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章1~3节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一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一章1~3节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08 11: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上第一章1~3节2007~2013浙江省中考试题精选一
一、选择题
1、(2007温8)下列生活常见的情景中,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是 ( )
A.用吸管吸饮料 B.轮船停泊在海面上
C.用筷子夹食物 D.学校晨会时升国旗
2、(2008杭11)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
A.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C.新疆沙漠地区 D.南极冰川地区
3、(2008义18)如图所示将一铁块用弹簧秤悬挂起来,并逐渐浸人水中,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块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 D ( )
4、(09浙台16)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 ( )
A.人的重力减小了 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 D.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5、(2010义乌20)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甲和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无法判断
6、(2010台州6)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恰当的是 ( )
A.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B.推广家用节水器具
C.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
7、(2011杭州14)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8、(2012湖州12)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 )
A.所受浮力小
B.质量大
C.所受压强大
D.密度大
9、(2013绍兴卷-14)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   )
A.F甲<F乙,ρ甲=ρ乙21*
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
D.F甲=F乙,ρ甲<ρ乙
二、简答题
10、(2007金27)有一块体积为0.001m3的立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体积浸没在水中,则该木块受到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是 Kg/m3。(g取10N/Kg、ρ水=1.0×103Kg /m 3)
6 0.6×103
11、(2008台26)一天,小高在某科技馆发现了一个大水管(如图)。当小高向管内打气时,由于水中产生大量气泡,从而使“潜水员”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此时,“潜水员”受到的浮力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小
12、(09浙宁23)科学家发现水蜘蛛等小昆虫之所以能在水面行走,
是因为它的腿周围被一层空气环绕。受此启发,我国学者用铜网制
成了一艘火柴盒大小的小船,将它置于硝酸银等溶液中,表面“罩”
上了一层特殊结构,取出后放入水中,小船有了“惊人”的承载力
,如图所示。若相同质量和大小的普通小船最多能承载8g的重物,
而该小船却能达到14g,浮力增大了 N(g取10N/kg)。
0.06
13、(09浙绍24)2009年4月23日,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活动,这也是中国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首先接受检阅的“长征6”号核动力潜艇可潜入水下300米。“长征6”号在接受检阅时与潜在深水处时相比,所受压强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当它在海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7×103米3时,所受浮力是 牛。(ρ海水=1.03×103千克/米3)
变小 7.21×107
14、(2010温州24)为了验证空气有质量,小明进行了实验,
步骤如下:
(一)取一支轻质、粗细均匀的直木条,用刻度尺确定其中点,用细线将其悬挂,静止后直木条恰好保持水平平衡。
(二)将A、B两个质量相等的未充气的气球挂在直木条的两端,静止后直木条恰好保持水平平衡(如图甲)。
(三)将A气球拿下,给它充足空气后再挂上,结果A气球一端下沉(如图乙)。
(1)小白重复上述实验,在步骤(三)中出现小失误,把充气 的A气球挂上,静止后直木条仍能保持水平平衡。查找原因后发现A气球的悬挂点不在原位置,于是他将A气球向
移到原位置,结果A气球端下沉。两人得出结论:空气有质量。
(2)步骤(三)后,小明认为,在B气球悬挂处增挂固体使直木条重新保持水平平衡,所增挂固体的质量就是A气球中空气的质量。实际上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是充气气球的体积较大,受到空气的 影响较大,所以A气球中空气的质量并不等于所增挂物体的质量。
(1) 左 (2) 浮力
15、(2010衢州15)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水上自行车。她在普通自行车上安装8个密闭的空水桶(每个水桶体积为0.02米3),并在车后轮装上若干塑料片。该同学在水面上骑自行车匀速前进时,平均每个水桶约有二分之一体积浸在水 中,不计车轮和塑料片排开水的体积,则此时水上自行车受到的浮力约为 牛。
27.800
16、(2011金丽卷2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
21.海洋(或“海”)
17、(2011义乌卷25)如图甲所示,实心物体 A所受的重力为 牛,
方向是 。把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物体
A的体积是 米3。 (g取10牛/千克)
3(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
竖直向下 2×10-4(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
18、(2012金华26)2011年7月2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这标志着我国的深海载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蛟龙号”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蛟龙号”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约为23米3,则潜水器受到的浮力约为 牛(海水的密度取ρ=1.0×103千克/米3 )。
(1)增大 (2)2.3×105
19、(2012绍兴27)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缠上细铁丝,放入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放入前后量筒中水面的变化分别如图乙、丙所示。铅笔受到的浮力是_____牛,放入铅笔后,量筒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看到的水中铅笔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0.04 增大 虚
20、(2013杭州28)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 9 × 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 8 × 103 kg/ 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增大 下降 增大
三、推导题
21、(2011杭州卷)一个均匀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ρ1与液体密度ρ2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请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推导出这些关系。(推导中要求写出依据)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浮力F浮和重力G物
如果,F浮>G物,即:ρ2gV排>ρ1gV物 又∵V排=V物 ∴ρ2 >ρ1时物体上浮
如果,F浮<G物,即:ρ2gV排<ρ1gV物 又∵V排=V物 ∴ρ2 <ρ1时物体下沉
如果,F浮=G物,即:ρ2gV排=ρ1gV物 又∵V排=V物 ∴ρ2 =ρ1时物体悬浮或在水中匀速运动
四、探究题
22、(2007嘉35)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常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设计一些简单实验来证明或否定某一结论。例如:将铁块挂在弹簧秤下,分别读出铁块在空气中和浸在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铁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下面是同学们研究浮力的实验片段:
(1)将铁块悬挂在弹簧秤下,再将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比较铁块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这一实验是为了证明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
(2)小张认为“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是错误的,他设计的实验是“将同一铁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观察弹簧秤的示数。”预计看到弹簧秤的示数 。其实,“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说法,在实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也是正确的,这个阶段是 。
(1)液体密度;(2)不变,物体完全浸没于液体之前.
