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试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不懂就要问》语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念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随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这句话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生念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念书的状态。
B.“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眼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作业。”句中的“照例”一词写出了“流利地背出前一天学的作业”对于孙中山来说是偶然的事情。
C.“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适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句中“壮着胆子”一词说明那时的教学方法是不允许学生提问的,孙中山这一问可要冒着被戒尺打的风险。
D.“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原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这一句话是说先生并没有生气,而是对孙中山主动提问表现了赞扬与肯定。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背诵(shòng) 照例(lì) 段落(duàn) 熟练(liàn)
B.吓呆(dāi) 清楚(chǔ) 糊涂(hú) 戒尺(xiè)
C.厉害(lì) 霎时(shà) 私塾(shú) 圈画(quān)
3.读句子,选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
A.明白 B.清澈 C.糊涂
4.学与问的关系
“问”往往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下列名言与“问”无关的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5.下面哪种做法不是“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表现?( )
A.孙中山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B.神医华佗寻医问药,救死扶伤,遇到不寻常的医术总要刨根问底,学会为止。
C.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小明,即使遇到不太理解的题目,也不愿意向别人请教,他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
二、填空题
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根据下面的词典截图可以判断,这句话中,“挨”的读音是_____,意思是______。
(2)孙中山对“学问”的理解是______。
(3)从句中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宁愿______也要______的可贵品质。
7.按意思写词语。
①极短的时间,片刻。________
②照样;遵照常例。________
③脑袋摇来摇去。________
④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作声。________
8.读句子,完成练习。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
(1)从“糊里糊涂”一词中体会到_______。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________、________。(ABAC式)
(2)“壮着胆子”表现了孙中山________的品质。
9.补全词语,再完成练习。
A. 一( )( )漏 B. 摇( )晃( ) C. 糊( )糊( )
(1) 选词填空。(填字母)
你这样______读书的样子真像一个老学究。
(2) 画横线的词语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
10.在( )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 )地看书 ( )地玩耍 ( )地背诵
( )的教室 ( )的老师 ( )的习惯
三、现代文阅读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学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 走到孙中山跟前 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 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
霎时:______________
照例:______________
12.用“~~~~”在文中画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
13.给第五和第六自然段加标点。
14.本文可分为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每段的段意。
1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______________
阅读
孙中山的学法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6.“糊里糊涂”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17.用“﹏﹏”画出描写孙中山心理活动的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加点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9.孙中山为什么要求先生讲讲?判断正误。
(1)孙中山觉得,不应该读书、背书,应该指望先生讲。 ( )
(2)只是读书、背书,不明白道理是没有用的。 ( )
(3)不懂就要问,先生讲了,才能明白书中的道理。 ( )
四、书面表达
20.习作。(作文纸自备)
题目:我喜欢__________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看书”“游泳”等词语,也可以填“小猫”“蒲公英”等词语,还可以填其他事物或人物;
2.围绕题目,把为什么“喜欢”写清楚,语句流畅,不少于3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3.不懂就要问同步练习试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不懂就要问》语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孙中山小时侯在私塾念书。那时侯上课,先生念,学生随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这句话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学生念书比作唱歌,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念书的状态。
B.“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眼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作业。”句中的“照例”一词写出了“流利地背出前一天学的作业”对于孙中山来说是偶然的事情。
