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微生物与健康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7微生物与健康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31 08:54:34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1.7微生物与健康
教科版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能够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能够根据学习主题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三、回顾与总结本单元内容
新知导入
钟形虫
变形虫
线虫
草履虫
新月藻
衣藻
原生动物
显微藻类
真菌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微生物除了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真菌之外,还包括哪些?
新知导入
细菌
病毒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微生物除了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真菌之外,还包括哪些?
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导致了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由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比如微生物和细胞的发现,在医药、食品、环保、动植物的改良等方面,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有机肥
探索:微生物与健康
医药方面
食品工业
污水和垃圾处理
培育新品种
探索:微生物与健康
医药方面
食品工业
污水和垃圾处理
培育新品种
探索一
病毒颗粒很小、结构简单、寄生性严格,是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是比细菌还小、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可以利用宿主的细胞系统进行自我复制,但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 大部分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病毒可以感染几乎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迄今已有超过5000种类型的病毒得到鉴定。研究病毒的科学称为病毒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探索一
病毒比细胞还小,大部分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病毒引起的疾病非常广泛,都具有传染性。病毒引起的疾病:感冒、流感等。
预防:增强体质、平衡膳食、避免接触感染人群。
用灭活病毒做疫苗、预防病虫害等。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诺如病毒等。
探索一
病毒的形态
探索一
新型冠状病毒来了!
2019年12月,在某地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有的病人发烧、咳嗽,有的很快发展成肺炎,有的甚至死亡。2020年1月,实验室利用电镜检测,从病例样本中分离出致病病毒,确认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比较强,并获得该病毒的全基因序列。2020年2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把该病毒命名为SARS-CoV-2。在2020年1月到7月期间,由于缺乏针对该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同时有些地区疫情防控措施欠缺,造成全球1700多万人受到感染,60多万人死亡。
实验证明: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蔓延,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探索一
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四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并研制了许多对付细菌和病毒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伤寒杆菌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发的一种急性腹泻疾病
霍乱弧菌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
鼠疫杆菌
探索一
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是第一个把微生物和疟疾联系起来的人。他利用显微镜观察研究发现,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发现了病因,那么防治手段就显而易见了,只有防止“微菌”进入人体才能避免疾病。因此,巴斯德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的约瑟夫·辛斯特便是受了巴斯德的影响。
路易斯·巴斯德
路易斯·巴斯德
探索一
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接种牛痘能让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
天花病毒
爱德华·琴纳
疫苗是指以死亡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被注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探索一
1880年路易斯·巴斯德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发展了一项对人类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其理论和免疫法引起了医学实践的重大变革,被视为细菌学之祖。他被称为“拯救人类最多的科学家”等,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杰出人物。
路易斯·巴斯德
探索一
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于受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
肺炎球菌
亚历山大·弗莱明
探索一
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屠呦呦
探索一
据估计,免疫接种每年能避免200万至300万例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导致的死亡。
这些年来人们不断发明和研制药物,以抵抗各种疟疾的危害。鼠疫、结核病、败血症、霍乱、痢疾、伤寒、天花等传染病慢慢被征服了。然而,细菌也有抗药性,直到今天,人和细菌还在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我进你退的斗争。
探索:微生物与健康
医药方面
食品工业
污水和垃圾处理
培育新品种
探索二
例如蘑菇、木耳是真菌,我们可直接食用
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酸奶、面包、馒头、腊肉等也都要依靠微生物。
探索二
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原理是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酿酒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类的过程。用于酿酒的微生物种类有很多,大体上可分为酒化菌(酵母菌)、糖化菌(丝状菌)和细菌3大类。
资料
酸奶则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乳酸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资料
探索二
提示:发生霉变的食物不可食用
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生产和繁殖的最佳时期。因此,保持干燥低温可以防霉。
探索二
探索二
探索:微生物与健康
医药方面
食品工业
污水和垃圾处理
培育新品种
探索三
微生物还扮演着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
探索三
有机肥
生活垃圾的生物处理也是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将生活垃圾中的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产物、能源和其他有用物质的一种处理技术,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垃圾分类:厨余垃圾有机肥
探索三
资料
污水处理场
污水和污物处理中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还要靠微生物除臭。污水与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探索:微生物与健康
医药方面
食品工业
污水和垃圾处理
培育新品种
探索四
人类不仅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还发现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其他生命现象都和细胞有关。在此基础上,人类成功培育出许多具有良好品质的动植物新品。
黑糯玉米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克隆羊
探索四
杂交水稻要在水稻花的花蕊上进行,水稻开的花很小很小,因此寻找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和进行杂交工作都必须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是解决 21 世纪全球粮食问题的法宝。
探索四
科学家从一只成年绵羊身上提取体细胞,然后把这个体细胞的细胞核注入另一只绵羊的卵细胞之中,而这个卵细胞已经抽去了细胞核,最终新合成的卵细胞在第三只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形成了多莉羊。
多莉羊的诞生
微生物对人类来说,有利也有弊。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但有些微生物会引起食物霉变或致人患病。人们可以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疫苗、药物等防治疾病,也能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等,其作用涵盖了食品、医疗、生物、环境等各个方面。
微生物的利与弊


提供食物/帮助生产食物
制造药品
处理垃圾和污水
使人生病
使食物腐烂变质
回顾与总结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2.怎样放的更大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7.微生物与健康
回顾与总结
回顾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想一想,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们的观察范围又是怎样拓展的?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高视力只能看清约0.1毫米大小的物体,观察到小昆虫
放大几倍到几十倍,观察到生物的一些较小的器官和组织
极限是放大到2000倍,观察到生物的细胞、一些微生物与极少数细菌
放大到几百万倍,观察到细菌、病毒、物质的极小微粒——原子
回顾与总结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我们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感到意外和惊讶的是什么?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课堂练习
疾病
霉变
食物
有机垃圾
疫苗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酸奶、面包、酒
课堂练习
A
1.人们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常会加入( ),使其变得松软多孔。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霉菌
2.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是( )。
A.微生物 B.细胞 C.克隆羊
3.下列微生物中,能引起伤寒的是( )。
A.志贺氏菌 B.伤寒杆菌 C.酵母菌
4.下列科学家中,发明了“巴氏消毒法”的是( )。
A.巴斯德 B.弗莱明 C.袁隆平
C
B
A
课堂练习
5.下列关于微生物和人类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
B.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者帮助我们生产食物
C.所有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6,弗莱明发现了( ),从而使千万人免于受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
A消毒法 B青霉素 C罗红霉素
7,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发明人是( )
A 袁隆平 B屠呦呦 C爱德华·琴纳
C
B
B
课堂练习
1、医学家在研究2019新型冠状病毒时需要用到的科学仪器是(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是( )。
A. B. C.
3、面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与大家一起抗击疫情,请你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出两条建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4、像2019新型冠状病毒一样,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这种说法是( )的。
A.正确 B.错误 C.无法判断
5、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下列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的微生物是( )。
A.草履虫 B.大肠杆菌 C.鼓藻。
6、早在1663年,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英国科学家是( )。
A.列文虎克 B.罗伯特。胡克 C.培根
7、要让我们观察到洋葱内表皮细胞,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洋葱切成薄薄的-片,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B.切出一小块洋葱,直接放在载物台上,用显微镜观察
C.在洋葱内表皮上划出“井"字,用镊子轻轻地撕下内表皮,做成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C
B
不聚集,少出门
勤洗手、通风,外出戴口罩
B
C
B
C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同时也发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作业布置
绘制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