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从物理学角度来解读整个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铁棒的密度不变 B. 铁棒的状态发生变化
C. 铁棒的质量变大 D. 铁棒的体积变大
如图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 乙、丙、甲 B. 甲、丙、乙 C. 甲、乙、丙 D. 丙、乙、甲
有甲、乙、丙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体积分别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丙球一定为空心 B. 甲球和乙球一定为实心
C. 丙球可能为空心 D. 该材料的密度为
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
B.
C.
D.
一架天平无法调节横梁平衡,若在其右盘中放一粒纽扣,再调节平衡螺母可使横梁平衡。这时用它测得某物体的质量为,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 )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等于或
有一空瓶子质量是,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
A. B. C. D.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密度之比是,则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是( )
A. B. C. D.
有四个容量均为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 )
A. 纯水 B. 酱油 C. 酒精 D. 植物油
不同材料组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者的密度关系
B. 的密度是的两倍
C. 若将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变为
D. 若将的体积增大到,它的密度不变
北方寒冬,为制作冰雕所需的冰块,艺术家找来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箱子,箱内空腔长、宽、高。在箱内加深度为的水,一夜之后水完全结冰,且冰块恰好与空腔形状完全一致。已知,,则为( )
A. B. C. D.
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一块质量为、棱长为的正方体泡沫钢的孔隙度是 ( )
A. B. C. D.
从年月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为水的质量为
B. 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 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 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小明家的水龙头因关不紧而滴水不止,小明想要测量每滴水的质量,下列方法简单可行的是( )
A. 用托盘接滴水,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 用托盘接滴水,测其质量为,则每滴水的质量为
C. 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再用烧杯接滴水测总质量为,则每滴水的质量为
D. 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再用烧杯接滴水测总质量为,则每滴水的质量为
下列测量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测小铁块密度: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后,再用天平测质量
B. 测正方体小木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刻度尺测棱长并计算体积
C. 测小砖块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D. 测比赛用铅球密度:用天平测质量后,再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测体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可用作火箭等高速飞行器的表面覆盖层,可见其具有很好的 填“导热”或“隔热”性。该陶瓷材料在常温下的密度为,从常温加热至高温,体积收缩至原体积的,此时其密度为 。
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铜的密度。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请完成下列问题:
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_______,铜线的长度_______。
假期期间,小刚到省城兰州参观了黄河奇石博物馆,参观后他在黄河边捡了一小块石头带回去研究,为测量它的密度进行了如下操作。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这时他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小刚在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的过程中操作方法如图乙所示,他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___;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_________;
之后他将石头放入量筒中,根据图丁中量筒的刻度值,石头的体积是_________;
由以上操作可计算出这块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_。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_。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上述步骤顺序调整为_________就可以减小误差。
小华在实验中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把酱油的密度测了出来,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把天平调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
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____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_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
对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老师认为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某日,小明参加了岳阳市“环南湖健步行”活动,小明的质量为,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求小明的体积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取小明的密度为。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1.【答案】
12.【答案】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隔热;
;
16.【答案】;
;
17.【答案】表格如下。
铜线的质量 铜线的长度
; ;
18.【答案】右 手拿砝码
19.【答案】 偏大 装满酱油 烧杯装满水,易洒出,不方便操作
20.【答案】解:小明的体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