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能力)——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单元闯关双测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能力)——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单元闯关双测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13 19: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测能力)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沙蚕、海葵、涡虫、蛔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抓住特征仔细辨别它们分别属于哪类动物( )
A.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
B.线形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C. 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
D. 环节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2.蓝瓶僧帽水母是僧帽水母的一种,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在澳大利亚曾出现2天内蓝瓶僧帽水母蜇伤超2000人的事件。下列有关蓝瓶僧帽水母叙述错误的是( )
A.蓝瓶僧帽水母属于腔肠动物 B.蓝瓶僧帽水母有触手
C.蓝瓶僧帽水母有口有肛门 D.蓝瓶僧帽水母有与口相连的消化腔
3.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的主要原因是( )
①扁形动物的身体左右对称
②扁形动物的身体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
③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
④扁形动物运动更迅速、准确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给人体带来很大危害,关于蛔虫病的预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B.人畜粪便可直接作为肥料使用
C.不喝不清洁的水,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 D.预防蛔虫病需要掌握蛔虫的感染途径
5.在观察蚯蚓时,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 )
A.有利于观察蚯蚓的运动
B.有利于观察蚯蚓的环状体节
C.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
D.有利于观察清楚蚯蚓的刚毛
6.对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运动和呼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蚌的运动器官是足 B.河蚌用外套膜呼吸
C.蝗虫的运动器官只有翅 D.蝗虫通过口器进行呼吸
7.蝗虫能适于空中飞行和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有( )
①用气管呼吸
②胸部有两对翅
③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④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下列关于鱼鳃的结构和鱼的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图中②是鳃盖,①是鳃丝,鳃丝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B.水中的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水→口→血液→鳃
C.若鱼的鳃丝鲜红,说明鱼比较新鲜
D.流出鱼鳃的水和流入鱼鳃的水相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9.小李同学在北京动物园参观两栖爬行馆时,发现青蛙、蝾螈等两栖动物的皮肤都很湿润,而蜥蜴、龟等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使皮肤保持湿润
B.蝾螈的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C.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D.龟甲厚实坚硬,属于外骨骼
10.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的消化腔由两层细胞组成
B.线虫动物都是寄生的
C.蚂蟥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蠕虫状,细长而柔软
D.节肢动物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11.每种动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利用触手捕获猎物
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消化器官非常发达
C.缢蛭生活在海洋中,利用体壁进行呼吸
D. 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12.美丽富饶的烟台养马岛是黄海之中的一颗明珠,岛上生物种类繁多、风景秀丽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参观旅游。岛上栖息着大量的黑嘴鸥,它们以鱼类为食,善于飞行。以下有关黑嘴鸥说法错误的是( )
A.黑嘴鸥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有利于飞行生活
B.为减轻体重,黑嘴鸥的直肠很短,不在体内储存粪便
C.黑嘴鸥也有发达的胸部肌肉和骨骼,但不能进行双重呼吸
D.黑嘴鸥的消化能力强,可以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
13.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兔的牙齿,图乙是狼的牙齿
B.兔和狼都有门齿和臼齿
C.图乙牙齿的分化,与其草食性生活相适应
D.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14.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脊椎动物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B.两栖动物是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一个类群
C.鲫鱼用鳔调节身体的比重,用胸鳍控制身体前进的方向
D.爬行动物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5.对下图解释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蛙,因其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所以称为两栖动物
B.图中的蛇,体表有角质的鱗片,适于在陆地上生活
C.图中的鹰,胸肌两端均附着在胸骨上
D.图中的虎没有恒定的体温
16.蟾蜍的发育与青蛙相似,其幼体与成体相比较显著差异是( )
A.陆生、用肺呼吸、有尾有四肢 B.水生、用肺呼吸、有尾无四肢
C.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D.陆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17.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蝗虫具有坚韧的外骨骼,不容易被天敌捕食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水的阻力
C.家鸽的孵卵和育雏行为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D.蟒蛇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适于陆地生活
18.观察比较兔和狼的牙齿,能分析得出( )
A.兔的门齿发达适于磨碎食物
B.狼的犬齿发达适于切断食物
C.兔的牙齿包括门齿、犬齿和臼齿
D.牙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19.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蛔虫消化器官简单,适于在人体消化道内寄生生活
B.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
C.鲫鱼用鳍游泳,适于在水中生活
D.家鸽体温恒定,适于在空中飞行生活
20.下列有关生物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作物产量
②家畜是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③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④河蚌的贝壳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8分)如图是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
(1)A属于__________(填类群)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2)B是蚯蚓,属于__________(填类群)动物。