C.“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适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句中“壮着胆子”一词说明那时的教学方法是不允许学生提问的,孙中山这一问可要冒着被戒尺打的风险。
D.“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原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这一句话是说先生并没有生气,而是对孙中山主动提问表现了赞扬与肯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不懂就要问》是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的课文,文章共分三部分,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
A,C,D叙述正确。B项中“对于孙中山来说是偶然的事情。”叙述错误,“照例”是按照惯例;按照常情的意思,所以对于孙中山来说不是偶然的事情。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背诵(shòng) 照例(lì) 段落(duàn) 熟练(liàn)
B.吓呆(dāi) 清楚(chǔ) 糊涂(hú) 戒尺(xiè)
C.厉害(lì) 霎时(shà) 私塾(shú) 圈画(quān)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背诵(shòng)”的正确读音是“背诵(sòng)”。
B选项“戒尺(xiè)”的正确读音是“戒尺(jiè)”。
C选项读音正确。
3.读句子,选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
A.明白 B.清澈 C.糊涂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选项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清除:指清晰;明白;有条理。近义词:显露、清晰、了解、清爽、通晓、明显、领略、知晓、认识、明明、分明、大白、显现、理解、领会、了了、明晰、明白、理会、清醒、明确、懂得、知道、明了、真切、了然等。
A.明白:1.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2.公开的;不含糊的。3.聪明;懂道理。4.知道;了解。
B.清澈:清净而透明。
C.糊涂:是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也指事物混乱不清。解释 人头脑不清楚或不明事理。也指事物混乱不清。
由此可知,选项A是清楚的近义词。
4.学与问的关系
“问”往往是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下列名言与“问”无关的是( )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言的识记能力,理解和运用能力。根据题干中的问题选择与“问”无关的名言结合语句的意思进行分析作答。C选项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为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与“问”无关,而A、B、D中的名言都与“问”有关。
5.下面哪种做法不是“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表现?( )
A.孙中山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B.神医华佗寻医问药,救死扶伤,遇到不寻常的医术总要刨根问底,学会为止。
C.学习成绩一向优异的小明,即使遇到不太理解的题目,也不愿意向别人请教,他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
【答案】C
【解析】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A项孙中山向先生请教问题,属于不懂就要问的表现。
B项华佗刨根问底属于不懂就问。
C项小明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去请教别人,不属于不懂就问的表现。
二、填空题
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根据下面的词典截图可以判断,这句话中,“挨”的读音是_____,意思是______。
(2)孙中山对“学问”的理解是______。
(3)从句中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宁愿______也要______的可贵品质。
【答案】 ái 遭受,忍受 不懂就要问 挨打 弄清楚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注意平时对汉字的字音和字义的积累和识记。
(1)根据语境的含义以及释义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挨”的读音是ái,意思是遭受,忍受。
(2)根据文章的内容“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可以得出孙中山对“学问”的理解是不懂就要问。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从中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宁愿挨打,也要弄清楚道理的可贵品质。
7.按意思写词语。
①极短的时间,片刻。________
②照样;遵照常例。________
③脑袋摇来摇去。________
④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作声。________
【答案】 霎时 照例 摇头晃脑 鸦雀无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题干给出的意思写出与之相匹配的词语即可。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①根据“极短的时间,片刻”意思,结合对词语的积累可知是“霎时”词语。
②根据“照样;遵照常例”意思,结合对词语的积累可知是“照例”词语。
③根据“脑袋摇来摇去”意思,结合对词语的积累可知是“摇头晃脑”词语。
④根据“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作声”意思,结合对词语的积累可知是“鸦雀无声”词语。
8.读句子,完成练习。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
(1)从“糊里糊涂”一词中体会到_______。我还能写出两个这样的词:________、________。(ABAC式)
(2)“壮着胆子”表现了孙中山________的品质。
【答案】 孙中山心中的疑问 一生一世 自由自在 勇敢
【解析】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1)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可知体会孙中山此时心中充满疑问。“糊里糊涂”是ABAC式,类似的词语还有再接再厉、古色古香、任劳任怨等。
(2)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壮着胆子”可以看出孙中山求学时的勇敢。
9.补全词语,再完成练习。
A. 一( )( )漏 B. 摇( )晃( ) C. 糊( )糊( )
(1) 选词填空。(填字母)
你这样______读书的样子真像一个老学究。
(2) 画横线的词语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字 不 头 脑 里 涂 B 清清楚楚
