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2017)科学四年上册4.2我们的呼吸器官 说课稿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象版(2017)科学四年上册4.2我们的呼吸器官 说课稿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象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3 00:1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我们的呼吸器官》说课稿
大象版(2017)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体的呼吸器官》的第二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我们的呼吸器官》是大象版最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本课通过阅读呼吸器官材料和拼摆活动搜集证据,落实氧气进入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归纳我们身体有哪些呼吸器官,识别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而得出结论。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好科学习惯和科学思维,对科学课有一定的热情程度,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并且能很好的进行小组合作。呼吸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搜集证据,将实验现象记录在学习单上,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利用图片和阅读资料认识呼吸器官并不困难,但是在拼摆的活动中,鼻咽喉的位置学生容易摆放混淆。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说出人体在呼吸时,气体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
2 .通过阅读资料和拼摆活动,能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找出人体用干呼吸的器官和气体吸进呼出的路径。
3.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形成呼吸健康的理念,树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人体在呼吸时,气体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资料和拼摆活动,能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找出人体用于呼吸的器官和气体吸进呼出的路径。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未知事物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在老师引导下能自行完成探究活动,教师可以进行大胆的放手。
本课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教师给予的提示较多。实际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影像资料,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气体经过身体的呼吸器官的流动路径。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清晨起来,奇奇打开窗户,望着窗外美丽的景色,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新鲜空气,感受清爽的气体在身体内畅然地流动,好舒服啊。猜一猜,奇奇在呼吸时,气体经过了身体的哪些器官?
生 1:气体先进入鼻子里,再进到肚子里。
生 2:气体先进入鼻子里,然后进入肺中。
生 3:气体先进入嘴里,再进入肺里。
生 4:气体先进入鼻子里,进入肺里,再从嘴里排出。
第二板块、聚焦
通过阅读资料与亲身体验活动,猜想并假设空气进入身体呼吸器官的先后顺序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呼吸器官,结合图文信息,提炼出我们在呼吸时,气体经过了身体的哪些器官?
生 1:呼吸时,气体经过鼻 、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生 2:吸入的气体经过先经过鼻,之后依次经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再从肺依次经过支气管、气管、喉、咽、鼻,从鼻子呼出。
第三板块:拼摆人体呼吸器官模型活动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习手册将左边呼吸器官的图片拼放到右图中人体的相应位置。
(生分组活动)
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拼摆的?以及在拼摆时,你是如何思考的?
生 1:首先在头的位置摆放鼻和咽,咽连接的是喉,把喉摆在脖子的位置,喉连接的是气管,把气管拉过来,再根据连接点确定支气管和肺的位置。
生 2:人体在呼吸时,先经过鼻子吸入气体,将鼻、咽放到头的这个位置,气体经过咽后进入喉,喉在脖子位置,把它连接到鼻咽,之后气体进入气管,将管状的结构连接上面的结构,气管连接支气管和肺。
刚刚我们阅读了呼吸器官的资料,还进行了模型拼摆活动,请同学们分析和概括一下,我们进行嘚时气体进入体内和排出体外的路径。
生:呼吸时,空气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然后从肺里出来,经过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
第四板块:通过阅读和拼摆模型活动,分析、综合并得出结论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阅读资料和模型拼摆活动,分析空气进入人体内和排出人体的路径。呼吸时,吸进的空气经过我们身体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在肺进行气体交换,再从肺里出来,经过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这些呼吸器官构成了我们人体的呼吸系统。
第五板块:拓展
在研究呼出的气体时,还可以用简易的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即用塑料袋收集呼出的气体,然后把点燃的线香放进袋内,观察现象。也可在袋内装入少许澄清石灰水摇晃几下,观察现象。
第六板块、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四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