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单元检测(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单元检测(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8-14 10: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氮 C. 稀有气体 D. 可吸入颗粒物
检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是否装满集气瓶的方法是( )
A. 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 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 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图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且不生成气态物质
B. 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C. 木炭无毒,所以也可以直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实验结束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直到集气瓶中压强与大气压相等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会发生改变
C.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的氧气质量增加
D. 一个反应可能有多个催化剂,一种催化剂可能催化多个反应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氮气和氧气分别约占空气体积的和
B.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
C. 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下列图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收集氧气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 使用过量的红磷
B. 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再打开止水夹
C. 把红磷改为蜡烛
D. 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某同学误将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代表氧气
B. 时刻,氧气开始产生
C. 时刻,高锰酸钾开始分解
D. 起催化作用的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错误的是( )
A. B.
C. D.
在氯酸钾分解的实验研究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记录如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加热固体 少量气泡逸出后,
不再有气泡产生
加热氯酸钾至其熔化 有少量气泡产生
加热氯酸钾使其熔化后迅速
加入固体 有大量气泡产生
加热氯酸钾与固体的混
合物 未见固体熔化即产
生大量气泡
A. 实验说明加快了气体产生的速率
B. 实验说明加入后,在较低温度下反应就可以发生
C. 实验说明固体的加入增加了气体产生的量
D. 固体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可以复燃.那么,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为此,同学们开展了相关的实验探究.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再测得集气瓶实际容积为,然后采用某种正确的收集方法得到瓶氧气含量不同的空气,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相关的数据见下表:
集气
瓶编号 瓶内预装水体积 充入氧气体积 瓶内空气体积 瓶内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 木条能
不能复燃

______ 能


不能
试将上表空白处补充完整保留一位小数.
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是制硝酸和氮肥的主要原料,氮气还用于 。
生活中,食品放久了会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实质是食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为了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我们可以把食品放在冰箱里,这说明物质发生缓慢氧化的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为了更长时间地保存食品,我们还可以先将食品放入保鲜袋,密封后再放入冰箱,此时保鲜袋的的作用是 。
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酒精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反应的生成物与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相同,则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A、、、、、、、八种物质,有如下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为一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都为混合物,且为液体,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
在图中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为 和 。
写出下列反应原理:
反应
反应 。
根据你所学知识,写出一个有生成的反应是 。
你能说出的至少两种用途吗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如表是我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 氮氧化合物等 二氧化硫 空气质量级别
春季 Ⅱ
夏季 Ⅱ
秋季 Ⅱ
冬季 Ⅱ
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______ 。
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 ______ 。
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______ 答一点即可。
当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上述表中的还有 ______ 答一点即可。
请你提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______ 答一点即可。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约
铁 约
钠 约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____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____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______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走进超市,亮亮同学来到食品区发现一些包装袋内充满了气体,看上去好像一个个小“枕头”。
薯片的主要成分有土豆、盐等,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时,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
薯片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________。
亮亮同学对包装袋内所填充的气体提出两种猜想:氮气二氧化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猜想,则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
A.试管 注射器 量筒 小烧杯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 ,然后 ,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小明用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
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氧气平均浓度
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以上两种方法中,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氯酸钾
质量 催化剂 催化剂
质量 收集氧气
所需时间
实验
实验 二氧化锰
实验 氧化铁
实验 氯化钾
设置实验的目的是 。
表中所列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
写出实验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维持加热条件不变,利用实验再继续收集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解释原因: 。
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氧气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 。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当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大于或等于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4.【答案】混合物
作保护气或食品包装中充氮防腐等
温度越高或低,缓慢氧化的速率越快或慢
隔绝空气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15.【答案】石蜡合理即可水二氧化碳
生成物催化剂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碳氧气二氧化碳
作火箭助燃剂用于潜水合理即可

16.【答案】可吸入颗粒物 冬季 冬季用煤量增加 一氧化碳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17.【答案】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气态 沸点 有
18.【答案】混合物
防止食品在运输时被压碎,或在贮存时发生变质合理即可
无毒无害 廉价易得合理即可
水蒸气

19.【答案】试管 集气瓶
;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

装置漏气或药品的量太少等
集气瓶口有较大气泡冒出
排水
A、、

20.【答案】作对照实验
二氧化锰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生成的氯化钾加快了反应速率
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