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神奇的纸》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的第4课《神奇的纸》。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神奇的纸》是新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材料》的第四课。本课通过学生利用“纸”这种材料,体验对一种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以改变和优化材料性能的过程,比较和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等,皆在激发学生继续改造材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一—聚焦,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原有认知经验说说普通纸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
第二部分一一探素,用"折善"这种改造方法,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造后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三部分一—研讨,纸改造后性能的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一一拓展,引导学生在一张纸上刷食用油,然后探究这张纸性能的改变。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对纸的特点和作用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描述得很清楚,对于纸的认识较为单一,如:纸很软、遇水会湿、容易破,可以用来画画、写字、折纸等,但对纸的厚薄描述会有点困难,有时不能说出真实的感受,很少会对纸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学生对于加工和改造一张纸,使它能够承受更重重量的活动也会有些困难。
二年级的学生处于刚接触科学,对网络等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虽形成但不持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能知道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能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3)能用语言描述纸折叠前后的变化。
(4)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培养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5)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进。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组织学生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造,比较纸在改变前后的变化,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材料。
教学重点
体验不同时代做书材料的优缺点,认识书本材料的优化演变。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教师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基于上一课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对于纸已非常熟悉,但却很少有学生对纸进行过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即对纸的认识较为单一。在动手能力方面,在折纸方面还略显不足,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或观看视频后才能折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瓦楞状纸。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聚焦
1.出示白纸。
纸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具有多种。
提问:这是一张常见的白纸,说一说这张纸具有什么特点?
(预设:白色、轻、很薄等)
2.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
预设:写字、画画、折纸、手工……
根据纸的特点,交流纸的用途。
3.基于现有特点,引发对纸的畅想。
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呢?
(预设:这个环节要允许学生发挥想象,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小问题引领学生分析纸的特点、交流纸的作用,引发对纸的特点及其用途的思考,为后续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探索
[材料准备:普通的纸、订书机、杯子、热水、学生活动手册]
(一)明确改造纸的方法
1.交流改造纸的方法。
提问:同学们,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加工、改造一张白纸?
(预设:折叠、添加其它材料、刷油、染色)
2.明确造纸的方法。
引导:今天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改造白纸,看看改造后的白纸会有哪些功能。
3.学习折纸的方法。
(1)教师示范折叠方法(或播放多媒体工具),明确注意事项
(2)指导各组学生完成瓦楞纸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折出符合实验要求、便于实验操作的瓦楞状纸,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二)发现纸的新特点
1.提问: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
(预设:纸的厚度、宽度发生了变化、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介绍:结合课件,向同学们指出,这样的形状被称为瓦楞状,这种形状的纸就叫瓦楞状纸。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瓦楞状纸的特点,丰富学生对瓦楞状纸形状的认识,同时又为后面活动中仔细观察、详细描述做示范。】
(三)发现纸的新功能
提问:瓦楞状纸具有哪些新的功能和神奇的本领呢?通过三个实验来发现它们的新功能。
实验一
按一按: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纸,体验手心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实验二
放一放:取两本字典(或厚一些的书)平放在桌面上,字典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将白纸放置在两本字典上,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放在纸的正中间,直到纸塌陷为止。测试完白纸后,再测瓦楞状纸能承受多少重量。
(预设:两张纸的承受能力差距较大,白纸要选择较轻的物体,瓦楞状纸要选择相对重的物体)
实验三
摸一摸:领取一杯热水,分别用白纸和瓦楞状纸贴着杯子,来感受冷热的程度差异,对比两者间的区别。
(强调:注意使用热水时的安全,小心热水烫手)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容易出现不规范操作的情况,而通过示范指导引领学生认识规范操作的细节,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现了对学生操作技能、精确意识的培养。】
(四)明确要求。
边做边完成记录表,同时将自己其他方面的发现及时与组内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注意事项:
●实验要一步一步做,不要急于求成。
●仔细观察、感受,有什么发现就记录什么。
●与同学交流要轻声。
●在“摸一摸”环节,小心别烫伤自己,别烫伤同学。
学生活动。
教师适时介入指导、评价,引领学生有序开展实验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引领学生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形成对实验活动的正确认识,为有效观察做铺垫。在观察活动中,如有个别学生未能有效开展对瓦楞状纸的观察,教师要适当介入指导,避免这部分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
板块三、研讨
【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
1.出示班级记录表。
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相信同学们对于纸经过折叠变成瓦楞状纸后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接下来一起分享我们的发现。
2.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学生先汇报记录表上已有的选项,接着再补充其他的发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在交流研讨活动中整合对瓦楞状纸零散的认识,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
(三)、瓦楞状纸的应用
1.观察纸箱中的瓦楞状纸。
白纸通过折叠变成瓦楞状纸后与折叠前有了很多新的功能。在生活中,老师发现瓦楞状纸有很多的应用之处。(下发小纸箱)请仔细看这个纸箱,你能找到里面的瓦楞状纸吗?
2.学生观察并上台展示自己的发现。
3.引领学生思考:用瓦楞状纸做纸箱有什么优点?
预设:瓦楞状纸能承受更重的重量,能使纸箱变得更加坚固。
4.引领拓展。
在生活中,人们还将瓦楞状纸的特点应用在杯垫、杯套制作中(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寻找物品中的瓦楞状纸,分析物品运用了瓦楞状纸的什么特性,描述这个特征会使物品具有什么优点,从而使学生从全新角度认识到材料特点决定材料用途。】
板块四、拓展
[材料准备:白纸、刷子、油]
1. 引导:生活中还有一种叫油纸伞的工具,它使用的也是加工过的纸。
2. 让我们在纸的表面刷一层油做成的油纸,然后,分别在白纸和油纸上滴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呢?
3.小结:生活中,像纸这样加工、改造以后,产生新的功能的材料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去找一找身边的例子,让我们下节课再来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后拓展性科学实践任务,将科学实践引向课外。这样将巩固学生的探究方法、丰富学生对纸这一材料的认识以及探索新材料的兴趣。】
板块五、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希望小朋友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科学吧!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