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2课时)
夯实基础
1.“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以上描述的地形属于( )
A.丘陵 B.平原
C.山地 D.高原
D
第2课时
为某国家不同海拔的陆地面积所占比例统计图,读图并完成2~3题。
2.该国家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B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该国家大部分地区是( )
A.白色 B.黄色
C.褐色 D.绿色
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
A.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C.起伏越大 D.起伏越小
D
B
读图K1-4-11,完成5~6题。
5.图示地形的主要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6.N观景台的主要作用是( )
A.仰望飞瀑 B.俯瞰奇峰
C.近观云雾 D.远眺群山
C
A
7.与平原相比,山区(包括山地、高原、丘陵)( )
①地面较为崎岖 ②交通便利③ 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等多种经营具有较大优势 ④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K1-4-12),完成8~9题。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所示地形为盆地
B.两座山峰的海拔都约为700多米
C.小河自东北向西南流
D.从南坡上山比东坡方便易行
B
9.图K1-4-13四幅图中,比较接近图K1-4-12中M、N两点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C
10.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K1-4-14),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海拔为________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2)村镇乙所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C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村镇丙所处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甲村到乙村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3)桃溪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__。
600
150
山脊
陡崖
鞍部
500
自西北流向东南
山地
(5)图中甲村和丙村,易遭受洪涝灾害的是________,其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村
甲村位于河流沿岸,且地势低平
能力提升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K1-4-15),完成11~12题。
11. 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 由东向西流 B. 由西向东流
C. 由东南向西北流 D. 由西南向东北流
12. 甲地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 山地 B. 盆地
C. 丘陵 D. 平原
C
D
13. 某中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野外进行日食观测活动。读图K1-4-16,完成下列问题。
(1)山峰位于观测点的________方向,图中河流流经的山体部位是________。
(2)从出发地到观测点的①②两条线路中,合理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地区属于________(填地形类型)。近年来,该区域大力发展林业,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北
山谷
②
①经过陡崖,②坡度较缓,爬山容易且安全
山地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共23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第1课时)
1.下列表示海拔的是 ( )
A.学校教学楼高30米
B.小王身高1.7米
C.三峡坝上水位为154.4米
D.广东第一峰石坑崆的高度为1 902米
夯实基础
D
第1课时
2. 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的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海拔测量工作,5月27日登山测量队队员成功登顶。读珠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图K1-4-1),下列关于登山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号营地至峰顶登山线路大体沿山
脊方向
B.前进营地至一号营地路段的平均坡
度最大
C.二号营地和峰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1 400米
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西北方向
A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计划组织一次登山活动,登山线路如图K1-4-2(单位:米)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登山活动计划分四个小队进行,其中一队想沿坡度最缓的路线攀登,其路线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活动中,登山路线经过山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B
5.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流流入湖泊的是( )
D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K1-4-3),完成6~7题。
6. 如果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 )
A. 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
B. 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C. 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D. 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
D
7. 图中②处修建了一座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处水深10 909米,水压极高,完全黑暗。图K1-4-4示意马里亚纳海沟(局部)等深线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处最可能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9.“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万米海底,彰显了我国
( )
①装备制造的发展 ②生物工程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进步 ④材料科学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C
10.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及缓坡上的梯田景观图(图K1-4-5),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2)该地区的最高海拔为________米,其与D等高线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3)图中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处,①河段小河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
山谷
陡崖
658
458
B
自西向东
(4)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约为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索道,已知该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为________米。
(5)图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梯田的是________坡,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0
C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能力提升
11.深山藏古寺,幽林听梵音,让人闻之无不心向往之。山谷地形往往更隐蔽。图K1-4-6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D