23、(2011宁波卷38)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
(1)分析BC段:随着h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 。从图像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
(3)求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及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不考虑大气压强)
(1)变大 变大 (每空1分)
(2)400 受到的重力 (每空1分)
(3)解:C点处,F浮=G+Fc=400N+600N=1000N (1分)
(1分)
答:在C点处,工件受到的浮力为1000N,由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为4000Pa。
24、(2013金丽-32)在“浮力的研究”实验中。
(1)取一铁块,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如图甲所示。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缓慢增大时,铁块受到浮力大小的变化是 。
(2)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
①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
②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F2;
③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④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4。
用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 ,排出水的重力为 。根据该实验的测量数据,可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是 。
(1)减小 增大
(2)F1–F3(1分) F4–F2 (1分)
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或F1–F3= F4–F2)
五、计算题
25、(09浙湖34)某科学兴趣小组用以下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漂浮时,所受浮力与自才身重力的大小关系”。
器材:弹簧秤、量筒、小塑料瓶、细线、若干玻璃珠。
① 向量筒中注人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1=30 毫升。
② 在质量为5克的小塑料瓶中放人适量的玻璃珠,测出放有玻璃珠的小塑料瓶的重力G
③ 将该小塑料瓶放人量筒中,使它浮在水面上。稳定时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2=90 毫升。
④ 比较小塑料瓶的重力和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关系,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 1)使用测量仪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图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牛。
(2)小塑料瓶本身就能浮在水面,实验时为什么还要放人适量的玻璃珠?
( 3 )计算放有玻璃珠的小塑料瓶所受的浮力F= 牛
26、(09浙温35)2008年12月,中国海军编队从海南省三亚市出发,到印度洋索马里海域进行护航。
(1)索马里海域高温高湿,蔬菜容易腐烂。请你说出一种蔬菜保鲜的方法: 。
(2)如果商船需要帮助,商船可利用通讯设备发射 波与军舰取得联系。
(3)参加护航的“武汉号”是我军编队中一艘现代化的军舰,军舰满载时重7.5X107牛,则满载时军舰排开海水的体积为多少米3 (海水的密度ρ=1.03X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低温保存(或低氧保存、充氮保存、真空保存)2电磁(或无线、 微)
3解:根据二力平衡 F浮=G=7.5X107牛
由 F浮=ρ液V排g得 V排= F浮/ρ液g=……=7.28X103牛
答:……
27、(2010嘉兴36)2010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使海面下1500米深处的管道破裂。截止
到5月6日,至少有6000米3的石油泄漏到大海,导致石油大面积地漂浮在海面上。当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油膜时,会造成很多危害。例如油膜会降低表层海水中的日光辐射量,使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使这个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
(2)泄油事件发生后,事故处理部门采用“烧油”方法进行处理,即点燃海面上的石油,但是环保部门认为这种方法不妥。“烧油”方法不妥的主要原因是 。
(3)为了堵塞漏油,事故处理部门曾用一个钢筋水泥罩罩住漏油点。已知钢筋水泥罩体积为200米3,海水密度为1.03×103千克/米3,求钢筋水泥罩浸没在水中(没碰到海底)时受到的浮力。(取g=10牛/千克)
(1)生产者(2分)(2)造成大气污染(2分)
(3)F浮=ρ液gV排(1分)=1.03×103千克/米3×10牛/千克×200米3(1分)=2.06×106牛(1分)
答: 钢筋水泥罩浸没在水中(没碰到海底)时受到的浮力为2.06×106牛。
28、(2012温州33)海洋与人类密切相关,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海洋成为科学家研究的课题。
(1)许多深海海底附近存在热液区,由于受地球内部高温岩浆的加热作用,这些区域的海水 温度可高达90℃。这种改变海水内能的方法是 。
(2)在海底热液中溶有一些矿物质,冷却热液,这些矿物质就会不断结晶析出。由此可知,这些矿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 。
(3)科学家常用带有无线电转播器的浮筒对海洋进行观测(如图)。这种浮筒漂浮在海水中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0.1米3,则它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牛?(写出计算过程。海水的密度取1. 03×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
(1)热传递 (2分) (2)减小 (2分)
(3) F浮=ρ海,水g V排 (1分)
=1. 03×103千克/米3×10牛/千克×0.1米3 (1分)
=1. 03×103牛 (1分)
答:浮筒受到海水的浮力是1. 03×103牛。
筷子


第12题图
第16题图
气囊
腰带
正常游泳时
体力不支时


第32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