(3)C是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线形,消化道________________。
(4)D是河蚌,属于_______________(填类群)动物。
22.(10分)如图依次为大鲵、大熊猫、鹰、蝗虫四种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的成体用______________呼吸,兼用__________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
(2)B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C属于鸟类,两翼发达,体表被覆______________。
(4)D的体表有_________________,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作用。
(5)图中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23.(12分)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类群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___。
(2)A(蚯蚓)用________呼吸,C用________呼吸,F用________呼吸。
(3)B的体表有___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________。
(4)________(填序号)动物所属类群最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5)E是适应飞翔的动物,请列举一条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________。
(6)F后代的成活率较其他几种动物的高,主要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24.(10分)下面是四种动物的外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动物中属于同一类的是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2)河蚌外面的硬壳叫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分泌的物质形成的;梭子蟹的外面也有硬壳,叫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
(3)以上动物中,没有肛门的是________,身体只有两个胚层的动物是________。
(4)梭子蟹和鱿鱼都有许多的足,但是这两种动物的足最大的区别是梭子蟹的足________。
(5)以上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________,它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________构成,体表有________,足和触角________。
25.(10分)如图的国画名叫《他日相呼》,为我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所画。齐白石老人发现小鸡得到蚯蚓时不会谦让和共享,而是互相争夺,但长大后,得到食物就会互相呼唤。此画的寓意为:美德不是天生的,是教育历练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__________组成。
(2)鸡属于鸟类,鸟类身体大多呈现__________,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__________。
(3)从发育过程来看,鸡的雏鸟类型为__________。
(4)鸡蛔虫是鸡体内常见的一种寄生虫,与人蛔虫相同,鸡蛔虫也属于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多__________,呈圆柱形,身体不分节,消化管__________。
(5)鸡羽虱是鸡身上的另一类寄生虫,它属于节肢动物,因此,可以推测出鸡羽虱的体表有坚硬的__________和分节的__________。
26.(10分)观察下列动物图形,回答问题:
(1)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
(2)体温恒定的动物有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①A动物的体表有________,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②B动物用________呼吸,C动物用________辅助呼吸。
③A、D动物都适于飞行,它们具有一些相同的结构特点,例如________部肌肉发达。
④E动物的牙齿有________的分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沙蚕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海葵体壁两胚层,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蛔虫身体呈细线形,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
故选:D。
2.答案:C
解析:蓝瓶僧帽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
3.答案:C
解析:①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因此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正确;
②扁形动物的身体有前后、左右、背腹之分,因此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正确;
③扁形动物、腔肠动物都有口无肛门,不正确;
④扁形动物运动更迅速、准确,因此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正确。
故选:C。
4.答案:B
解析:蛔虫卵可存在于感染蛔虫病的人排出的粪便中,因此人畜粪便要经过杀死虫卵处理才可作为肥料使用,切断蛔虫的传播途径,B错误。
5.答案:C
解析:蚯蚓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在实验过程中,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故选C。
6.答案:A
解析:A、河蚌的运动器官是斧足,A正确。
B、河蚌忽悠软体动物,用鳃呼吸,B错误。
C、蝗虫的运动器官三对足和两对翅,C错误。
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通过气管进行呼吸,D错误。
故选:A。
7.答案:D
解析:①蝗虫通过气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适于陆地生活;②蝗虫胸部有两对翅,适于飞行;③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内部器官以及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④有一对复眼,可以辨别物体大小,但其视觉不是很发达。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据题图可知②是鳃盖,①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A正确;水由口进入,经过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由此可知,水中的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水→口→鳃→血液,流出鱼鳃的水和流入鱼鳃的水相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B错误,D正确;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所以活鱼的鳃丝是鲜红色的,若鱼死去很久,鳃失去呼吸功能,鳃丝就会变成暗红色,C正确。
9.答案:D
解析:青蛙和蝾螈都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A、B正确;蜥蜴和龟都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C正确,D错误。
10.答案:B
解析:线虫动物多数生活在水中、潮湿的土壤中或寄生在动植物体内,B错误。
11.答案:D
解析:A、涡虫生活在淡水中,没有触手,利用口捕获猎物。错误。
B、蛔虫生活在寄主体内,以半消化的食物为食,故消化器官非常简单。错误。
C、缢蛏生活在海洋中,利用鳃进行呼吸,错误。
D、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具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正确。
故选:D。
12.答案:C
解析:黑嘴鸥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翼有利于飞行生活,A正确;黑嘴鸥的直肠很短,不在体内储存粪便,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B正确;黑嘴鸥有发达的胸部肌肉和骨骼,也有与肺相通的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C错误;黑嘴鸥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可以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D正确。
13.答案:C
解析:图甲是兔的牙齿,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没有犬齿,这与其草食性生活相适应;图乙是狼的牙齿,有犬齿,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咬食物,这与其肉食性生活相适应,A正确,C错误。哺乳动物中草食动物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没有犬齿,而肉食动物有门齿、臼齿和发达的犬齿,B正确。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D正确。
