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同步练习(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13 13:5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过滤液体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酒精灯 D.玻璃棒
2.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3.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水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4.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层与漏斗内壁间不留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
5.若“●”和“○”代表两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列各项图示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6.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下列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加肥皂水,硬水产生泡沫多
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使用硬水烧水易产生水垢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氯化亚铁: B.高锰酸钾:
C.氧化铁: D.五氧化二磷:
8.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其中地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含有大量的硅酸镁()。中Si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9.如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
A.CO B. C.Ne D.
10.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1 C.+2 D.+4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汽水、自来水 B.红磷、空气 C.水、铜丝 D.氧气、二氧化碳
12.净水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 ①③④
13.PLA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而成,下列有关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乳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
C.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0g
D.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依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
A.——锰酸钡 B.——铁酸钠
C.——氯化汞 D.——亚磷酸氢钙
15.现有下列物质:①海水,②氮气,③铁,④二氧化硫,⑤高锰酸钾,⑥水,⑦清新的空气,⑧氯化钠,⑨自来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氖气______;②铝原子______;③2个氮分子_____;④氯酸钾__________;⑤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______。
(2)①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②水电解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③水通电分解后生成的其他物质的粒子是______;
④当水变成蒸汽时,______没有发生变化。
17.草甘膦(化学式为)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计算:
(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1%)。
(3)33.8g草甘膦中含有多少克磷元素?(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8.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难溶性大颗粒
B.可溶性无机盐
C.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4)臭氧的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5)生活中,你提倡饮用白开水还是矿泉水,理由是______。
19.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按要求填空。
(1)请按图中同学所说的顺序,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正确理解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将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2H②③④⑤⑥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_,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______,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
20.实验课上,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水的组成”的探究实验,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水是一种元素吗?
【进行实验】同学们按照教材中的装置(如图)进行了实验。
【收集证据】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___________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极端的玻璃管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切断电源,打开b管顶端的活塞,在管口放置一根燃着的木条,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分析】与b管相连的电极为___________极,实验时,老师在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此结论还能从宏观角度解释,水之所以属于氧化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等仪器组成,不需要酒精灯。
2.答案:A
解析:A为节约用水标志;B为禁止吸烟标志;C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D为可回收物标志。
3.答案:D
解析:从现象上判断: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生成水雾,由此可知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A说法不正确;氢气燃烧生成水,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说法不正确;从微观上分析: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氧原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D说法正确。
4.答案:D
解析: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可能会损坏过滤器中的滤纸。
5.答案:A
解析:A、B、C项中均为纯净物,A项中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B、C项中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D项中由两种分子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A。
6.答案:B
解析:过滤不能除去溶于水中的钙、镁化合物,因此不能降低水的硬度,A不符合题意;加肥皂水,软水产生泡沫多,B符合题意;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使用硬水烧水易产生水垢,是因为钙、镁化合物受热会生成沉淀,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答案:C
解析: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8.答案:D
解析:在化合物中,镁元素一般显+2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则。故选D 。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物质是单质,且由分子构成,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原子。A、D选项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C选项中的物质由原子构成,均不符合题意。B选项中的由一种元素组成,且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原子,故正确。
10.答案:D
解析:在化合物中,钠一般显+1价,氢一般显+1价,氧一般显-2价,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故选D。
11.答案:D
解析:汽水、自来水、空气属于混合物。红磷、水、铜丝、氧气、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其中红磷、铜丝、氧气属于单质,水、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
12.答案:C
解析:将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自来水的顺序为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①过滤→④消毒杀菌。生活用自来水一般不用蒸馏的方法净化。
13.答案:A
解析: A.乳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乳酸分子共含有1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6×3=90,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D.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式求出A中锰元素为+6价,读法正确; B中铁元素为+6价,应加上前缀“高”;C中汞元素为-1价,应加上前缀“亚”;D中磷元素+5价,不应加上前缀“亚”。
15.答案:①⑦⑨;④⑤⑥⑧;②③;④⑥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根据组成物质的成分种类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6.答案:(1)①Ne②Al③④⑤、
(2)①②H、O③、④
解析:(2)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通电分解水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③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所以水通电分解后生成的其他物质的粒子是氢分子和氧分子。④水变成蒸汽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17.答案:(1)9:20
(2)18.3%
(3)
答:33.8g草甘膦中含有6.2g磷元素。
18.答案:(1)元素
(2)吸附作用或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AC
(4)1个臭氧分子或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5)提倡饮用矿泉水,因为相对于白开水矿泉水更安全。或提倡饮用白开水,因为矿泉水需要额外包装,浪费资源
解析:(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元素;故答案为:元素;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难溶性大颗粒和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AC;
(4)臭氧的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是表示一个臭氧分子,还可以表示一个臭氧分子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一个臭氧分子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5)白开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而矿泉水中含有的矿物质种类过多,过量摄入可能影响健康,而且生水中卫生条件可能也不达标,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我提倡饮用白开水;故答案为:提倡饮用矿泉水,因为相对于白开水矿泉水更安全。或提倡饮用白开水,因为矿泉水需要额外包装,浪费资源。
19.答案:(1)①②2Si③④
(2)⑥;③;⑤;②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注意离子和化合价的不同。
20.答案:【收集证据】气泡;1:2;无色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讨论分析】负;增强导电性
【得出结论】水氢气+氧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解析: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观察到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极端的玻璃管中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与负极相连一端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氢气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水中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导电性。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氢气+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之所以属于氧化物,是因为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