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
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1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知人论世
2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
「宋」辛弃疾
3
《永》的深沉悲壮感要把握好。感情上力度要大,读重音,应神采飞扬,激情奔放
大声朗读
整体把握
4
分析鉴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
孙权: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
分析鉴赏
(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
6
刘裕: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里。
分析鉴赏
(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
7
抒发了作者对前人先辈的崇敬,仰慕,向往之情,同时也讽刺了当朝统治者的昏聩。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借古人先辈之事,来讽刺对当朝统治者的昏聩。
上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分析鉴赏
8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分析鉴赏
9
刘义隆: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佛狸祠:联系烽火扬州路,由可堪回首引出。曾经元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侵时,曾在瓜步山上建行宫;
分析鉴赏
10
(1)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出一个历史教训。
(2)旧事和现在发生的事对比。表明民众安于异族统治,而国家坐视不管。
(3)自己和廉颇一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空有满腹壮志,但壮志难酬。
这几个典故有什么意思?
分析鉴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呼唤当代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讽今,批评草率出兵。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今昔对照,不堪回首。佛狸祠下:异族统治下的人民的屈辱或麻木。
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永》写的人物各有什么作用?
分析鉴赏
12
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以古喻今。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
拓展延伸
13
不同点: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典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1.背诵古诗;
2.辛弃疾词善用典,课外再收集几首辛弃疾词,体会借助历史故事和人物表情达意的作用。
课后作业
14
谢谢观看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