14.答案:C
解析:脊椎动物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A正确。两栖动物是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一个类群,B正确。鲫鱼用鳔调节身体的比重,用尾鳍控制身体前进的方向,C错误。爬行动物的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正确。
15.答案:B
解析:蛙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A错误;蛇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适于在陆地上生活,B正确;鹰属于鸟类,胸肌一端附着在胸骨上,另一端附着在翅膀上,这样才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C错误;虎是哺乳动物,体温恒定,D错误。
16.答案:C
解析:蟾蜍的幼体也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17.答案:A
解析:蝗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使其适应干旱的陆地环境,故选A。
18.答案:D
解析:AC、兔属于植食性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这与家兔的植食性生活相适应,AC错误。
B、狼属于肉食性动物,犬齿发达,适于撕裂食物,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B错误。
D、哺乳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哺乳动物牙齿的分化,适应复杂的环境,吃不同的食物,既增强了其摄食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功能,D正确。
故选:D。
19.答案:D
解析:蛔虫以人体小肠内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所以消化器官简单,A正确;蝗虫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于在陆地干燥的环境中生活,B正确;鲫鱼用鳍游泳,适于在水中生活,C正确;家鸽体温恒定,减少了家鸽对环境的依赖性,扩大了它们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其生存和繁殖,与适于在空中飞行生活无直接关系,D错误。
20.答案:A
解析:①蚯蚓在土壤中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与人类关系密切,①正确。
②动物可以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家畜是由野生动物驯养而来的,能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②正确。
③有的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百灵、画眉等,③正确。
④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能保护其内部柔软的身体,还能分泌珍珠质形成贝壳,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与人类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
故选:A。
21.答案:(1)腔肠
(2)环节
(3)有口有肛门
(4)软体
解析:(1)A为水螅,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
(2)B是蚯蚓,其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因此属于环节动物。
(3)蛔虫的身体细长,呈线形,消化道有口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
(4)D是河蚌,属于软体动物。
22.答案:(1)肺;皮肤
(2)胎生;哺乳
(3)羽毛
(4)外骨骼
(5)B、C
解析:(1)A是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2)B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C属于鸟类,两翼发达体表被覆羽毛。
(4)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作用。
(5)题述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B和C。
23.答案:(1)CDEF;EF
(2)体壁;肺和皮肤;肺
(3)外骨骼;体内水分蒸发
(4)D
(5)身体呈流线型(合理即可)
(6)胎生;哺乳
解析:题图中A为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为蜘蛛,属于节肢动物;C为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为蜥蜴,属于爬行动物;E为家鸽,属于鸟类;F为家兔,属于哺乳动物。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其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A、B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C、D、E、F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B、C、D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E、F的体温可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恒定,使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
(2)A蚯蚓用体壁呼吸,C青蛙用肺和皮肤呼吸,F家兔用肺呼吸。
(3)B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爬行动物最早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5)E属于鸟类,会飞行,其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很多,如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6)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的特征是胎生、哺乳,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4.答案:(1)河蚌、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
(2)贝壳;外套膜;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水母;水母
(4)分节
(5)梭子蟹;体节;坚韧的外骨骼;分节
解析:(1)图中的河蚌、鱿鱼属于软体动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
(2)河蚌具有坚硬的贝壳,贝壳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坚韧的外骨骼既能保护和支持内部结构,又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3)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4)梭子蟹的足分节,鱿鱼的口的周围有许多腕足,两种足最大的区别是梭子蟹的足分节,鱿鱼的腕足不分节。
(5)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25.答案:(1)体节
(2)流线型;恒定
(3)早成雏
(4)细长;有口有肛门
(5)外骨骼;足和触角
解析:(1)蚯蚓是环节动物,蚯蚓的身体从前到后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2)鸡属于鸟类,鸟类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体温恒定。
(3)刚孵化出的雏鸡有羽毛,眼已经睁开,腿脚有力,在绒羽干后,可随亲鸟觅食,因此从发育过程来看,鸡的雏鸟类型为早成雏。
(4)鸡蛔虫属于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大多细长,呈圆柱形,身体不分节,消化道有口有肛门。
(5)鸡羽虱是鸡身上的另一类寄生虫,它属于节肢动物,因此,可以推测出鸡羽虱的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足和触角。
26.答案:(1)A
(2)D、E
(3)①外骨骼;②鳃;皮肤;③胸;④门齿、臼齿
解析:(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这一特征,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无脊柱,图中体内无脊柱的动物是A蝴蝶属于无脊椎动物,B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哺乳动物和鸟类属于恒温动物,因此E家兔和D家鸽属于恒温动物。
(3)①蝴蝶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②B鱼类用鳃呼吸;C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③A蝴蝶和D家鸽都能飞行,它们胸部有发达的肌肉,能收缩产生强大的动力。④E家兔是植食性动物,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