12.泥石流是一种多发的地质灾害。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相应的应急措施。图K1-4-7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将要经过的路线,则位于M点的人们应( )
A.沿路线①逃生
B.沿路线②逃生
C.沿路线③逃生
D.原地等待救援
B
读我国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K1-4-8),完成13~14题。
13.若在P处建火情瞭望台,不能观测到的地点是( )
A.图中两城镇 B.隧道口F处
C.陡崖的崖顶 D.山坡E处
14.图中Q处地形最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为( )
A.跳水运动 B.飞行运动
C.滑雪运动 D.攀岩运动
B
D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锻炼学生体能,提高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某学校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登山、练体能,观看溶洞,参观传统院落。
材料二 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K1-4-9)。
(1)同学们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在进行登山练体能的活动中主要是沿K线行进,到达P地。该线路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同学们登山的垂直高度范围是__________米。
(2)同学们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行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沿K线登山后,从DC这条线路返回,发现这条线路的坡度比K线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谷
80~120
先从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
陡
等高线更密集
(4)乙图为某同学拍摄的村落照片。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依据照片和材料,推测该同学的拍摄地点位于甲图中B、C、D、E中的哪一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D处。D处海拔高于村落最高点,可俯视拍摄;D处位于开阔的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D处与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合拍摄村落全景。(共21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2课时)
夯实基础
1.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由大到小再变大 D.由小变大再变小
C
2.0°纬线和0°经线相比( )
A.0°纬线稍长
B.0°经线稍长
C.正好相等
D.0°纬线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
D
3.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C
4.下列关于我国首都北京市(116°E,40°N)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高纬度 B.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C.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D.位于南半球,低纬度
B
读经纬网图(图K1-1-3),完成5~6题。
5. 甲点位于( )
A.南半球、东半球 B. 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 北半球、东半球
6. 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 )
A.①>② B. ②>①
C. ①=② D. 不确定
A
B
读北半球某地区经纬网图(图K1-1-4),完成7~8题。
7.图中④地的经纬度是( )
A.60°N,60°E B.60°S,60°E
C.60°N,60°W D.60°S,60°W
8.图中经过①②地的经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东西半球分界线
C.东西经度分界线 D.南北半球分界线
C
B
9.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1年3月5日1时57分,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34?17°N,80?32°E)发生了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此次地震的震中大致位于图K1-1-5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B
10.读图K1-1-6,完成下列问题。
(1)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图中AB所在的线称为________;AC所在的线称为________。
(2)A点的纬度是________,B点的经度是________;图中各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__,位于中纬度的点有________、________。
纬线
经线
40°N
40°E
E
B
A
B
(3)比较纬线圈的长度:AB________CD。(填“>”“<”或“=”)
(4)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条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
20°W
160°E
能力提升
12.若图K1-1-7为西半球,则A点的经度是( )
A.90°W B.110°W
C.30°W D.70°E
B
12.广州位于北纬23°,东经113°,通过地心(球心)与之相对的地点是( )
A.23°N,113°W B.23°N,23°W
C.23°S,67°W D.23°S,170°E
C
图K1-1-8,完成13~14题。
13.下列关于图中四点所在的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丙所在经线长于乙、丁所在经线
B.甲、丁所在纬线短于乙、丙所在纬线
C.甲、乙、丙、丁所在经纬线长度均相等
D.甲、乙所在纬线距离与丙、丁所在纬线距离相等
D
14.下列关于图中四点所在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西半球
B.乙地位于(20°N,40°W)
C.丙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D.丁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C
15.读图K1-1-9,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①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所示区域是由左图中阴影区域________的经纬线拉伸成直线并放大得来的。(填“甲”“乙”“丙”或“丁” )
(3)甲、乙、丙、丁四块阴影区域,全部位于西半球、中纬度的是________。乙、丙两个阴影区域的实际面积比较,乙区________(填“>”“=”或“<”)丙区。
30°E,30°S
丙
甲
<(共22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夯实基础
1.地球在不停地运动,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旋转轴相同
B. 公转的周期是一天
C.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 都产生了昼夜长短变化
C
第2课时
读图K1-2-4,完成2~3题。
2. 图中北半球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3. 图中四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D
C
北京(40°N,116°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示意图。据此读图K1-2-5,完成4~6题。
4.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下列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树影先变长后变短
B.正午时刻树影在正南
C.按时间先后对树影排序是abc
D.按时间先后对太阳排序是①②③
D
5. 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 )
A. 地球的自转有关 B. 地球的公转有关
C.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 D. 四季更替有关
6. 同学们发现,某时段正午树影一天比一天短,此时段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A.甲—乙—丙之间 B. 乙—丙—丁之间
C.丙—丁—甲之间 D. 丁—甲—乙之间
