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25.古人谈读书(第1课时)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思维能力: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审美创造: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难点: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
【知识梳理】
一、自主学习:
1.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写有哪些收获。
(1)圈画批注相关语句
(2)写写读书启发
2.背诵课文。
3.摘抄相关语句,制作书签。
二、课文内容:
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心不在此,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__________?
2.盖士人读书,______________。有志______________。有识______
______。有恒者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实践:
你想读些什么书?打算用哪些方法更好地读书?把你的想法写下来,跟同学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练习】
一、解释加点字意思。
1.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计。
漫浪:___________________ 决:___________________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士人:___________________ 恒:___________________
二、辨字组词
耻( ) 诲( ) 谓( ) 通( )
址( ) 悔( ) 胃( ) 诵( )
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不要向不如自己的人提问请教。
B.朱熹认为“三到”之中最重要的是“口到”。
C.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志”“识”“恒”缺一不可。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意思是知识。
四、课内阅读
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三到”之中________最重要。
2.“心不在此,则_______________,心眼既不专一,却______________,决不能记,记亦_____________。”读书时,“心”和“眼”不专一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曾国藩认为读书的要诀是:第一要________,第二要________,第三要_________。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中“如”是______的意思。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作者举这两个例子是告诉人们要有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古人谈读书(两则)
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清]彭端淑
“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清]袁枚
[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 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 )
(2)限制、阻碍。( )
(3)自求上进。( )
(4)形容整个儿。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子,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位名人的话各表达了怎样的读书观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吧。
彭端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袁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二、1.谓心到、眼到、口到 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则断不甘为下流 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哇之窥天,皆无识也 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参考答案】
一、1.随意。 一定,肯定。 2.读书人。 恒心。
二、耻(可耻) 诲(教诲) 谓(称谓) 通(通过)
址(地址) 悔(后悔) 胃(胃口) 诵(背诵)
三、C
四、1.反问 心到
2.眼不看仔细 只漫浪诵读 不能久也 所读的内容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保持
3.有志 有识 有恒 有志向 有见识 有恒心
4.像 河伯观海 井底之蛙 见识
五、1.(1)恃 (2)限 (3)自力 (4)囫囵
2.(1)聪明和敏捷,可以依靠也不可以依靠;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敏捷而不去学习,是自己败坏自己的人。
(2)读烂了书卷,汲取其中的精华,不是整个儿吞下去,采纳它的糟粕。
3.示例:这句话说明我们在学习前人的知识时,不要死学,而要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和升华。
4.示例:彭端淑的观点是人的智力有高下之分,但智力不是学习好坏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去力求上进。
袁枚的观点是读书时应汲取精华,扬弃糟粕,这正是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髓所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