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1.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学会使用干湿计测量空气湿度。
二、学习过程
【探究新知】
活动1: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观察课本P28图2-5“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净化空气”和“地衣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这两个例子说明生物可以 。
你能举出相同的例子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阅读课本P28“中国蜣螂出国记”,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2)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清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说说其中的道理。
(3)根据上述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说出你的理由。
活动2: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1. 什么叫空气湿度? ,用什么工具来测空气湿度? 。
2. 选择裸地、草坪、灌木丛3种不同的植被分别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方案 获取科学数据的方法是 ;取数据的 值。
实施计划 植 被裸 地草 坪灌 木 丛时间段早中晚早中晚早中晚第1次746480708377第2次705875648273第3次786686708674平均值
得出结论 (1)空气湿度大小顺序: (2)说明植被能 空气湿度(增加或减少),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
注意事项: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量?还要注意什么?
本实验最终能说明
【学以致用】
在盛夏时节,人们走进树林,会明显感觉凉爽、清新,这说明树木对环境有何影响?
三、学习反馈
1.在内陆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 ( )
A.增加空气湿度,减少降雨量 B.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C.提高大气氧含量,减少降雨量 D.降低大气氧含量,增加降雨量
2.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裸地的空气湿度。 ( )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不能比较
3.下列各项中,不是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 ( )
A.螳螂成虫的翅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
B.黄山松等植物的根部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
C.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能够使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保持平衡
D.森林能够增加降水量
4.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时段,以下环境中,空气湿度最大的是 ( )
A.裸地 B.草地 C.灌木丛 D.森林
5.“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必须使用到的实验材是 ( )
A.干湿计 B.显微镜 C.放大镜 D.计时器
6.将下列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线连起来
①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
②蚯蚓的粪便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A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③夹竹桃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④葵花朵朵向太阳
⑤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⑥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
⑦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
参考答案:1-5:B A A D A 6:①④⑤⑦--A ②③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