A
D
7.读伦敦(51°N)和开普敦(34°S)二分二至日昼夜时长比较表(表K1-2-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表K1-2-1
D
日期 春分、秋分日 甲日 乙日
城市 伦敦 开普敦 伦敦 开普敦 伦敦 开普敦
昼长 12小时 12小时 16小时 10小时 8小时 14小时
夜长 12小时 12小时 8小时 14小时 16小时 10小时
A.甲日,伦敦与开普敦昼长时间相同
B.甲是冬至日,乙是夏至日
C.春分日,伦敦建筑物的影子一年中最短
D.秋分日,开普敦6:00日出,18:00日落
8.芒果为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因其果肉细腻,风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热带果王”的美称。从全球范围来看,“热带果王”的产生地大致位于( )
A.23.5°N~66.5°N之间的区域
B.23.5°S以南的区域
C.0°~66.5°S之间的区域
D.23.5°N~23.5°S之间的区域
D
9.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指的是( )
A.热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B. 寒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C.温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D. 五带四季的气温变化
C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壮阔七十载,奋进新时代。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北京的小明、新加坡的小亮和悉尼的小新同时观看了电视直播。
材料二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K1-2-6)和三位同学所在地的位置示意图(图K1-2-7)。
(1)当地球运行到③位置时,北半球正值_____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___。
(2)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10月1日这一天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在6点__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此后一个月北京的昼长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3)国庆节当天,__________(填“小明”“小亮”或“小新”)最早看到日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夏至
北回归线
之后
逐渐变短
小新
地球的自转
(4)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纬度越低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两极地区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现象,赤道上任何一天昼夜长短_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大
小
极昼、极夜
相等
能力提升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读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图K1-2-8),完成11~13题。
11.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有一定的地理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地球的公转运动有关
B.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C.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与冬至日为太阳直射最北和最南位置的日期
D.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地球的自转运动有关
D
12.冬至是指“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的日子,这意味着冬至日后的半年,我国( )
A.黑夜渐长 B.白昼渐长
C.出现极夜 D.出现极昼
B
13. 屋顶太阳能就是在住宅、学校等设施的屋顶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发电。图K1-2-9为天津市某学校的屋顶太阳能装置。若只考虑太阳高度,下列节气中该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一样的是
( )
A.惊蛰与清明
B. 芒种与小暑
C. 白露与寒露
D. 小雪与小寒
B
14.和7月相比较,广东省的12月( )
A.天亮得更早
B.天黑得更晚
C.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D.白昼时间更短
D
15.图K1-2-10是经纬网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天,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___(填“南”或“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2)图中所示节气为___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时间三个月后,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如果A点所在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北
夏至
23.5°N
C
0°,110°W(共15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夯实基础
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俯视南极为逆时针
D.俯视北极为顺时针
B
第1课时
2.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B. 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
D. 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B
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据此读图K1-2-1,完成3~4题。
3. 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地球的自转 ②地球的公转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图中四个城市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 北京 B. 东京
C. 雅加达 D. 悉尼
D
D
5.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昆明四季如春
B.广州连续两天出现阴雨天气
C.北京昼夜长短每天都在变化
D.小东凌晨起床收看在意大利下午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直播
D
6.假设地球不自转,带来的影响是( )
A.地球上将不再有昼夜之分
B.地球上将不再有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更替
C.全球各地将处于黑暗之中
D.地球上各地时间将相同
B
7.读图K1-2-2,完成下列问题。
(1)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所以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__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__________。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_____________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从北极上空看呈_______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白天
黑夜
昼夜更替
自西向东
逆时针
(3)地球自转产生时差,图中同一纬线上的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__________地,中午时分的是__________地。
(4)乙地再次回到现在的位置大约需要经过__________小时。
丙
甲
24
能力提升
8.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为了便于不同国家的旅客了解和掌握时间,我国上海某酒店服务总台的墙壁上挂着一排挂钟。读图K1-2-3,完成下列问题。
(1)一位英国游客到中国上海旅游,应该以________钟的时间为准,他关注自己国家的社会生活应参照________钟的时间。(填“北京”“伦敦”“东京”或“纽约”)
(2)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相差________个小时。
北京
伦敦
8
(3)为什么上述各城市的时刻不同?
