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2022秋统编版八上历史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2022秋统编版八上历史精品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19 14: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八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统编版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第 7 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组织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义和团英勇抵抗外国侵略者,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
1、义和团运动是如何兴起的?他们是如何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
2、《辛丑条约》的签订又给中国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呢?
问题思考
一、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背景
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地点
山东、直隶一带
义和团揭帖
口号
“扶清灭洋”
发展
1900年夏,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义和团反帝爱国主张得到人民广泛支持。
②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于是,义和团纷纷进入天津、北京。
“庚子三春,日照重阴;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外国侵略者。
这个揭帖宣传了哪些主张?你怎样看待这些主张?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研读
扶清灭洋;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强烈要求,但扶清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3、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灭洋
扶清
“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二、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目的
根本:维护在华既得利益
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
联军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主帅
西摩尔(英)—瓦德西(德)
路线
天津 → 北京
(大沽—天津—北京)
时间
1900年5月——1901年9月
1、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绘画)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①廊坊阻击战: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②北京的战斗:1900年6月,义和团
和清军围攻北京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
巷使馆区。(对使馆区的围攻,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极为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据《一点故事汇》网传,教堂中真正的外国人只有70几号人,其他大部分是中国教民)
③天津保卫战: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帮助下,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壮烈殉国。7月中旬,天津失陷。
3、义和团运动的结果与影响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结果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在逃跑途中,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影响
知识拓展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1900年9月接任八国联军统帅的瓦德西,后来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北京珍贵图书文物,如著名的《永乐大典》等均被洗劫一空。户部银库的300万两存银全被日本劫掠。八国联军烧杀淫掠,犯下骇人听闻的累累暴行。当时的北京城到处残垣断壁,尸骸枕藉。
相关史事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民
美军抢劫的白银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中外反动势力重新勾结。
背景
内容
影响
项目 内 容
赔款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禁反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驻军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
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界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设外务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丑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小结: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及主要不平等条约
鸦片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1840
1856
1894
1900
1842
1860
1895
1901
1858
1844
1881
俄、美、英、法四国《天津条约》
英、法、美《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俄《北京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堪分西北界
约记》《改订新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 。清政府由此完全处于各国军队的影响和控制之下。各国可以更方便地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问题思考
想一想,各国在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驻军,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填充。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课后活动
内容: 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因为:
①清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海关税、盐税等被作为赔款担保,使清政府在经济上受制于列强;
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监控之下;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表示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侵略者眼中的中国与中国人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当时在一份报告中写下的这段话,发人深省:
中国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较欧洲为优。但自彼时以后,遂成停顿不进之象。尤其是对于火车、轮船所引起之世界巨大变迁,未能加以理会。而且数世纪以来,未有外敌严重压迫,以致养成一种不能战争之民族。所有上流阶级,对于世界情形毫无所知,只是骄傲自大……甚至于宫吏人员,则为腐败之气所充塞,毫无精神之可言。其在皇室方面,则又似乎不能再行产出振作有为之人物。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不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充满脑中。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忘去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更加以备具出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治。……倘若中国方面将来产生一位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为其领袖,更能利用世界各国贡献与彼之近代文化方法,则余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
——《瓦德西拳乱笔记》
知识拓展
(2021·江苏无锡) 近代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链接中考
D
(2021·云南) 图2是小张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
图2
A.虎门销烟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链接中考
D
(2021·甘肃天水)“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这些条款出自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链接中考
D
(2021·湖南怀化)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番言论是在哪个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链接中考
D
(2021·河南)《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
A.划分“势力范围”
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
D.进行心理征服
链接中考
D
(2021·江苏宿迁)“这一条约的签订,侵略者就可以对清政府随时军事控制,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一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链接中考
D
(2021·青海)学习历史可以知往鉴今。1901年当丧权辱国的某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条约是( )
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链接中考
D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