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南京 话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5-17 21: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确保不偏题 俗说“走好第一步”非常重要,写作文审清文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审题不清,一是无从下手,二是事倍功半,得不到基本分。如果能审清文意,准确抓住文题中的关键信息,了解常规要求,再动笔就能写出好作文来。审好作文题目的重要性方法点拨 1、认真阅读 。3、准确理解 “关键信息”。2、圈划 “关键信息”。4、擦去圈画痕迹。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坚……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
注意: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2003年盐城市中考题例题引路 话题作文一般包含三个部分:
+ +提示语要求语常规语请分别找出提示语、要求语、常规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坚……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
注意: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
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不得抄袭。具体解读提示语中阐释了“真”的含义:真实而充满本色的生活、纯真而朴实的情感、真切的体验或感受等,因此在写作时要紧扣这一含义。同时应注意立意:因真而善,或因真而美……否则,如果理解为副词“十分”“很”“非常”等含义就是偏题。提示语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
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
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
真才善,唯真才坚…… 解读具体解读要求语部分中首先明确了本次习作所要写的具体内容,即所写内容一定要与“真”有关,一定要“真”;其次明确了所写人物“你”即写自己;再次明确了选材的范围“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要求语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解读审题训练一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留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 让我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补全题目。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④不要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2004年盐城中考题指点迷津1、“提示语”中有“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 ,“自然的美妙让你留连忘返,心醉神迷”。如果你写成“书让我陶醉”,“母爱让我陶醉”等,就会被判为“走题”。
2、“提示语”中还有“依恋之情、留连忘返、心醉神迷”等词语,应扣住“陶醉”来写。
3、“常规语”中的限制,也是不能忽视的。 此题审题的关键: 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会感到非常幸福,而帮助他人的人也会感到快乐。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或得到他人帮助的经历和感受,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真情。
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审题训练二1、“提示语”中有“……感到幸福……感到快乐……最美好的真情”等语,所以,文章的立意只能是表达“帮助”的积极的正面的意义,如果有人写“帮助”造成的“尴尬”或“误会”等,无疑会被判为“走题”。
2、“提示语”中还有“在初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的限制语,如果写初中三年以外的内容,就判为“偏题”。
3、“常规语”中的限制,也是不能忽视的。 此题审题的关键: 指点迷津方法总结 1、认真阅读 。
2、圈划 “关键信息”。
3、准确理解 “关键信息”。 4、擦去圈画痕迹。 二、如何打开思路1、给话题添加词语,缩小话题的范围。
——化大为小打开思路的方法: 方法一1、以“发现”为话题。
2、以“考题”为话题。练习 2、通过追问“谁”、“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在哪里”、“什么时候”来想象内容。以“钱”为话题。通过添加,如:“赚钱”、“花钱”、“借钱”、“钱的作用”。但仅这样思路还是没打开,请试用上面的方法试试。练习 03年南京 面对“泥土”,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你写一篇文章。 05年南京 头儿,头等,头球……是搁在嘴边的词语;点头,摇头,埋头……是生活中常见的镜头。勇于创新,总不免“万事开头难”;面对失败,又何妨“从头再来”……一个“头”字,含义万千。
请以“从‘头’说起”为题,写一篇文章 吃透词义,发散想象 。方法二分析话题“迷路”,其有两层含义:1、字面意义上的“迷路”,找不到去目的地的路,迷失了方向。
2、比喻意义上的“迷路”,因社会的变化,迷失了人生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路”了。 以话题“迷路”为例 拟个漂亮的标题 一、修辞法 1、比喻。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 ?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
以“孝”为话题——《请给老人一轮暖阳》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2、夸张。 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3、反问。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4、借代。“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
5、对偶。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6、拟人。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7、呼告。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1)、引用诗句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8、引用法(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
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人对生活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二、反常法1、数学符号
2、标点符号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生活——???》意即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
三、符号法以“童年”为话题——《水中的童年》《与樱木花道一起成长》
以“父亲”为话题——《从头开始》——作为理发师的父亲
以“帮助”为话题——《“人”字是支撑的结构》——护送残疾同学上学 四、点铁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