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6 10:2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表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教版初中数学 章节 第四章4.1节
学时 1 年级 七年级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QQ群以及AR增强现实技术的使用,并通过实物图形让学生对几何图形有全面的掌握,经历认识立体图形,探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关系的过程。(2)理解几何图形的定义,能从实物中抽象出对应的几何图形;会将几何图形分类,并能找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 (源自教参)(3)经历动脑、动手设计作品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活动,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2. 目标解析达成目标 (1) 的标志是:学生能通过使用新技术认真进行学习,积极动手操作,明确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能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达成目标 (2) 的标志是:能完成学案练习,并正确解答当堂测试的问题。学生能够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能说出作品中的几何图形,小组氛围融洽,有赶超意识这是达成目标 (3) 的标志。
三、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了一些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了解了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形状,发展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但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以及有效的课堂合作和交流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所以我在教学时要注意:创设能激发兴趣的情境,设置合理的活动层次,注重小组合作,把学生引入真正的数学思考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激发学生对几何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分类、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游戏环节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突出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和对几何体进行分类。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与微课相结合、电子白板的游戏互动来突破从实物中抽象几何图形这一难点;通过实物和电子白板的游戏互动来突破对几何体进行分类这一难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翻转课堂,引入课题 通过课前问题和视频,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学习几何必要性 1.播放学生课前在QQ群中提出的问题 1.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 通过交互电子白板的若隐若现功能和插入视频功能,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学生吃饭时遇到的问题”的短片 2.学生观看短片
活动一:汇集巧分类 通过互动电子白板的游戏环节、实 物图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对立体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认识棱柱、棱锥、圆柱和圆锥 1.立体图形的概念 1.学生回忆常见的几何图形 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进行分类,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2.教师提要求,利用扑克牌随机抽取一个小组派代表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进行分类 2.抽到的小组派代表利用白板分类,其余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分类,并由学生代表讲解分类原则
活动二:视+AR神奇探索 利用 AR增强现实技术与微课相结合、交互电子白板的游戏环节,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实物的某一部分所呈现的立体图形 1.教师利用电子书包发送图片 1.学生打开手机视+AR扫描平板中收到的图片,并进行观察 利用电子书包发送图片,提高课堂效率;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2.教师利用白板的随机选择功能选择回答问题的同学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物体的某一部分所呈现的立体图形 通过白板的随机选择功能,可以让每位学生更有兴趣等待回答问题
3.教师利用 白板的翻转和交互功能提出问题 3.游戏环节:每组派两名代表随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利用白板的翻转功能回答视频中的问题,并通过游戏环节来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1.平面图形的定义 1.学生举出平面图形的例子 通过白板的遮盖功能来认识平面图形;通过白板的交互作用(游戏环节)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出示问题:找平面图形 2.学生找出七巧板中的平面图形
3.教师通过扑克牌随机抽取一个小组利用白板的交互功能来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3.学生代表通过白板的交互功能来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其他同学填写在学案上
活动三:观察大考验 通过白板展示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从而加深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 学生代表来挑战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白板展示图片,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活动四:创意巧设计 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件作品 1.教师出示自己的作品 1.学生制作自己的作品,并通过电子书包上传 利用电子书包拍照上传自己的作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聚焦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通过电子书包接收学生的作品 2.学生代表来讲解自己的作品
课堂小结 利用思维导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 1.教师提出画思维导图的要求 1.每组派1名代表来共同完成思维导图,其他同学利用平板电脑画或者画到学案上 课下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上传思维导图,评出最优贴到班级文化墙,从而可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
2.教师进行补充 2.学生进行补充
课堂小测 通过课堂测试,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在线答题2.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学生在线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使用电子书包的实时统计功能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反馈
课后作业 通过二维码布置分层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 教师布置分层作业 学生课下扫描二维码完成作业 使用二维码布置分层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结束 评出优胜小组 教师总结各小组情况 组长总结自己组的得分情况 把红旗加入到班级文化墙中的小组评比栏
- 1 -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