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主题一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百骏图)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10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主题一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百骏图)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10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8-13 16:0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0张PPT)
百骏图
郎世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郎世宁
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中国期间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郎世宁本宁(据传)
郎世宁所处时代:
西方列强你争我夺去争海上霸主的年代,不仅向外输出贸易、而且输出文化,天主教和新教当时激战正酣,流行码人,就派出了大量的传教士前来传教,郎世宁也是其中一人,于是他就踏上一艘小船于1714年5月4日来到中国
终于开到了中国的澳门
终于来到了中国的澳门
还没完,还要在澳门转乘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终于到达了北京
当时在我们紫荆城里坐着的正是六十一岁的康熙
可是他又不会汉语
于是
意大利味十足的汉语
康熙老爷子一听,也很开心呀!就把郎世宁留在了宫廷中当宫廷画师,
而当时的西方绘画是
郎世宁所处时代
于是他就用西方技法画给康熙老爷子看。
当时流行的是
两只耳朵是必须要露出来的
小太监一看,皇上不喜欢。
呀!
皇上不喜欢
就哒哒哒~= =
收了起来。
但,这幅画是用油画颜料画的,哪能像咱们中国画长卷一样卷起来呢,所以过了不久,油画颜料就干了,再打开时,皇帝的一只眼睛都不见了。康熙皇帝不喜欢西洋画,就命郎世宁一定要用中国的毛笔作画。
多笋呐
同学们想想,让外国人拿筷子都要学多长时间呐,更何况的哆哆嗦嗦的毛笔,还得拿稳了,还得画一幅画出来。
郎世宁为了熟悉中国绘画,等于是重新开始
冬练三九
三九:指的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冬至是第一天),也就是19~27天的时候。
夏练三伏
三伏:“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冬天都不敢起太大的火,小火温着颜料,哆哆嗦嗦的用毛笔在画。
当他好不容易,终于练成了(神功大成)。捧着画来到宫门口时
宫中传来一声
好不容易学成一门技艺,皇帝死了,新皇继位,新皇就是:雍正
就是他
郎世宁就听说雍正爷是一个不苟言笑,一张扑克脸,人称冷面王的人。
那他到底喜不喜欢自己的画法呢?
作为宫廷画师,他只能为皇帝画画,但上一个皇帝的喜好,他都还没摸透呢。那他怎么知道皇帝的喜好呢?于是聪明的郎世宁就为雍正画了这副聚瑞图。
是被中国保留下来的第一张作品,也是他的开山成名之作
是被中国保留下来的第一张作品,也是他的开山成名之作
西方写实手法
中国画晕染技法
古人认为,并蒂莲和双穗谷的出现,代表着祥瑞之兆。代表了明君的出现。
宫中的小太监有一天就过来,说:“新皇(雍正)让你去给他画画呢,”郎世宁战战兢兢的过去抬头一看,雍正皇帝正穿着当时最流行的时尚男装对着郎世宁:
那 么他穿了什么呢?
COS
武松
雍正行乐图
你看我这身酷不酷?
雍正行乐图
雍正行乐图
雍正行乐图
雍正行乐图
雍正行乐图
雍正是一个很勤勉的皇帝,平时很少指导郎世宁,大部分都是书信往来。
卧犬图
锦春图
锦春图
雍正要求郎世宁要加一点西洋的画法,要大气、典雅、有立体感。郎世宁就这样达到了他职业生涯的顶峰。而这其中《百骏图》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从右往左看
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百骏图
郎世宁来到中国的初衷是什么呢?
郎世宁十九岁他入了一个会派,叫热那亚耶稣会,天生的艺术细胞,让他在会派里崭露头角,1715年,知识分子中间兴起了一股“中国热”,郎世宁顺利地从众多传道士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大清皇帝担心民众被其他力量团结,不赞成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但并不妨碍他被当作艺术家看待。所以他在中国期间一直忙于为皇帝作画,压根没有机会传教。
也正是这样的阴差阳错,郎世宁融中贯西的绘画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清宫绘画水平,郎世宁的画作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那为什么选马这个题材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来,清朝皇帝是满族人,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当年打下江山,骏马可谓功不可没。每年到了要给皇帝进贡的时候,各地都挑良马为贡品。作为宫廷画师的郎世宁,有数不清的模特可以临摹。
再来,古人讲究比兴(就是现在的打比方、比喻),传统绘画中,画里的物体除了是它本身以外,还有特定的象征含义。骏马行动矫健,就如同朝野里雷厉风行的人才,郎世宁以马为作画题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感激皇上的器重,同时表表忠心。
画的两端都是由牧马人开始的
整个马群在人的指挥下有序而自由的生活,这对于一个在马背上的民族(满族人)来说看了之后是非常触动的,雍正非常喜欢这幅画。就在他准备开始一展宏图的时候!
乾隆皇帝的一生一共写有四万三千多的诗,乾隆皇帝活了88年,这样算来,那乾隆平均每天就要写1.3首诗
乾隆:做皇帝是他的副业,艺术才是他一生的事业。
乾隆特别喜欢古画,就命人大量去收集外面的古画,而且疯狂盖章(富春山居图等),疯狂写诗。
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
真品:《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和《剩山卷》
富春山居图 子明卷
真品:《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和《剩山卷》
赵孟頫《鹊华秋色》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全卷
王献之
中秋帖
热爱艺术的乾隆,自然就和郎世宁关系很好了,据说乾隆是天天到郎世宁的画院当中去让他作画,画乾隆威风凌凌的样子——《乾隆皇帝大阅图》
画乾隆的妃子们
郎世宁就像是乾隆当时的记录美好生活朋友圈修图师。
看!这是朕的马!而且有十匹!
