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课件 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节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课件 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7 08:46:01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浙教版 九年级上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1课时)
教材解析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7 常见物质的分类
知道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知道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
观察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及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的一般规律,能够从物质变化的现象看变化的一般规律的性质。
创设情境
科学家常利用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反应,制造出许多新的物质,使物质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那么,哪些种类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的反应遵循怎样的规律呢?
你能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吗?
S → SO2 → H2SO3 → Na2SO3
Ca → CaO → Ca(OH) → CaCO3
CuO →Cu, Fe2O3 →Fe
探究实践
1. 硫黄的燃烧实验。
(1)取一药匙硫黄,观察其外观: ____________________。
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2)将硫黄放到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硫黄,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把燃烧着的硫黄放进盛的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黄的颜色、状态
硫在空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 SO2
点燃
生成物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探究实践
SO2+H2O = H2SO3
S+O2 SO2
点燃
2H2SO3+O2 = 2 H2SO4
煤和石油中的硫,在燃烧时生成SO2,导致大气污染而降酸雨。
1.什么是酸雨?成因是什么?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酸雨是pH<5.6的酸性降水。
2.正常雨水的pH为多少?为什么?
5.6 pH 7,
含碳燃料燃烧和动植物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
CO2溶于雨水产生了H2CO3。
探究实践
2. 二氧化碳和碳酸的转化实验
(1)取2杯蒸馏水,向其中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入CO2。然后,分别向2只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图2-37所示,比较2只烧杯中出现的现象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2-37 对比实验
通入CO2的烧杯中呈红色,另一杯不变色;因为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从2只烧杯中分别取少量液体放入试管中,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呈红色的烧杯又变成紫色
你认为应该怎样解释所发生的变化?将上述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CO2+H2O=H2CO3
H2CO3 == CO2↑+H2O
探究实践
结论:
1.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
2. 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生成酸。
非金属单质+氧气 = 非金属氧化物
(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水 = 酸
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后又重新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
C → CO2 →H2CO3 → CO2
C+O2 == CO2
点燃
CO2+H2O=H2CO3
H2CO3 == CO2↑+H2O
1.取少量铁粉放在白纸上,再取少量硫黄与铁粉混合。
2.用磁铁接近混合物,如图2-38所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粉
硫黄
混合
磁铁接近
磁铁吸引铁粉,不能吸引硫粉
铁粉和硫粉混合,各自的性质没有变化。
探究实践
3.把混合物放进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如图2-38所示,此时,有什么现象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
发出红光,有热量生成
4.当反应后发出的光扩展至整支试管时,立即停止加热,静置,冷却。
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
5.将生成物倒在白纸上,观察生成物的外观如何,再用磁铁靠近生成物,磁铁能否吸引生成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上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物加热后的生成物
黑色固体,
不能吸引,生成物不再是铁。
Fe+S==FeS
FeS属于哪一类物质?
FeS电离产生Fe2+ 和S2-,属于盐。
结论:
有的金属与非金属可以发生反应,转化成化合物。
金属+非金属=盐
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搅拌,如图2-39所示,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____________ 。以上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液变_______。
放出大量热,溶液沸腾
红色
图2-39生石灰与水反应
探究实践
CaO + H2O =Ca(OH)2
结论:
少数金属氧化物可以转化生成可溶性碱。
(少数)金属氧化物 + 水 = (可溶性)碱
少数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BaO,CaO等。
1.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转化?
Ca → CaO → Ca(OH)2
科学思维
CaO + H2O =Ca(OH)2
Ca+O2 = CaO
2.某食品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生石灰,请勿食用”。为什么生石灰可作干燥剂?为什么“请勿食用”?
干燥剂:CaO+H2O=Ca(OH)2
“请勿食用”:反应放热、Ca(OH)2 具有腐蚀性,要灼烧、腐蚀消化道。
课堂反思
1.是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不是。如CO、SiO2等非金属氧化物难溶于水,与水不反应。
2.在做“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的实验”时,铁粉与硫粉等质量混合加热,有什么科学道理?
Fe +S == FeS
铁粉与硫粉两者完全反应的质量比是56:32,
铁粉与硫粉等质量混合时,能将铁粉反应完。
1.非金属单质转化为氧化物的常用方法是(  )
A.与酸反应 B.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C.与氧气反应 D.与碱反应
C
迁移应用
2.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C→CO2→H2CO3
→CaCO3→CO2,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  )
A.化合 化合 复分解 分解 B.化合 化合 分解 复分解
C.化合 置换 复分解 分解 D.置换 化合 分解 分解
A
板书设计
1.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酸
+O2
+H2O
难容于水的非金属氧化物,如CO、SiO2等,与水不反应
2.金属单质---→盐
+非金属
Fe +S == FeS
3.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
+O2
+H2O
少数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BaO,CaO等,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第5节 物质的转化(第1课时)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