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济南的冬天
老舍
1.了解作家老舍的相关文学知识,掌握“着落、澄清、贮蓄”等易考词语。
2.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难点)
3.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的感情。(重点)
4.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创景激趣,导入新课
说起冬天,我们不禁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还会想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然而在北方中国的济南,冬天并没有板起一副冷酷的面孔,反倒“慈爱可亲”,对我们微笑,令我们印象深刻!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让你给大家介绍“潍坊的冬天”,你会如何解说来吸引你的游客呢?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你眼中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贮蓄( ) chéng清( ) 摇lán( )
发 jì ( ) 薄 雪( ) 刻薄( )
暖和( ) 应和( ) 黄晕( )
头晕( ) xiǎng( )晴
薄( )荷 xiāng qiàn( )
贮蓄(zhù ) chéng清( 澄 ) 摇lán(篮 )
发 jì ( 髻 ) 薄 雪( báo ) 刻薄( bó )
暖和( huo ) 应和( hè ) 黄晕(yùn) 头晕(yūn ) xiǎng( 响 )晴
薄(bò)荷 xiāng qiàn(镶嵌)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 予,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走近作者
本文的写作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老舍25岁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赴英国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开伦敦回国的途中,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又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沐浴在济南温暖宜人的冬季里,作者感到惊异和陶醉,于是满怀深情地写出了《济南的冬天》这一经典美文。
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把握重音和停连。
如: 小山V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V这一圈小山V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V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V准保暖和。”V真的,济南的人们V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 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 便不觉地想起:“明天V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 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 他们也并不着急, 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2.文章按照怎样的结构写济南的冬天?
总——分——总。总写“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分写部分,围绕山和水展开,写了阳光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城外的远山、冬天的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照应开头。
3.这篇散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阳光、山、雪、水。
4.课文一共有几个段落?哪些段落是写山?哪些段落是写水?
一共有六个自然段,其中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山;第六自然段写水。
课文写了哪些状态下的山?各有什么特点?写水又有什么特点?
①阳光照耀下的山:舒适温暖。②白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③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安适宁静。④济南的冬水:暖绿、清亮。
1、关于第三段:
语段品读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A、为什么说“真的”,什么“真的”?
前文说的“暖和”;这很容易联系《春》的“不错的”,可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B、这“暖和”和下文的“面上含笑”有没有关系呢?什么关系?
写的是“面上含笑”,说的却是“心里含笑”——是人的一种感受
容易发现的是,“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有这段末尾的句子;不容易发现的是:小山们对他们打的包票——“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读好这个句子,并且不是让学生沉浸在想象中,反而应该跳出来,思考产生这种感受和联想的原因,还原那个场景——小山环绕
C、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文中哪些句子在写这种感受呢?
2、关于第四、五段:
语段品读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A“最妙的”能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言外之意?
1、前面也是“妙”的;
2、下小雪更妙——作者还在玩正衬、烘托的“把戏”
B、“妙”在哪里?
1.“戴着”、“托着”就不可以吗?和“举着”相比,则有些唐突。两词相差太大)
2.“越发”(白色和青黑色相映,也显得格外庄重,所以后面才有“看护妇”的说法)
因为城里狭窄,所以视野是受限制的。所以上文很明显的,是自下而上的视角,最开阔的、最容易映入眼帘的,是小山高处的景象。所以,写了山上的矮松、蓝天。但是,位置更低的山坡上的小村庄,就只有走出城外才能看到了。所以,并不是从城里写到城外,而是立足点由城里来到了城外
C、“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这可以是个过渡句吗?
薄雪覆盖下的山
山上
松树的尖上顶白花(像看护妇)
山尖
全白(镶银边)
山坡
白雪黄草(穿花衣)
山腰
薄雪露粉色 ( 害羞 )
高
低
美丽秀气
用词凝练,色彩斑斓
请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城外远山的?
素淡雅致(秀美)
这一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
城外的远山
城内-城外
狭窄 宽敞
(卧 村庄 雪 小水墨画)
比拟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城里 城外
由高到低
由里到外
移步换景
写景顺序
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冬
水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绿
清
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冬水的温暖多情和美丽可爱。
不忍得冻
济南的冬水
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1、这是济南代表性的景物,是济南魅力所在。
2、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诗人笔下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城中也是“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3、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写作特色: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抓住特征
安排顺序
运用修辞
情景交融
济南的冬天
写景文章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同北平比——无风声
同伦敦比——响晴
同热带比——温晴
山上——看护妇
山尖——镶银边
山坡——穿花衣
山腰——害了羞
济南的冬天
动人的冬景
阳光下的老城——小摇篮
冬天的济南
小雪后的山
雪后的城外
山坡——小村庄
房顶——雪
冬天的河水
水面——热气
水中——绿色
水里——柳影
济南的冬天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 茅以升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