《乾隆大阅图》
《乾隆大阅图》局部
正当这时!
十大传世名画——郎世宁《百骏图》纸本、绢本各一
画面开始我们能看到两棵参天老松树,有着茂密的针叶和斑驳的树皮。树后面帐篷,帐篷里的牧犬充分体现了欧洲绘画解剖准确及透视的特点。
从右往左看
十大传世名画——郎世宁《百骏图》纸本、绢本各一
诗书画印
第一物象
牧犬
画面开始:
画幅中段呈现给我们的是千姿百态的群马。在草地上,胖的,瘦的,高的,矮的,追逐着,打闹着,好不欢乐。远处一个套马的汉子试图维持马群秩序。
郎世宁把近处的树干都画的特别立体
远景又不失中国画的古朴韵味
郎世宁把视平线画得很低,在画幅的上半截,看画的我们视线也被拉得老远。这在当时是违背原则的,中国画师多为散点透视,各个物体能够拥有独立的透视。到了郎世宁这里,他改用西方素描的画法来勾勒马的外形
西方透视技法——焦点透视
画面尾段,在树木坡石间逐渐出现了一片湖水,这里有两个细节不得不提:几匹要上岸的马,身上的毛湿漉漉地垂下来,生动逼真,显示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和高超的写实功力技巧;另一边,牧人坐在马背上,怕把衣鞋弄湿,腿是收起来的,生活气息很浓郁啊。
清朝的宫廷画师都遵循宋朝的作画规则,人像必须画正面,不能有阴影,他们认为人像上的阴影“好似脸上的斑点瑕疵”。而这幅画我们能很明确看到牧人侧着的脸,因阴影显得更立体,跟现在的女生打鼻侧影是一个道理。阴影画法,也成为众多学者辨认郎世宁画作的重要依据。
西方画家伦勃朗
有些马在水中还有马的倒影
原作分别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纸质稿本)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
查阅史料后,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当初清宫作画制度比较严格,宫里凡是重要的作品,都应该先画稿本,有的还不止一稿,等到皇帝觉得纸稿意境不错,构图也很好,画师才可以“照样准画”完成最终的绢本画。
美国纽约大都会物馆里的《百骏图》稿本,是纸本白描画,也不知道是郎世宁定稿前的第几版,画上并没有作者的落款。
单从白描的内容来看,与绢本相差无几,画幅只用线条造型,没有施以明暗对比和阴影,马匹画得也非常细致,墨色比较浅,从以下两对比图我们能看出明显差异。
另外还有两卷白描的稿本,而到了晚清则有较为逼真的摹本三卷,此后还有马晋绘制的两卷。我们可以从现存于世的白描稿本中找出一个细节,来印证以上问题的答案:
绢本版树旁有衣服,稿本上没有这堆衣服,这很好地说明了原作是在稿本的基础上有所改动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真本目前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
一、绢本
绢,在国画中读四声,常被误读成一声。绘在绢、绫、丝织物上的字画,称为绢本,在画面中能看到明显的横竖交错的纺织痕迹。代表作是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区别于绢本,纸本是在国画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以纸为底,所绘制的就称之为纸本。
《溪山行旅图》
绘在绢、绫、丝织物上的字画
二、设色
设色这个词经常与“绢本”、“纸本”合用,出现在国画的基本信息展示牌中。设色就是国画中
晕染彩色的意思,一般画面中只要出现彩色,就可以说是设色作品。与设色相反的是“水墨”,指画面中不出现彩色,或者极少出现彩色的,以墨色为主绘制的作品。
三、题跋
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后面的文字叫“跋”。
若是书画家本人所题,称为本人题跋,他人所作,称为他人题跋。同时还分为作者同时代人题跋,或者后人题跋。后人题跋往往是一些考证的内容,当然也有纯观赏性的。
横题直题随形题.穿插题满题.多题.印与画的结合
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作用:
1、书画的所有权。
2、能补充章法构图,完善构图的作用
3、点缀画面的作用。活跃画面氛围。
4、在书画作品补充作品内容。
印章的种类
1、姓名章--------作家的名字
2、斋馆章--------表示画家的住处或者画室
3、闲 章-------内容随意的章
大多数刻的都是成语格言之类的,闲章五花八门,是最有个性的章。
玉兔迎春
印章的表现形式
白文
朱文
阴刻
阳刻
四、墨分五色
指通过不同比例的水和墨的调和,出现不一样的灰和黑色变化,是多层次的浓淡干湿。“五色”是哪五色?说法不一,大多是说:焦、浓、重、淡、清;也有的认为应该说成:浓、淡、干、湿、黑;也有加“白”,合称“六彩”的。实际上指的就是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理解起来不用太机械,不要认为墨和水只能调出五种变化,其实变化应该更多。
王蒙《青卞隐居图》
五、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是山水画的一种,主要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所以说,青绿山水出现得比水墨山水更早。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