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洋务运动课时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洋务运动课时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13 20: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 洋务运动课时训练
选择题
1.有历史学家说:“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才有少数人觉悟了。”“少数人觉悟”后(  )
A.彻底查禁鸦片 B.掀起太平天国运动
C.开展洋务运动 D.决心推翻清王朝
2.奕 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封建统治便可以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筹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这里所说的“杰出人物”包括(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关天培
4.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这些话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A.改革封建制度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推翻清朝统治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5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6.在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下列各项中属于“追求利润的企业”的是(  )
A.湖北织布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京师同文馆
7.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为此,他主张(  )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开办近代民用工业
C.进行近代海防建设
D.组建新式洋枪队
8.“(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材料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台湾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左宗棠主张建立新式海军
9.“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广东和福建等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材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民族危机有所缓解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海防意识有所增强
D.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10.第一中学八年级期末)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
11.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游历西洋 B.兴办洋务
C.学习科技 D.救国图强
12.江南制造总局从美国购置了“制器之器”,设备完整,机械化程度较高。到19世纪90年代,该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机器设备最齐全、工艺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兵工企业。材料可以印证洋务运动(  )
A.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B.巩固了清政府统治
C.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D.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13.李鸿章于1881年上奏说:“统计九年以来,华商运货水脚,少入洋人之手者,约二三千万两。”这说明(  )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
C.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启发了人们的思想
14.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总局设于上海,分局设于天津、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新加坡等地,承运漕粮兼揽商货。这反映了,洋务运动促进我国(  )
A.军事工业发展到了海外 B.民用工业近代化
C.交通运输发展领先世界 D.走上了富强道路
15.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创办了大量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D.对外国资本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16.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A.设安庆内军械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成立轮船招商局 D.办福新面粉公司
17.按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方针,办洋务必须以恪守传统制度为前提,其目的是( )
A.要掀起中国早期的近代化发展历程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C.广泛传播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主张
D.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18.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西方技术
C.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
材料二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20、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兴起的具体原因。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2)为实现“自强”,洋务派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请举出具体事例。
材料三
时间 内容
1862年 创办京师同文馆(外语)
1863年 创办广方言馆(外语)
1866年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军事)
1866年 创办上海电报学堂(科技、电报、通讯)
1867年 创办天文算学馆(科技)
1879年 创办天津的电报学堂(科技、电报、通讯)
1880年 创办北洋水师学堂(军事)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挑选聪颖幼童赴美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以培实用人才而图自强。
——李鸿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洋务运动在人才培养方式、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方面的特点。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西方列强争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李鸿章等坚决抵制,李鸿章上奏说,此事(列强在中国修铁路)大有利于彼(列强)……洋人贪利无厌……若再议及,只有仍执前说(以前所说的理由),(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致激民变。
(4)根据材料四,概括归纳李鸿章反对西方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
材料五 (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等力矫众说,要求自建铁路)李鸿章上奏说,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当不下数十万人……铁路所经不过丈余之地,于田庐坟墓尚不相妨。即遇官道稍窄之处,亦必买地优给价值(多给钱拆迁百姓的田庐);其坟墓当道者,不难稍纡折以避之。
——《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一直隶总督李鸿章奏》
材料六 1881年,为解决开平煤矿的运输问题,李鸿章下令修筑了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后来,清政府还自行设计施工修筑了铁路。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5)根据材料五、六,概括归纳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
答案
1-5CCBBD 6-10ABCCD 11-15DACBB 16-18CDC
19、(1)遭受西方列强侵略;遭到农民起义(或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他较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率先创办了洋务企业。
(3)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20、(1)认识到西方军事力量强大;想要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
(2)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
(3)培养方式: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育内容:侧重外语、军事、科学技术。培养目标:培养洋务实用人才。
(4)目的:排斥(拒绝、抵制)列强对中国铁路修筑权的染指。理由:列强贪利,危害财政;毁坏田地房屋;破坏风水;破坏老百姓的生计;容易激起民变。(任意两点即可)
(5)增加老百姓的(就业机会)谋生手段;解决运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