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八荒、矞矞皇皇”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看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爱国之情。
3.集体朗读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理解“八荒、矞矞皇皇”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看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殷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奔跑吧,少年。
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是初升的太阳,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早在百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这个人就是梁启超。
2.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预设:梁启超(出示图片)。
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撰写了《中国式叙论》《新史学》,批判封建迷信,发动“史学革命”。
3.背景资料。
你搜集的资料里有写作背景吗?一起分享吧!
预设:
资料(1)《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写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资料(2)梁启超生活在清末民初。面对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和国家的落后、虚弱,他追随康有为,积极投身一系列变法维新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学问家。“百日维新”失败后,他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大力介绍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学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少年中国说》就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的代表作。
二、初读感知
(一)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理解基本大意。
(二)认读生字。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指读。(出示文本信息)
泻 鳞 惶 胎 履 哉
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分享:我有识字绝招!我要把绝招分享!
2.图文识字。
一泻千里 惊惶失措
3.合成识字。
胎——月+台
惶——忄+皇
泻——氵+写
(三)了解大意。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之间比赛诵读。
(3)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2.小组之间根据提示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
(1)少年和国家紧密相连
(2)前程灿烂的少年中国
(3)少年和国家的美好未来
三、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美。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
会写的字: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进行生字组词训练。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出示形近字进行比较识记:
泻 潜 试 胎 皇 履 疆
写 替 式 台 惶 覆 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集体朗诵课文。
借住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联系。
3.在诵读中,从句式的整齐中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借住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联系。
2.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少年中国说》,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放视频
二、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同学们我们听完刚才的朗读之后,都感觉热血沸腾,情绪激昂,这是为什么?
生:读出了情感和气势。
师:非常棒,我们一起看课后第一题,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做到连贯有气势。
3.找三个同学来试一试。
师:这节课我就重点体会作者的感情的,有气势的来读课文。同学们那这篇文章中就有一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情感,你们说是哪一个自然段。
生:第三自然段。齐读第三段。
师:既然是抒发情感,我们看,哉是什么意思?啊那美哉就是美啊!壮哉就是壮啊!说你美丽啊!说你壮丽啊!这是在干嘛?
生:赞美,(读出赞美之情)
师:“与国无疆”后面是个感叹号,我们把它的尾音拉长一些,充满力量的大声呼唤出来。稍微一点拨,同学们就上了一个台阶。那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关于这一段有没有问题?
生:为什么中国是少年中国?
生:为什么前面是少年中国后面是中国少年,他们之前有什么关系。
生:作者为什么要抒发这样的情感。
师:那我们就先看看少年中国,你看看哪一段,描写的是少年中国的形象。
生:第二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自己读自己的看看能不能读正确读流利。
第二遍,默读,边读边红笔圈画出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呢?作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了什么样的形象。
第三遍,我们要求更高,不仅要读出气势,还要边读边想象出作者所描绘的画面来,来我们前后一组,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大家一起分享。
谁来试一试,我们一句一句的有气势的读一读,读完之后再跟大家分享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生:一句一句读,
师:也就是梁启超把少年中国比喻成了:
红日 (黄)河 潜龙 乳虎 鹰隼 奇花 干将
下面我们一起有气势的读一遍,边读边想象刚才我们描述的画面,读出少年中国的朝气蓬勃。
师解释后面三句: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形象呢?
师:我们第二段换一种形式,你们有什么样的发现,仔细观察一下。
这样我们女生读前面一句,男生读后面一句,读完我们再说一说。
生:四个字,四个字
生:对仗
生:最后一个都押韵。
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总结了第二段不仅用了许多比喻,都是四个字一句,而且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下面我们再一起读一遍,读出它的节奏和韵律感。
师:梁启超的这篇文章还受到很多文人志士的赞赏,比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感情奔放,痛快淋漓。——毛主席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惊心动魄,一字千金。——黄遵宪
下面我们就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再读一遍。
读了这么多变,你们背过了么?来我们一起试一试把。你们太了不起了。
师:我们回忆一下梁启超的个人经历,当他面对清政府的无能,面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把希望寄托在了谁身上了?
生:少年。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我少年究竟肩负着什么样的责任呢?接着读
同学们我们一起看这些红字,有什么特别之处么?
生:他们的句式都是少年x国x,作者运用排比的句式告诉我们,少年的责任非常重大,既然是排比我们能不能读出节奏感。
生:句子越来越长。
生:层层递进的关系。
只有少年智慧了,才能富裕,富裕了才能强大,强大了才能独立,独立才能更自由。既然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我们的语气应该越来越强烈。好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学生齐读。
师:我们现在来检验一下,看看第一自然段,大家能不能背过。
师:我们在刚才第三自然段提出了三个问题,
师:第一个为什么是少年中国?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朝气蓬勃的中国,是具有生命力的中国,这也就是梁启超的希望,也就是他心目中中国的形象。
第二个问题,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他们有什么关系,学完了谁来说一说呢,只有少年强大了中国才能强大。中国强大就会为少年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表达这样的情感,联系我们上一节课的时代背景谁来说一说,
生:这篇文章写于1900,当时清末国内 国外内忧外患,所以梁启超写了这篇章想要击退帝国主义那些阴谋,同时唤醒我们国家的少年,为了国家,奋发图强。
师:就像周恩来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作者理想中的少年中国,他没有见到。但是如今已经实现了,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你能说说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吗?
总结:
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肩负重任的一代。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树立爱国之心,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灿烂的文化武装自己,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么?
【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
红日 (黄)河 潜龙 乳虎 鹰隼 奇花 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