因为各城市所处的经度不同,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不同的城市就会出现不同的时刻。
(4)中国上海的小明与在美国纽约的舅舅在同一时刻打电话互致问候,他说:“舅舅,早上好!”舅舅该怎么问候呢?为什么?
从上图的时钟判断,北京和纽约的时间相差13小时,所以舅舅的问候应该是:“小明,晚上好!”(共16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
夯实基础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A.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B.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C.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D.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地球的照片
C
第1课时
图K1-1-1为手机某应用程序的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采用的是1972年12月7日由美国“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2~3题。
2.该照片显示的星球是( )
A.火星 B.土星
C.地球 D.金星
3.这颗“蓝色弹珠”实际上是一个( )
A.圆柱体 B.不规则的球体
C.圆锥体 D.立方体
C
B
4.用地理知识解释,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
( )
A.高处视野好
B.地球是个球体
C.要看的风景在上一层楼
D.站得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
B
5.北极燕鸥在北极出生。当秋天到来的时候,北极燕鸥开始飞越重洋,一直向南,在南极浮冰上越冬。春去冬来,它又到北极去繁衍下一代。北极燕鸥就这样往返于两极之间。北极燕鸥一年内往返迁移的距离最接近( )
A.2万千米 B.4万千米
C.6万千米 D.8万千米
B
6.地球想做一身合适的衣服,请你帮它选择( )
①一条4万千米的腰带 ②一件5.1亿平方千米布做成的大衣 ③一条6 400千米长的裤子 ④一件700平方千米布制成的上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A
7.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
B. 地球仪上是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地理事物
C. 地球仪真实地再现了地球的原貌
D. 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C
8.下列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 )
D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的一部分,最后看到全部船体。
材料二 1961年4月,苏联“东方一号”发射成功,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材料三 经过科学的测量,地球并不是规则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极半径为6 357千米。
(1)材料一中的现象,证明地球是__________(形状)。如果海面是平的,船只出现的景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其重大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描述地球的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球体
桅杆和船身一起看到
人们可以在太空(或通过人造卫星照片)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能力提升
月食是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线被地球所遮蔽,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超级月亮”(月亮位于近地点时刚好出现满月)是近些年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天文现象。2021年“超级月亮”一共有出现两次,分别发生在4月27日和5月26日。据此,完成10~11题。
10.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人们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 )
11.最大满月天象可以证明( )
A. 月球的形状 B.地球的形状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的表面积
C
B
12.我国的“蓝鲸2号”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它可在水深超过3000米的海域作业,其最大钻井深度也达15250米。“蓝鲸2号”最大钻井深度约相当于地球平均半径的( )
A.1/5 B.1/3810
C.1/417 D.1/2625
C
13.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K1-1-2,同学们借助不同的地球仪学习时( )
A.在“普通地球仪”上可以观察到海陆分布状况
B.利用“经纬网格地球仪”可以找到各国的位置
C.在“磁悬浮地球仪”上可以找到地轴
D.三个地球仪都能准确地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A(共18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第2课时)
夯实基础
1.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广州市地图 B.广东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A
2. 有比例尺①1∶100000,②1∶10000,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图比例尺最大
B. 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C. ③图表示范围最大
D. 若其中一幅是校园平面图,最适用的是③图
D
3.图幅相同,下列地图中表示范围最大,内容最简略的是( )
A.1∶6000 B. 六十万分之一
C.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60千米
D
1
60000
4.下列经纬网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B
5.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小红想到该景区旅游,她需要查找的地图是( )
A.成都地形图 B. 成都工业图
C. 成都人口分布图 D. 成都交通图
D
6.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便可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
A.地形图 B.农业图
C.交通图 D.政区图
C
7. 小明同学计划暑假去北京参观故宫博物院,下列有关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运用中国政区图确定故宫博物院的位置
B. 参考中国地形图规划去北京的行程
C. 准备故宫博物院导游图游览故宫景点
D. 运用中国政区图预订住宿宾馆
C
8.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全球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于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成功发射。该系统在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中广泛应用,与传统纸质交通地图相比,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的优点有( )