【解析】考查了补写词语、选词填空,补写词语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一字不漏: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非常细心的意思。
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
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反义词:清清楚楚。
10.在( )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 )地看书 ( )地玩耍 ( )地背诵
( )的教室 ( )的老师 ( )的习惯
【答案】认真 高兴 流利 干净 严厉 良好
【解析】略
三、现代文阅读
《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学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先生拿着戒尺 走到孙中山跟前 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 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问题,不怕挨打吗 ”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
霎时:______________
照例:______________
12.用“~~~~”在文中画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
13.给第五和第六自然段加标点。
14.本文可分为三段,请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每段的段意。
1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______________
【答案】11.指时间很短。本文指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请求后,马上被吓呆了。 指照平常的做法。
12.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3.,,:“ ”“ 。”,。
14.第一段:(第1—2自然段)段意: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老师只让背不给讲。
第二段:(第3—8自然段)段意:写了孙中山学习时壮着胆子请老师讲一讲课文的一件事。
第三段:(第9—10自然段)段意:赞扬了孙中山“不懂就要问”的认真学习态度。
15.①孙中山每天照例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②孙中山壮着胆子请求老师给他讲课文内容。
③为了学好知识,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挨打也值得。
【解析】
略
阅读
孙中山的学法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6.“糊里糊涂”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17.用“﹏﹏”画出描写孙中山心理活动的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加点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9.孙中山为什么要求先生讲讲?判断正误。
(1)孙中山觉得,不应该读书、背书,应该指望先生讲。 ( )
(2)只是读书、背书,不明白道理是没有用的。 ( )
(3)不懂就要问,先生讲了,才能明白书中的道理。 ( )
【答案】16.清清楚楚
17.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什么用
18.勤学好问
19.× √ √
【解析】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累积。糊里糊涂:指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反义词是清清楚楚。
17.
本题考查学生查找关键语句的能力。题目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孙中山心理活动的句子,并理解其意思。这句话就在第一句“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什么用。就是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18.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文章对孙中山产生的看法,要求学生总结出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可以知道孙中山是一个勤学好问的人。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一句错在“不应该读书、背书,应该指望先生讲。”因为孙中山是可以把书倒背如流的人,他认为不能糊里糊涂的背,其他两句是对的。
四、书面表达
20.习作。(作文纸自备)
题目:我喜欢__________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看书”“游泳”等词语,也可以填“小猫”“蒲公英”等词语,还可以填其他事物或人物;
2.围绕题目,把为什么“喜欢”写清楚,语句流畅,不少于300字。
【答案】我喜欢游泳
我喜欢生机盎然的春天,硕果累累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更喜欢热情四溢的夏天,因为那时,我可以投入大海的怀抱,畅游一番。我喜欢游泳这项有氧运动,还得从那个夏天说起。
那是2019年的暑假,爸爸带着我来到海边游泳。金黄色的沙滩,波光粼粼的大海与蓝天相连接,水天一色真是美极了!有许多大哥哥大姐姐,像鱼儿一样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泳、嬉戏,轻松自在,真让我羡慕,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中。我对爸爸说:“爸,你教我游泳吧!”爸爸答应了。
我刚刚入水那冰凉的海水抚摸着我的每一寸肌肤,爽极了!一个大浪向我扑了过来,我闭上了眼睛,浪把我淹没了。浪过去时我又浮了起来,像得到了重生。我擦了擦脸上的海水,觉得好刺激、好过瘾呀!我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在水里你追我赶,相互泼洒着海水,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当我们游累了,便闭上了眼睛,浮在水面上,漂流着。轻松自在没有什么烦恼,不时有几只海鸥从头上飞过。我们在水中游泳的感觉好像一条条快乐的小鱼。
游泳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自在的感觉,还增强了我的体质。不会像小的时候那样体质虚弱容易生病,动不动就往医院里跑。自从学会了游泳之后,我的体质就增强了许多,免疫力也提高了,什么流感都跟我说再见了。
游泳还教会了我坚持。每当游泳时爸爸都会给我指定一个目标,即使再远我都会坚持向着目标前进。有时我游到5分钟体力不支想要放弃时,我都会想到那些马拉松运动员,他们需要跑42公里195米的距离而我就连几十米的距离都坚持不下来,和他们比起来我不是太渺小了吗?想到这一切,我的全身就充满了力量,坚持下来冲向终点。
我在游泳中学会了坚持,体验了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的感觉,提高了自己的免疫力,我喜欢游泳。
现在,每当傍晚时分,我总会穿上泳衣向金色的海滩去······
【解析】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