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13 09: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3.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自读古诗,借助拼音和注释,把诗歌读通顺。
读一读
读一读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huā
xié
jiā
读一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zhù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jiā
huā
读一读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
·
·
·
读一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
·
·
·
·
·
·
任务一:读诗歌,想画面。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飞花图
御柳轻斜图
轻烟袅袅图
传赐蜡烛图
任务一:读诗歌,想画面。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些画面中都有哪些景物?
任务一:读诗歌,想画面。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背景资料:
诗人韩翃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作诗有盛唐遗风。
据《西京杂记》记载,在汉代,寒食这天虽然禁火,但是皇帝却赏赐给侯门贵族已蜡烛,特许照明,以示恩宠。唐承汉制,也在寒食这天传烛示恩。唐大历年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诗人韩翃以此为诗,以古喻今,借诗讽谏。
任务一:读诗歌,想画面。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一切景语皆情语。
·
知人论世。
(1)借助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2)默读古诗,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3)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4)借助资料,了解相关传统文化。(5)再读古诗,感受诗人表情达意的方法。
自学要求:
1.借助注释,说说诗歌的意思。
2.默读古诗,想象诗歌所包含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
任务二
任务二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背景资料:
《迢迢牵牛星》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相传每年的“七夕”之夜,会有喜鹊汇集银河搭成鹊桥,让两个人在鹊桥相会。
任务二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背景资料: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一家人都会在一起吃月饼、赏桂花、赏月。中秋节,也成了中华文化中象征团圆的特定符号。
说一说
读了两首诗的资料,现在再读这两首诗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有了传统文化背景的介入,再读诗歌,我发现……
我发现
《迢迢牵牛星》中对织女的大量描写,是为了更好地抒发有情人天隔一方,无法团聚的伤痛。
《十五夜望月》渲染了孤寂清冷的画面,目的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任务三:体会三首诗的共同之处。
都是通过抓取节日中的典型事物来写节日。
写景铺陈的目的都是为了抒情。
活动一: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品味诗歌语言。我发现……
动词很生动。如……
叠词很有特色。
灰冷色调的词语很多。
活动二:借典型事物,发现诗人匠心。
典型事物最能体现节日的典型特征。
春日柳絮飘飞、寒食赐烛
七夕
中秋月圆、桂花香
总结
抓住节日中的典型事物来写诗歌,让诗歌更加凝练有韵味。
诵读诗歌。
作业
1. 有感情地背诵三首古诗。
2. 借助读注释、查阅背景资料等方法,读读韩翃、王建及《古诗十九首》的其他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