①可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 ②可随意调整图幅大小 ③能实时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 ④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线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9.图K1-3-8甲为中国地图,乙为北京市地图,两者图幅相等。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范围较________(填“大”或“小”),乙图表示的内容较________(填“详细”或“简略”)。
(2)在乙图上量得北京到天津的直线距离约为2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3)如果想了解北京在上海的哪个地理方位,他应选择两图中的________图。
大
详细
120
甲
能力提升
10.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面状和点状两种符号表示。读图K1-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大
B.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B
11.下列各图的图幅相同,表示河流宽度最小的是( )
A
12.在城市交通图上,一般不容易找到( )
A.重要车站 B.著名学校
C.大型医院 D.小型工厂
13.2020年6月11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海洋一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海洋一号D”卫星可应用于( )
A.判定植物生长状况 B.监测地下油气资源
C.保护海洋生物资源 D.跟踪沙尘暴位置
D
C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它们被安放在人口密集区,打开手机扫一扫车身二维码,便可获得自行车的骑行使用权。近年来,城市共享单车在我国快速兴起。
材料二 手机App提供的某共享单车位置电子地图(图K1-3-10)。
(1)下列场所附近适合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有( )
①高架路口 ②学校、医院 ③地铁站口 ④住宅小区 ⑤隧道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C
(2)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如图所示的电子地图的特点。
(3)推广“共享单车”有哪些好处?
信息量大,数据精度高,交互性强,实时更新。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减少碳排放量,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有利身心健康。(共18张PPT)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第1课时)
夯实基础
1.下列关于方向判断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面对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晴朗的夜空,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即为正北方
C.太阳升、落的方向大致为东、西方向
D.某人站在南极点上——“找不到北了”
D
2.读图K1-3-1,某轮船自M港航行至N港,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北向南
C
3.图K1-3-2是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车载导航界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所代表的汽车行进方向是( )
A.由正南向正北
B.由西南向东北
C.由东南向西北
D.由正北向正南
B
读某中学平面略图(图K1-3-3),完成4~5题。
4. 如果在教学楼南面挂窗帘,应挂在图中哪一位置?(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下列是四位同学读图获取的信息,有误的是( )
A. 甲:学校大门朝南开
B. 乙:食堂在学校的东南角
C. 丙:学校南北长约480米
D. 丁:该图比例尺为线段式,其数字式为1∶12 000
B
A
6.在1∶6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约为18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2000千米
B. 1800千米
C. 900千米
D. 1080千米
D
7.2019年9月22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属于天然气水合物)。香港特别行政区距离可燃冰试开采点约285千米。在某地图上,若香港和试开采点的图上距离约为5?7厘米,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大约是( )
A.1∶16245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1∶5000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6.245千米
C
8.中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5000千米,若按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的比例尺绘制地图,那么图上的距离应是(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20厘米
B
9.2021年春节,成都是全国接待游客量最多的城市。在地图上,表示成都的图例是( )
B
10.“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以上诗句中出现的事物是( )
C
11.读图K1-3-4,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学校位于甲村的___________方向。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到丙村的图上直线距离是1.3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___米。
(4)图的左侧有一个图例没有注明名称,你认为该图例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
西南
自东北向西南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650
桥梁
12.画出代表下列地理事物的图例。
表K1-3-1
首都 铁路 运河 国界 沙漠 山峰
能力提升
13.我国某城市的范围在29°45′N~31°40′N之间。图K1-3-5是该市某同学在自家楼顶(该楼坐北朝南,面朝正南方向)拍摄的太阳能热水器照片。该同学拍照时处在太阳能热水器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D
14.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已经在罗斯海地区完成规划选址。读图K1-3-6,拟建的科考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方向。( )
A.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D
15.在北半球的野外,我们可以在晴朗的夜空中找到北极星来确定北半球的正北方,图K1-3-7中代表北极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