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音、辨析识字等方法认识“硕、允”等8个字,会写“砌、牌”等11个字,会写“柔嫩、丰硕”等13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借助线索把握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妙的景象;并通过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4.了解童话的特点,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妙的景象;并通过花园发生的变化和巨人的转变,体会巨人的形象。
2.了解童话的特点,能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和巨人在花园里玩耍的情景写下来。
教学过程
作者导入,创设语境
师安排猜童话故事的主人公,生齐回答、举手回答,通过水晶鞋猜到灰姑娘,一看到火柴这个词,就想起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再安排听情节猜故事。
出示课文插图。生观察图片,师提问,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
生分别回答:三个小孩子、一座漂亮的花园、有花丛、一双巨大的脚。师追问,有这样一双巨大的脚可能是什么人呢?——可能是巨人。猜测这样的脚巨人会是长什么样呢?
生回答巨人威武、巨大;巨人很凶狠的。师追问原因,生回答看到大脚在追赶着三个小孩,在逃跑。
初读课文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关注题材,板书童话故事。师请学生关注作者,师补充:王尔德留下来的童话故事并不多,只有9 篇童话故事。出示简介,并介绍本文地位:这一篇被英国的典雅杂志誉为“完美之作”。
出示要求:生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出示生词,请学生当领读,指导做动作理解“脸颊”。出示“牌”、“啸”,学生谈写字要点,师总结“肃”的笔画笔顺。屏幕呈现动态书写,生书空再练写。出示全部生字,提醒要点。
呈现已读词语,发现规律。三行分别描写了巨人、花园和孩子。这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物。这个故事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生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生读课文,思考。生1发言不够简洁到位,师表扬生用上了以前、之后等表示时间的词。
师:还有一个小帮手,可以看看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出示课件),可以试着简单几句把主要内容说出。
生2说出起因、经过和结果。师评价,最后的道理都说出来了,长长的一篇课文被同学们读成了短短的三句话。那么巨人的花园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呢?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这些变化呢?
生回答第二段,思考:花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词语当中可以感受到。
生1回答美丽、可爱,师追问词语,生读课文。生2回答十分可爱而且美丽的花园,读出句子。后面的学生分别说词语、读句子。师引导读句子。
指名生读句子,师评价:你的声音和鸟儿一样动听。师配乐读句子,生闭眼听。读完,你的眼前仿佛还出现了哪些可爱的事物呢?
生1:有蝴蝶在花丛中跳着舞。
师:真是一番生机盎然的场景啊。
生2:树上还有一些小松鼠,挥舞着坚果对孩子一笑。
师:多可爱的画面呀!
生3:花朵也可能随便摇摆起舞。
师总结,这是一个怎样的花园呢?书上的词叫什么?——可爱
师引读,所以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都要到这来玩耍,让我们一起读这段话,读出花园的可爱、孩子们的欢乐。
师提问,巨人回来前的花园是可爱,那巨人归来后的花园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出示课文,师引读,指名读。
师提问,外面是生机盎然春天的景象,可是巨人的花园里却仍旧是冬天的景象。这是为什么呢?师采访形式与学生合作读文:小鸟,小鸟,请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在花园里唱歌了?——因为这里没有孩子们的踪迹。——桃树你怎么也忘记开花了呢?——因为这里也没有孩子们的踪迹,也没有孩子们的欢乐声。——小花,我刚才看见你伸出头来,怎么又钻回到地里去了?采访心情,读整段。
个别读文。
体会心情,引读齐读。
师提问,小花小鸟都很难过,谁高兴啊?他们说了什么?
三名学生读文。师追问,还有谁说了什么呢?
生回答,师提问,童话故事就是这么的奇妙,给每一个事物都可以赋予它的个性和魅力。那么此时此刻巨人的花园还是可爱的吗?那是怎样的呢?
生分别回答:萧条、冰冷的、凄凉的(师板书)
生男女合作读课文。
师:同样是巨人的花园,之前是可爱的,现在是凄凉的。王尔德用他的笔触给我们构造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这样的写作手法叫作——对比。
师提问,巨人的花园为什么由可爱变成了凄凉?最主要的原因是——巨人的花园没有了孩子的踪迹。是的,孩子进来花园里就是春天,孩子离开花园里就仍旧是冬天的景象。所以说快乐越是与人分享,快乐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越来越多。
师提问,那么巨人到花园,巨人到底做了什么让他的花园里没有了孩子们的踪迹呢?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三到六段,用横线画出巨人说的什么,用波浪线画出巨人做了什么?”时间关系,留到课后。
巨人的花园究竟最后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巨人又有哪些转变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完了习作容,课后同学们复习课本巩固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