出为确定战后欧洲的秩序,战胜国召开国际会议的名称。
材料二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美]沙希利 浦洛基《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的原因。写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的国际安全组织的名称。
材料三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与合作……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
——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并分析冷战开始的原因。
材料四 关于国际秩序演变的原因,当前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首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新老强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大规模战争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除此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关系
——摘编自武岑《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综述》
(4)根据材料,概括影响国际秩序变化的因素。
【答案】(1)影响: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会议:巴黎和会。
(2)红军节节胜利;联合国。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
(4)工业革命、战争、新兴大国崛起。
4.(2022恩施州中考15.)材料分析题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战争影响国际格局,无论世界局势如何变化,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 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 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和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变化的基本形态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冷战,促成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
(2)材料二中“转折点开始出现”源于哪场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反法西斯力量的胜利而结束,你认为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地位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从材料四中任选一幅图片,简述该组织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
【答案】(1)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三国协约集团和三国同盟集团。
(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
(3)严重削弱了欧洲的地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
(4)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5.(2022龙东中考27.)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局部地区冲突不断。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法国的军事要塞,防御工事复杂坚固。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此展开了一场惨烈的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此次战役有“绞肉机”之称。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美国海军基地,沉浸在周末安谧的气氛中,睡梦中的美军没有觉察到战争正在逼近。7时55分,日军的炸弹像暴雨般倾泻到美国海军基地……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领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哪次战役?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哪个事件?
(3)材料三的文件签署有何意义?列举美英盟军相互支援,协同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军事行动。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战争认识。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
(2)日本偷袭珍珠港 (3)世界反法斯西同盟正式形成;诺曼底登陆
(4)和平与发展 (5)战争威胁人类安全,给人类带来灾难,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6.(2021张家界27.)14世纪中叶,在意大利一些城市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对全球的统治最终确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曙光初现】
材料一 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具体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它有何重大意义?
【道路开辟】
材料二17世纪,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它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美、法也先后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在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美、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方式分别指什么?上述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历史作用是什么?
【统治确立】
材料三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但是,实力后来居上的德国其殖民地只有英国的1/10。德国与占有殖民地较多的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中瓜分中国的主要方式。随着英、德矛盾不断加剧,在欧洲形成了导致一战爆发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重大影响?
【答案】(1)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君主立宪制;法国:革命方式;美国:战争方式;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方式: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7.(2021无锡市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并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2分)
(2)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什么?(1分)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雅尔塔会议决定在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1分)战后“同盟国分裂”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1分)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金质《冷战史》
(4)“冷战”结束后,美国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分)
材料四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道共同体。……我们要乘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奥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习近平2021年1月2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国应有怎样的担当 (2分)
【答案】(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分)
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1分)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3)联合国。(1分) 两极格局。(1分)
(4)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1分) 多极化趋势。(1分)
(5)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摆脱意识形态偏见;增强合作机制、理念;增强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不少于两点)(2分)
8.(2021绥化市3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图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 图二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图一这次会议是在____(填写战争名称)结束后召开的。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____。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________”。
(2)图二这次会议是在____(填写战争名称)期问召开的,这次战争的转折点是________,1945年5月8日____(国名)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战后为了构建世界和平与安全建立的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事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德国;联合国。
9.(2021达州市38.)(7分)“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持之以强,企业持之以赢,人民赖之以好。”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世全球的辉煌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摘编自冯绍奎《科技革命与世界》
(1)材料一中英国率先完成了“生产的革命”,为开辟海外市场,从而引发了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爆发?英国除蒸汽机外,还取得了哪些“技冠群雄“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航天领域,首次实现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是谁?(3分)
材料二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时,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到全面学习西方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的层次和阶段。
——雷顿《取静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这一时期在“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方面的一个实例。与此同时,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其中什么发明促进了现代塑料工业的诞生?(2分)
(3)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从而引发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浩劫,这次“浩劫”指的是什么?请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2分)
【答案】(1)历史事件:鸦片战争。成果:火车等。宇航员:杨利伟。
(2)实例:洋务运动(或创建中国近代海军)。发明:赛璐珞制造技术。
(3)“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0.(2019包头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当时的世界,煤炭和钢铁是最重要的工业材料,而法德边境富绕的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
材料二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获得发展,而西欧联合的关键是法德两个国家实现和解。1950年,法国外交都长舒曼提出“煤钢联营计划”,将法德两国重工业发展的经济利益绑定一处,这个计划得到了德国的支持。
(1)根据材料一,说明法德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德两国在一战前后对立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德和解的方式并分析对欧洲发展的促进作用。(5分)
【答案】(1)根源:争夺煤铁资源。对立表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抗;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战后法国参与签订惩罚德国的《凡尔赛条约》。(4分
(2)方式:经济合作(经济利益绑定,煤钢联营)
作用:逐渐消除了战争留下的积怨,实现了和解,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随着欧洲各国合作的不断加强。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5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