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科学四年上册4.4呼吸与运动 说课稿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科学四年上册4.4呼吸与运动 说课稿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3 00:1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呼吸与运动》说课稿
大象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体的呼吸器官》的第四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呼吸与运动》是大象版最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本课主要从学生平时的生活体验出发,关注到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呼吸也发生了变化,引出对呼吸系统的进一步了解,并且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让学生对于呼吸的本质—气体交换有更加直接和深刻的认识,明白运动后呼吸加快的现象和原因.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好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有一定的热情程度,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且能很好的进行小组合作。这个阶段可能会知道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以及对肺活量有所认识,但都属于粗浅、零碎、模糊的。而像肺活量与运动有什么关系,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还缺乏基本的认识。
四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对于中年段的小学生来说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能够感受到但不能直接观察。而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模拟各部分器官功能的活动,发现身体在工作中的协调工作特点之后,又将会感受到人体那种精密、和谐之美。
三、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肺活量的含义。
(2)能制作简单的肺活量测量工具并测量肺活量,记录数据和简单分析数据。
(3)在小组合作制作、讨论、测量等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通过班级同学肺活量的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树立热爱运动、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知道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教学重点
理解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事物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在老师引导下能自行完成探究活动,教师可以进行大胆的放手。
本课教学过程中,测量肺活量活动时,教师可将各个小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形成整个班级的肺活量数据,对全班运动员的肺活量和非运动员的肺活量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谁来说一说,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哪些 人的呼吸系统的工作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1、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之后身体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学生的生活感受归纳所发生的变化。
3、这些只是平时的感受,呼吸心跳到底加快多少?
那我们今天就先来测量一下运动后呼吸和心跳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对于人体运动过后身体的变化初步感知。
板块二、人体在运动后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
1、小组合作。测量平静状态和高抬腿一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和每分钟心跳次数。
要想测量肺活量,首先得制作一个测量肺活量的工具——肺活量测试器。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实验材料和制作肺活量测试器的提示材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个简单的肺活量测试器,然后用来测量小组每个同学的肺活量。在实验的过程中,请注意每一个同学使用一根新的塑料管吹气,不能重复使用。实验时要及时将数据填写在记录单上。
(生制作肺活量测试器并进行测量)
现在请每个小组汇报你们的测量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生1:这是我们小组测量的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肺活量……
生2:我们发现运动员的肺活量普遍比非运动员的肺活量高。
对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自己的发现。
生:人们在运动时,会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氧气。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大。肺活量越大,说明肺的功能越好。经常运动如跑步、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
2、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运动后呼吸和心跳都加快。
4、既然运动后人体有那么多的变化,我们今天来重点研究一下呼吸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体验,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运动后人体呼吸加快。
板块三、认识呼吸系统
1、人体的呼吸由哪些器官完成?
2、小组合作。重点研究人体的呼吸器官。
3、教师巡视指导。
4、分享交流。请同学上台讲解呼吸器官和过程,以及发生气体交换变化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技术手段,将不可见的人体内部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人体的呼吸过程有更直观的体验和了解。
板块四、人体在运动后呼吸为什么加快
1、吸入和呼出人体的气体发生了变化,是否与运动后呼吸加快有关?那我们先测量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来研究一下。
2、小组合作实验。分别测新鲜空气,即吸进人体的空气和呼出体外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较有什么变化。
3、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交流。呼出体外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5、自学资料。吸进去和呼出来气体成分的比较资料,了解气体中的其他成分,分析得出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6、小组讨论:运动后呼吸加快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掌握传感器等科学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块五、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测量肺活量仪器。
2、请同学上台测量肺活量,了解肺活量意义和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3、肺活量与呼吸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课后研究。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将课程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认识到锻炼有利于呼吸和健康。
板块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