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练习(Word版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练习(Word版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13 11:4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下图为“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煤炭 C.森林 D.水
2.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无节制采伐林木 B.节约使用纸张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污水直接排放
《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自2020年12月31日起施行。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已亮相多个社区,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方式回收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可以提高资源再利用率,减少环境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政府以有偿方式回收垃圾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析垃圾特点 B.提高分类意识
C.获取回收信息 D.出口落后国家
4.中学生要做垃圾分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废旧书本—其他垃圾 B.废旧电池—有害垃圾
C.果皮果核—可回收物 D.破损碗碟—厨余垃圾
5.下列行为符合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是( )
A.节日期间互赠贺卡 B.使用一次性餐盒
C.学习资料双面打印 D.购物使用塑料袋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气候资源 B.土地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7.图中所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煤炭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B.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C.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太阳能作为新能源被广泛利用,其能量大小常用年太阳辐射量表示。读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海南岛太阳能分布特点是( )
A.各地分布均匀 B.琼中比三亚少
C.中部多四周少 D.东部多西部少
9.太阳能资源的特点是( )
A.不可再生 B.清洁无污染
C.储量很小 D.不受天气影响
泰州农业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鱼汤面是泰州特色美食。下图为“泰州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泰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水域 B.林地 C.草地 D.耕地
11.泰州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 )
A.甘蔗 B.棉花 C.小麦 D.花生
12.下列属于泰州种植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草场广布 C.工业发达 D.地广人稀
“渔光互补”发电新模式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图为我国某地“渔光互补”光伏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地形区最适合大范围推广“渔光互补”模式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渔光互补”模式最有利于( )
A.节省土地资源 B.缓解交通压力 C.提高人口素质 D.监测空气质量
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为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优势,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农业部门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畜牧业 B.②—林业 C.③—种植业 D.④—渔业
16.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土地类型齐全,难以利用土地多
③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好④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21年某日,位于山东省武城县的六五河节制闸开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正式向河北、天津供水。读南水北调东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河北、天津调水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2月
18.向河北、天津应急调水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①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的超采状况 ②缓解黄河流城水资源短缺局面
③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水紧张状况 ④向河北、天津河湖湿地补水,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线,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下图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由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我国南方各省均在多水区
B.缺水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
C.少水区和过渡带大致以2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D.丰水带主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20.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过渡带,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以应对的措施还有( )
①改变灌溉方式,放弃自流灌溉②工业用水循环使用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④利用先进钻井技术,大量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自然资源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3 4 6 5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数与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共增加了7930万,平均每年净增739万人(瑞士的人口约为741万)。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____,人均____的特征。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看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____(快、慢)。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____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的主题为“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二图为我国地形地势图,图为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图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1)描述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2)分析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3)林地、耕地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分别为____、____。
(4)简述我国草地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5)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两大湖泊分布区,保护湖泊意义重大。请说出湖泊对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6)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每个人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
23.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悠久的历史,记载着黄河流域古老的辉煌:勤劳的人民,正在谱写黄河流域灿烂的篇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九曲黄河在山东省奔流入海,黄河三角洲被称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主要因为黄河入海口处河道趋缓,泥沙沉积而成。这里的泥沙主要来自________(上中下游)河段。
(2)陕西的渭河平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渭河和汉江分居秦岭两侧,但水量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引汉济渭”被称为小南水北调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调节陕西省水资源________(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4)黄河冲出晋陕峡谷之后,转身东流,进入河南省,因省境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河南省简称________。
(5)黄河之源位于三江源地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请你写出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建议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C
6.D 7.C 8.B 9.B 10.D
11.C 12.A 13.D 14.A 15.B
16.A 17.A 18.D 19.D 20.A
21.(1) 丰富 不足
(2)快
(3)计划生育
(4)老年
22.(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 山地(或山地、丘陵) 平原(或平原、丘陵)
(4)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地区(或我国年降水量400毫米以西的高原、山地地区)
(5)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为生产生活提供丰富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
(6)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植被;积极参与植树种草;少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绿色出行;积极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宣传(志愿服务、生态保护志愿者)
23.(1)中游
(2)气候因素
(3)空间
(4)豫
(5)退耕还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