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二年级2.6《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 空气 单元 2 学科 科学 年级 2
教材分析 本课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6课,要求学生能运用探究水的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研究。本课通过三个实验探究,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和特征,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描述、记录等科学能力,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空气是存在的。(2)空气的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科学实践:(1)尝试用一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2)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空气的特点。责任态度:经历证明空气存在的探究过程,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的。
重点 能用多和感官感知空气的特征。
难点 能够通过其他介质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脑筋急转弯:小明的爸爸握着拳头问小明:“我手里握的什么?”小明做了各种回答,爸爸都说不对。然后爸爸伸开空手,小明生气说道:“你骗人!”你猜猜小明爸爸手里握的是什么?2、猜一猜: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鼓鼓的,软软的?3、空气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么来研究它? 空气空气回答 创设情境,引出探究话题
讲授新课 一、观察空气(一)搜集空气1、观察空气,首先要搜集空气。你能想出哪些搜集空气的方法?2、动手试试:利用下面的材料怎样搜集空气?塑料口袋、细绳(二)找证据1、用脸贴一贴空气口袋有什么感觉?2、还想什么办法能证明袋子里有空气?3、实验材料:空气口袋、牙签、水槽、水等4、实验过程①用牙签给口袋戳个小洞②让小洞靠近脸③再放到水槽里5、实验记录6、空气无处不在。空杯里也有空气,你能证明吗? (三)感知空气特点1、我们能不能运用探究水的方法对空气的特点进行探究? 2、赶快行动起来去感知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吧。3、感知空气样子实验记录(四)观察空气形状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吹好了的气球,你能让它变变变吗?注意不能使太大劲儿,以免捏破气球。问:气球有固定的形状吗?三、空气和水的比较四、拓展与应用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空气有哪些用途?五、作业布置 空气还有哪些用途?如果空气被污染了,对人和动植物的生存会产生哪些影响 (1)吹气球(2)针管抽气(3)空瓶拧紧瓶盖抻开袋口,在空中挥动,当塑料袋鼓起来时迅速把袋口捏住,用细绳一类的东西扎紧。软软的交流自己的证明办法按既定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把空杯子垂直压入水中,水不会进到杯子里。将杯子斜斜的放入水中,可以看到杯子里会冒出气泡,同时水会逐渐进入到杯子里。回顾探究水的方法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整理实验记录交流自己的发现玩气球没有固定形状小组合作完成阅读资料回答:(1)呼吸(2)降温(3)动力(4)发电 知道怎样搜集空气,为研究空气做准备通过实验能够找到空气存在的证据。用探究水的方法探究空气知道空气没有固定形状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了解空气的作用拓宽知识面,提高环保意识
课堂练习 1.下列空气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透明 B.有固定形状 C.没有味道2.空气是否有味道,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用鼻子闻 B.用舌头尝 C.用眼睛看3.空气和水的比较表述有误的是( ) A.看得见,摸得着 B.没有固定形状 C.无色、无味、会流动 完成课堂练习并检测自己对于本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内容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是存在的。空气具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等特征。空气还有广泛的用途。 回顾课堂并与老师一起总结本节课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板书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