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测基础)—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训练(Word版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测基础)—2022-2023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训练(Word版附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13 11: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测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 B.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
C.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D.赤道
2.人们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卫星照片
②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③麦哲伦环球航海
④天圆地方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3.两年的地理学习,我们掌握了地球—人类“家园”的基本情况。下列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
A.海陆分布 B.质量 C.高低起伏 D.大小
4.下列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纬线都等长
B.地球仪上的纬线都可平分地球
C.所有的纬线(除南北极点外)都是圆,可称作纬线圈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5.下列地点中,其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165°E,20°N B.21°W,5°N C.15°W,25°S D.15°W,25°N
6.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显著的是( )
A.温带 B.寒带 C.热带 D.赤道地区
7.如果你朋友12月份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 )
A.春装 B.夏装 C.秋装 D.冬装
8.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是( )
A.自西向东、一天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东向西、一年
9.有关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昼夜更替现象 B.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C.昼夜现象 D.季节变化现象
10.当北京时间为3月12日20:00时,纽约为3月12日7:00,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大气运动 D.洋流运动
11.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地图三要素( )
A.方向 B.颜色 C.图例注记 D.比例尺
12.在地形图中,有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这个部位的地形一定是( )
A.缓坡 B.陡崖 C.山顶 D.盆地
13.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表示山脊的是( )
A. B. C. D.
14.读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3000米 B.1000米 C.2000米 D.4000米
15.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16.将1:800000地图,按比例所小到原图的1/3,新图的比例尺是( )
A.1:600000 B.1:240000 C.1:6000000 D.1:540000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计52分。
17.读下图“中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阶梯名称:A、第__________级阶梯C、第__________级阶梯。(6分)
(2)C地形区是___________。(3分)
18.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并回答问题。(8分)
(1)图中甲、乙两河流中,流向大致为东西的是__________河。(2分)
(2)王村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_米,它与青山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米。(6分)
19.读地球运动模拟演示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如果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可以绕着地轴沿___________方向拨动地球仪。该图所示时刻,A点处于___________ (白昼或黑夜)。(6分)
(2)如果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该图所示日期接近北半球的___________日(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附近。这一天,郑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9分)
20.读“地球上五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A.______带,B.______带,C.______带,D.______带,E.______带。(10分)
(2)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__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是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字母);无阳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字母)。(10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赤道是南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本题选C。
2.答案:C
解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④天圆地方→②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①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项正确。故选C。
3.答案:D
解析:平均半径、最大周长和地球表面积等都是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
4.答案:C
解析:纬线不都等长,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点;地球仪上的纬线只有赤道可平分地球;纬线(除极点外)的形状是个圆圈;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答案:D
解析:判断半球最简单的是判断南北半球,只要是北纬的就是北半球,所以C项可以排除,然后低纬度是纬度小于30°,三个选项都符合,那就要判断东西半球了,东半球是范围是从20°W~160°E,只有D选项符合要求。
6.答案:A
解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赤道地区,也就是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7.答案:B
解析:1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南非位于南半球,故选项B符合题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8.答案:A
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A。
9.答案:A
解析: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造成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季节变化现象是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10.答案:B
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时间差异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其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11.答案:B
解析:地图三要素包括地图的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不包括地图的颜色。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这里适合攀岩运动。根据题意。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凸出,所以是山谷,A不符合题意;B、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凸出,所以是山脊,B正确;C、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表示中间低四周高,应是盆地,C不符合题意;D、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表示中间高四周低,应是山顶,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4.答案:C
解析: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由两地的海拔相减,图中甲的海拔是3000米,乙的海拔是10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0米,故选C。
15.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读图可知:A图的图幅最大,比例尺最大,故A符合题意。
16.答案:B
解析:将1:800000地图,按比例缩小到原图的1/3,新图的比例尺是实际距离扩大三倍,1:2400000,故选B。
17.答案:(1)一;二(2) 长江中下游平原
解析:(1)A是第一级阶梯,B是第二级阶梯, C是第三级阶梯。
(2)C是第三级阶梯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18.答案:(1)甲
(2)500;328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可通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图中甲、乙两条河流中,甲河的流向大致为东西流向。
(2)由图可知,图中王村的海拔是500米,而青山的海拔是828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28米。
19.答案:(1)自西向东(或逆时针);白昼
(2)冬至;南回归线;昼短夜长
解析:
20.答案:(1)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2) C;A;E;B;D
解析: (1)读图可知,写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E.南寒带。
(2)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C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是A和E(填字母);无阳光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B和D(填字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